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德的思想

康德的思想

康德的思想
《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人类最基本的问题:人类能够知道什么?
康德之前,通常认为人类认识的惟一来源是经验(实际上现在还有N多的人这样认为)。

康德证明,经验在成为认识之前必须经过人类大脑的加工。

就是说,在认识过程中,人本身比客观事物更重要。

所谓“主观唯心主义”。

康德认为我们根本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只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

最典型的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关键看观察者站在哪个角度。

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哥白尼转向”。

哥白尼打破基督教会统治欧洲思想界一千年的“地心说”,指出太阳才是宇宙中心,人类并不是宇宙中心。

因此,即便上帝创造了人类,宇宙也不是他创造的。

康德在哲学上做了同样的事情。

如果,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人是决定性的,那么,人类眼中的“客观世界”,它的创造者就不是上帝,而是人自己。

康德得到的答案与哥白尼一样:那我们还要上帝来做甚?
康德认为人类所有问题的最终答案不在经验,也不在上帝,而在纯粹理性。

我以前总觉得主观唯心主义就是闭着眼睛瞎说。

“只要我没看见前面路上有块儿石头,这石头就不存在”——这是何等愚蠢的说法!读了康德之后我才明白,这完全是对主观唯心主义的恶意歪曲。

愚蠢的是,身为大学教授的我居然相信这种歪曲。

宇宙中并没有不依赖于人类主观思想的“纯粹的客观存在”。

例如人类根据太古以来的肉眼观察一直以为太空中有两个星系是邻居,而21世纪最新观测的数据证明,它们相距几千光年,只有从地球的角度看过去,它们才“邻近”。

因此,我们相信了上千年的“邻近”这个“客观事实”,实际上并非“客观的存在”。

1788年,康德连任校长。

同年,《实践理性批判》出版。

这本书回答人类的第二大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
这是个伦理学问题,即:我们做什么事才算是好事?就是说,什么是善?
康德说,我们无法证明上帝存在,因为从来没人见过他老人家。

但上帝仍然存在,因为每个人——包括极恶之人——都能分清善恶。

只要世上有善恶,就必得有一个最终审判者来惩恶扬善。

否则区分善恶就没有意义。

这个最终审判者,只能是上帝!
所以,我们应当信仰上帝。

听起来像个悖论,却是非常纯粹的客观存在:
我们无法证明上帝存在,但他仍然是终将走投无路的人类的最后救赎。

很多文章说康德是“虔诚的新教徒”。

完全胡打乱说。

康德的“上帝”与基督教的那个上帝根本不是一回事。

对于世俗宗教的所有辉煌仪式和森严僧侣制度,康德一概厌恶加拒绝。

因此,弗国王才这么烦他。

康德认为,善存在于每个人内心,无人能终生行善,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善。

暴君并不愚蠢,他完全知道自己正在行恶。

但为了维持统治,他必得行恶,同时踏着良心指恶为善。

所以,暴君的下场注定是悲剧。

无论他如何挣扎。

和杀多少人。

避免悲剧的惟一道路是不能成为暴君。

这本书终于让摩西·门德尔松成为康德一生的敌人。

他怒称康德为“超级搅屎棍”。

文坛后生、著名戏剧家克莱斯特更在信中高喊“我惟一的、至高无上的目标沉没了。

我现在已经没有目标”。

十年之后,他吞枪自杀。

《实践理性批判》提出了康德伦理学核心——著名的“绝对命令式”。

绝对命令式(kategorisches Imperativ)原文为:“行事必依同时能够成为普遍立法原则的个人意志为准则。

”典型的康德语言。

翻译成中国话,大概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思想源自苏格拉底——所有认识到善的人,都将受到良心的压
力而被迫行善。

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

康德认为人类区分善恶的能力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类只有完全服从“绝对命令”才能达至幸福。

帮助他人获得幸福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因此受到他人的尊敬,也因此有权在自己寻找幸福的路上获得他人的帮助。

康德认为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我满足。

康德的散步和午餐会,就是典型的自我满足。

他说:也许贫困才是人类的富足,也许失去才是人类的得到。

早于康德一千多年,东方的佛教说:失即是得,得即是失。

绝对命令式不仅决定善,也决定我们能否获得自由。

康德认为,只有自觉遵守内心的道德律令,我们才能自由。

自由决定的道德才是真正的道德,服从道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为所欲为的人并没有自由,因为这时你是欲望的奴隶。

听任欲望驱使的人都是毫无自由的行尸走肉。

人类并非生而拥有尊严。

只有根据绝对命令式行善才能赢得自由。

只有自由人才有尊严。

83年后,欧仁·鲍迪埃与康德殊途同归: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因此,2005年夏天在巴黎开国际日耳曼学者大会时,我专门与躺在拉雪兹公墓的鲍迪埃合影一张。

广大路过的欧洲游客莫名其妙。

社会法律保证我们的权利,道德律令才能让我们赢得尊严,让我们赢得自由!
明白了吧?貌似枯燥无聊的康德,实际上是个出身贫寒的激进革命者,敏感,瘦小,思想锋锐,充满激情,无所畏惧。

一个典型的天才。

每个真正领会康德思想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热血沸腾。

法国大革命奉康德哲学为理论基础,并非偶然。

自由,是康德最重视的基础价值。

康德哲学中,自由是知识、道德、法律和美的前提。

他说:“人不可能被判为奴。

他只能自认为奴!”(Sklaverei ist kein Rechts-, sondern ein Geisteszustand)。

此语精当。

凡有特别崇拜对象的,很易成为奴隶。

比如崇拜上帝。

或者刘德华。

暴君和独裁者,肯定不愚蠢,但他们肯定不喜欢自由。

什么是自由?
康德说:“自由不是为所欲为。

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

” 这是我见过的关于自由最深刻的定义。

因此,被捆在棚架上生长的水果和圈养的动物都不自由。

每个无需违心屈从他人意志的人,才是自由人。

根据绝对命令式,网络写作难出经典。

世界人民的网络快感,实际上完全来自为所欲为。

最近有人在网上哭诉自己丢了老婆,引起广大网民义愤填膺,口诛笔伐直到网上游行示威的“铜须事件”,即为铁证。

此事至今不知真假,但大家都已经“快使用双截棍,哼哼哈哈”一通儿乱打,酿成事件。

以此事为戒,所有网民必得牢记:为所欲为,恰恰证明你是一己私欲的奴隶。

人类历史上最巍峨的高峰都会被超越,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会被湮灭。

但你可以永垂不朽。

像康德。

什么是幸福?不是声色犬马、金玉满堂,私家花园120平方米。

幸福是,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

自由,就是有权自由选择。

什么是善?善就是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

怎样才能追求自己的幸福?首先要有自由。

个人感觉:
在道德和法律的范围内,忠实于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源于:自由是可以不做违心之事)。

尽管道德和法律也是别人强加给我们个体的,但是毕竟这是作为一个人必须面临的外部环境,因为人作为一种生物必然存在于某一种环境中,这种环境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环境等(其实任何生物阿猫、阿狗都有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只是作为另一种生物的人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感知到阿猫、阿狗这种环境罢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