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大学生健康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

《运动处方》复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3个题,每题5分,合计15分1、运动处方----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试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等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2、体适能---指身体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进行日常事务,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并且还有足够的精力享受休闲活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3、运动体适能----是运动员在竞赛中,为了夺取最佳成绩所需要的体适能。

4、健康体适能----是一般人为了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效率所追求的体造能。

5、身体成分----是指人体总体重中的脂肪组织和去脂组织(瘦体重)重量的百分比。

6、耐力----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工作(或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7、1梅脱---每千克体重,从事l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气,其运动强度即为1MET。

8、F.C.---称为功能能力,是指机体在尽力活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MET值,或在有氧范围内,机体所能完成的最大强度活动的MET值。

9、E.C.--- 称为运动能力,是指在进行增强耐力的锻炼时,应达到并保持的运动强度。

10、THR----称为靶心率,是指在经过心脏功能能力评定之后确定的,锻炼者在进行锻炼时所应达到和保持的心率。

11、ETT----称为运动耐量试验,用来测定机体对运动耐受能力的运动负荷试验。

12、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终止于受试者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

13、次大强度负荷测试----在测试中采用低于测试者所能承受的次大强度的负荷,然后推测其最大强度的水平。

14、GXT----为最大强度负荷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逐渐增加负荷强度,同时测定某些生理指标,直到受试者达到可能达到的最大强度。

15、开放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在空间是游离的,一个环节运动,可以不引起其他环节运动,肌肉收缩发生于一块肌肉,或一组功能相同肌群。

16、闭合链运动---为运动时远端环节是固定的,其中一个环节运动,会造成其他环节同时运动,肌肉收缩为数块肌肉,或数组肌群同时收缩。

17、柔韧性----是指关节在最大的范围内活动的能力。

二、填空题10个空,每空2分,合计20分1、20世纪60年代,由于运动处方被用于冠心病的康复,引起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一场革命而受到重视。

2、国外对运动处方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主要有美国医学家 kenneth H.Cooper, 他提出的“12分钟体能测验”被许多国家采用。

3、进入2l世纪以来,运动处方其发展趋势为, 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由心脏康复运动处方,发展到各种慢性疾病防治的运动处方;由单一提高心肺功能的运动处方,发展到多方位的力量处方、柔韧性处方;功能评定方法由繁到简;处方程序由手工制订发展到信息化处理等。

4、根据处方对象分类,可将运动处方归纳为两类: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

5、康复治疗性运动处方主要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来制订,在社区中工作的高级健身指导员也会参与这方面的工作。

6、预防健身性运动处方主要由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人来制订。

7、力量运动处方可用于因伤、病导致肢体长期制动、长期卧床等引起的废用性肌萎缩的康复,身体发育畸形的矫正等。

8、在康复医学中用“关节活动幅度”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

10、在制订运动处方之前,一定要通过口头询问、问卷调查、医学检查、体质测定等途径,了解处方对象的体质和健康状况。

11、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6-8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12、一个完整的运动处方应包括锻炼目标、锻炼内容、运动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13、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素质、肌肉力量和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身体成分。

14、我国有关健康体适能的评价标准主要有: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

15、肌肉力量耐力素质是完成一切日常生活活动、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的基础,为健康体适能的重要内容之一。

16、在健康体适能的测定中, 身体成分切实可行的测定方法有皮褶厚度测量法、生物电阻抗法。

17、皮褶厚度测量法主要测量部位有两个:肱三头肌、肩胛下角。

18、心肺耐力水平主要与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功能有关,反映了人体心肺功能的适应能力,是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

19、心肺耐力的锻炼,对预防由于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慢性疾病的发生, 主要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疾病,以及与上述疾病发病有关的脂代谢异常等。

20、耐力运动处方的应用范围,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健身、预防、治疗、康复。

21、“胰岛素、运动和饮食三驾马车”在糖尿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22、在康复医学领域内,耐力运动处方主要用于指导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以及因伤病而长期制动或卧床,导致全身耐力下降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23、有氧运动的特点:低强度,长时间、慢速度、长距离,周期性运动,全身大肌肉群参加活动。

24、在运动处方中,评定运动强度的客观指标主要有心率、吸氧量和“梅脱”。

主观指标有自觉用力程度分级。

25、在评定心肺耐力素质和制定耐力运动处方之前,首先应了解3个有关的概念:心脏的“功能能力”、“运动能力”和“靶心率”。

26、在制订心肺耐力运动处方时,确定F.C.是首要问题,E.C.及THR都是按照F.C.的水平来确定的。

27、F.C.测定方法有:气体代谢测定法、功率推测法、次大强度活动推测法。

28、为了保证安全,在进行ETT之前,应当通过问卷调查、客观指标的检查等,对受试者进行筛选。

29、二次负荷试验的种类,根据测试时使用的记功器不同,二次负荷试验分为:二次台阶试验、二次功率车试验、二次跑台试验三种。

30、二次功率车试验的第二级负荷强度,建议青年男子取120-150 W,青年女子取90-12O W。

31、固定跑台的运动强度以MET表示。

强度的大小决定于跑台的坡度和速度。

32、GXT测试指标主要有:运动中心率、血压、心电图、RPE、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等。

33、通过ETT测试,确定受试者的F.C.后即可开始制订耐力运动处方。

34、耐力运动处方应包括的基本内容有:运动强度、活动内容、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及注意事项等。

35、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有持续训练法、循环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法特莱克速度游戏等。

36、肌肉力量下降可因各种“肌病”所引起,包括神经原性及肌原性两种。

但最多见的是“废用性肌萎缩”37、力量运动处方中的锻炼内容,是各种肌肉力量练习。

38、制订力量处方之前,一定要了解处方对象的健康情况和运动史等。

特别是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的疾病。

39、健身人群为力量运动处方的主要对象,包括学生、青年人、成年人、老年人。

40、力量处方的锻炼内容较有氧运动复杂,应该为每一个需要锻炼的肌群,选择一至数种练习。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5个题,每题3分,合计15分1、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一般在(B)周后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A.5-7 B.6-8 C.7-9 D.9-102、在康复医学中用(A)来衡量柔韧性的好坏。

A.关节活动幅度B.肢体活动幅度C.下肢活动幅度D.体前屈能力3、对一般人来讲,柔韧性下降主要出现在(D)。

A.躯干和肩B.上肢和下肢C.肩和下肢D.躯干和下肢4、BMI是以相对于身高的体重,来衡量体重是否超重的常用指标。

我国BMI超过(C)为肥胖。

A.24 B.26 C.28 D.305、耐力锻炼的主要方法是(A)。

A.有氧运动 B.无氧运动 C.休闲运动 D.低强度运动6、下列哪些不是典型的有氧运动(D)。

A.走、慢跑 B.跑、骑自行车 C.骑自行车、上下台阶 D.游泳、划船7、在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康复过程中,为避免力量练习加大心脏的工作负担,力量练习被列入禁忌的范围项目是(B)。

A.循环力量练习 B.静力性力量练习 C.系列抗阻练习8、一般不推荐其作为改进心肺耐力的手段方法的项目是(D)。

A.骑自行车 B.游泳 C.走、慢跑 D.循环力量训练9、下列哪个是能量代谢当量。

(B)A.GXT B.MET C.THR D.RPE10、耐力运动处方中, 根据对象和锻炼目的的不同,确定E.C.占 F.C.的百分比范围也各不相同,最低可取 ,而最高可取到。

(B)A.30%、80% B.40%、90% C.40%、80% D.50%、90%11、次大强度负荷测试,一般采用(C)试验。

A.台阶 B.功率车 C.二级 D.固定跑台12、下列哪个是预期心率。

(B)A.THR B.PTHR C.GXT D.HRmax13、确定二次负荷试验方案的原则是,负荷强度较高的第二个负荷,大约相当于受试者所能承担的最大负荷的(B)以上水平A.低等或中等 B.中等或中等 C.中等或高等 D.中等14、二次台阶试验测试方案中,一般台阶高度介于 cm,蹬阶频率介于次/min之间。

(A)A.O-40、12-30 B.0-35、13-30 C.10-40、12-30 D.20-40、15-3015、确定运动(B),是制订耐力运动处方的关键。

A.疾病 B.强度 C.方案 D.禁忌证16、锻炼强度在THR范围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能保持和提高心肺耐力。

一般健身锻炼,持续时间为每天(A)min。

A.20-60 B.10-60 C.30-60 D.0-3017、ACSM建议运动频率:一般人每周可活动(D)次, 可保持或提高心肺功能。

A.1-2 B.2-3 C.3-4 D.3-518、特别适合年老人、没有运动习惯者、体弱者及冠心病康复期等慢性疾病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C)。

A.循环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持续训练法 D.法特莱克速度游戏19、不宜于一般健身人群和康复患者使用提高全身耐力的训练方法是(B)。

A.循环训练法 B.间歇训练法 C.持续训练法 D.法特莱克速度游戏20、法特莱克速度游戏适用于心脏功能能力较好的锻炼者,其F.C.在(A)METs以上。

A.8-l0 B.4-6 C.6-8 D.8-l221、当心率与RPE发生矛盾时,如运动中心率正常,但自觉吃力的程度提高,应当根据(B)进行调整运动强度。

A.心率B.RPE C.HRmax D.MET22、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症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这些疾病发生的共同原因为(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