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2018-2019年高一上学期期末三校联考试卷
历史
2019.1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II卷请用直径0. 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岳麓版必修①第1-21课。
第I卷(选择题共7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个小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文汇报《中国震撼》一文中认为:“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由王室子弟垄断政治权力的家天下,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授权’与‘尽忠’的关系”。
材料说明西周
A.是最早实行分封制的王朝B.社会制度与前代根本不同
C.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D.建立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2.“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
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材料主要说明
A. 丞相的地位不断下降B.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
C.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D.元朝推行民族歧视政策
3.“这样不但大为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
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此政策A.以德行为选拔标准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导致了士族的形成D.开始向官僚政治转变
4.“其实明朝之所以出现内阁制,其实说穿了就是对皇帝稍微偷懒的逐渐发展的一种自然性补偿。
”这实际上说明内阁
A.利于决策的科学性B.上升为最高决策机关
C.部分的限制了君权D.具有一定的行政职能
5.《华尔街日报》发文称:“对于东方迅速崛起的引擎中国来说,其通往现代国家的旅程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展开的―出人意料、令人震惊的失败和不复存在的往日辉煌。
”促使中国开始“通往现代国家的旅程”的事件
A.开启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B.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C.使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D.揭开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
6.太平天国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它失败的原因不包括
A.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C.外来侵略势力的干涉D.近代农民阶级不具有革命性
7.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人追求民主的重大事件。
它的重大意义在于
A.提出了解决农民土地的具体办法B.完成了中国民主革命任务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8.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背公理而逞强权,将我之土地由五国共管……非公理,非正义也。
……
山东亡,是中国亡矣。
”下列哪一事件与材料所述相关
A.九一八事变B.五四运动C一二八事变D一二九运动
9.“雅典民主政治开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推动了世界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然而这种民主政治极有可能受到强势个体的威胁。
”为此雅典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A.实行抽签制,由各部落轮流执政B.召开公民大会,罢免“强势个体”职务
C.通过陪审法庭,对他们实施监察D.实行“陶片放逐法”,将他们逐出雅典
10.随着罗马奴隶制国家最终形成,罗马法也随之产生。
从早期的习惯法到成文法,罗马法不断发展并走向完备。
罗马法走向完备的主要原因是
A.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B.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
C.人文主义精神的推动D.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
11."‘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有变,只是换了国王,新国王还具有继承王位的最直接条件。
但实质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位。
”材料旨在说明
A.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质变B.议会可以随意创造出新国王
C.英国正在走向近代议会制度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的监督权
12. 1787年,经过激烈争论,美国通过了《联邦宪法》。
宪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
这种三权分立
A.避免权力过度集中,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B.强化了总统的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C.其规则类似于中国的剪刀、石头、布游戏D.加强了中央权力,也兼顾了地方分权13.俾斯麦为德国统一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长期与威廉二世不和,威廉二世即位不久,就罢免了他的宰相职务。
威廉二世的这种行为
A.存在一定争议,因为宰相是向议会负责B.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的民主化进程
C.有鸟尽弓藏之嫌,但在法律上无可厚非D.属于滥用职权,超出皇帝权限范围
14.《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中说:“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
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
”可见,当时形势的发展说明
A.社会主义革命高潮已经到来B.西方代议制民主已然走向没落
C.建立工农联盟成为必然趋势D.暴力革命成为无产阶级必然选择
15.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德国工人运动领袖罗莎・卢森堡评论道:“这是工人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世界历史性试验,而且这试验是在想象得到的最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的。
”其在此强调了十月革命
A.开始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B.是历史上首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使俄国摆脱了屈辱落后的历史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6.国民党一大召开前夕,孙中山向记者表示:“吾人已对美、英、法或其他列强之协助丧失希望,唯一对南方表现诚意的国家是苏俄……只要他们愿意协助我们推翻北京,我并不在乎他们是否民主呢!”孙中山认为
A.联俄是进行革命的现实需要B.苏俄并未表现出应有的诚意
C.欧美列强是中国革命的重大障碍D.应该选择民主国家作为合作对象
17.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由良田起程,至郴州,一路民众欢迎,鞭爆劈拍之声,不绝于耳。
出村远道恭候,该地农民协会,组织尤为整齐……将来革命成功,当推湖南第一,而军人尚在梦中,可胜太息。
”据此判断,该日记应写于
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运动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18.南昌起义后不久,汪精卫急令张发奎等部向南昌进攻。
叶剑英为确保起义军顺利撤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