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讲义共27页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讲义共27页
— 般宰是 、—指经是患营指病单患动位疫病3点物。公动里所物在所受的在区威饲的疫养地胁场点区(划户区定受)国或动为家其物2疫规1他疫点天定有病,未的关发一3重~5生公大里
疫区示意图
胁威
7.疫源地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①传染源的活动范围 ②传播途径的特点 ③周围的免疫状况
8.疫源地消灭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①传染源已经被消灭(治愈或死亡); ②消灭了传染源排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③所有易感动物度过了该传染病最长潜伏
②病毒学诊断: 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
种、细胞培养
③分子生物学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检疫
1.针对性 流动的动物与动 物产品
2.是否主动
被动
3.证明 / 时效 检疫证明
时效较短
疫情监测
不移动的动物与动 物产品
主动
疫情监测证明 时效较长
(第二节 完)
⑷统筹考虑防疫接种及消毒的
对象、时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㈡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 物的易感性。
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出。 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灭 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③经⑤产经道人传播类,传④播经初乳传播
⒊易感动—物—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或致 病因子缺乏足够抵抗力而易受其感染的动物。
◆影响动物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 ⑴遗传因素; ⑵动物群体的外界因素; ⑶动物特异性免疫状态。
㈢流行过程的特点
1.表现形式
2.季节性和周期性
①散发性 ②爆发 ③地方流行性 ④流行性 ⑤大流行性
①夏秋季节:细菌性疾病多见。 ②冬春季节:病毒性疾病多见。 ③口蹄疫每隔2-5年流行一次。
㈣疫源地
1.疫源—地—是指有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 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
2.疫源地与传染源的差异?
①含义方面:疫源地比传染源更广泛. ②防治方面: 对传染源要进行隔离、治疗和处理; 对疫源地要进行封锁、检疫、预防接种、消毒 等综合措施,才能防止疫源地内传染病的传播和 防止新疫源地的出现。
2.根据中国现状,动物饲养以农户为主,生产分 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延范围广,严重 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妨 碍中国畜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动 物疫病的预防工,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什么是防制应急预案? ㈡—防—制为应防急止预和案尽的量内减容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 来⒈损组害织,指在挥发系现统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 高效、有序地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和扑灭疫病, 为⒉此疫而情预分选级制及定防的治综原合则性应急处理方案,称动物 疫⒊病紧防急制疫应情急的预扑案灭。程序 ⒋保障系统(资金、物资、人员和技术力量保障等)
第一节 动物疫病的发生与流行
一、动物疫病的特征 二① ②、是有传由动染病物原性疫体和引流病起行发的性生.。的条件 三③、具有动特物征疫性的病临的床流症行状和过病程理变化。
④被感染的机体能发生特异性反应。
二、动物疫病发生的条件
①一定数量和毒力的病原体以及适宜的侵入部位 ②易感动物 ③外界环境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㈠流行过程和流行病学
1、流行过程:
传染源
病原体 传播途径
易感动 物体内 继续传播 形成新的传染
2、流行病学:
群体 感染 发病
——研究各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规律, 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预防、控制以至逐 步消灭疫病在畜禽群中的发生和传播的科学。
㈡流行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
⒈传染源 ⒉—传—播是指途能径使病原体在其中寄居、生长、繁 ⒊殖易,感并能动经物常群排出体外的动物机体。
期,而无新病例或新的感染。
㈤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生产力…… 2.自然因素:气候、气温、湿度、阳光、地理……
第二节 疫病监测
一、疫病监测方法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疫病监测——通过系统、完整、连续和规则 地观察一种疾病在一地或各地的分布动态,调 查其影响因素,以便及时采取正确防治对策和 措施的方法。
⑴患病动物 ⑵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病后病 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⑶患人畜共患病的病人
⒉传播途径 —是指病原体传播的途径。
①直接接 ②间接接 ③垂直传播 ④水平传播 触传播 触传播 (纵向传播) (纵向传播)
A)交—配—:①见是经于指马污母媾体染所疫饲患、料的布、疫鲁饮病氏水或菌、所病带物、的体伪病方狂原式犬体经卵、 病B)、舔胎①猪咬盘经细:见②③ ④间传胎小—于经经经横播盘病—狂生土呼给传向毒是犬子播传吸壤物、指病代,播道传媒爱传的②。(播介滋空染传经病病气播卵、在方、传性群式播尘病。体埃等之) 。间或个体之
第三节 防疫计划与防制应急预案
1.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
防疫计划 2.平时的预防措施
内
容
3.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概
要
1.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
防制应急预案
2.防制应急预案的内容
一、防疫计划
㈠防疫制度与防疫计划为了切断疫病传播的各种
1.防疫制度 2.防疫计划
途径,根据本场、本地区防 ⑴动疫物工疫作病的防实制际的情方况法,步建骤立健 ⑵人全员切组实织可及行分的工卫生防疫制度。 ⑶经费来源及所需物资
3.疫点 4.疫区 5.受威胁区 6.非疫区
——是指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实行严格的疫病监
测—,—有是— 定指期—以的是疫疫指点情疫为报区中告外,心一确的定认一范在定围3范~内围5的公内区里的域半区。径域内一。,般至 一少般21指指天以距未疫疫发点生区为国周中家边心规3~定,5的半公重径里大3内公动的里物区疫内域病的的。区该域区。域。
例如:高致病性禽流感、鸡新城疫、布氏杆 菌病、结核病等疫病的监测。
一、疫病监测方法 1、流行病学调查 2、临床症状检查 3、血清学监测 4、病原学检测
问诊、视诊、触诊、 叩
凝集诊试、验听、诊沉、淀嗅试诊验等、免 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 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①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
生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
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很 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才能加以消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 其发生与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