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第一节发掘、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的意义本文所说的社会德育资源泛指学校以外具有明显德育功能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
诸如历史文化古迹、深藏文化历史底蕴的图书馆和博物馆、革命老人和先进模范人物、科学研究实践基地、社会发展长河中的标志性工程、高度文明的居住小区、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点、社会公共场所和特殊人群的服务机构等等。
社会德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丰富教育内容和提高教育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必须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全过程。
爱国主义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国家求发展,求强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直至个人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青少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强大精神力量。
因此,只有唱响了这个主旋律,才能说把握住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也才能为学校育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爱国主义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教育内容,并采取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使爱国主义的教育内容真正被受教育者所理解和接受。
比如我国国旗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红色表示人民的政权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中间一颗五角星标志着全国各族、各界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为祖国的解放、民族的复兴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学校运用这个载体,通过升旗仪式这样一种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理解上述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养成尊敬国旗的行为规范,增强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中,不乏有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比如许多历史文化古迹闪耀着历史上爱国志士仁人的思想光辉,图书馆、博物馆里保存着爱国主义者的遗著、遗物,健在的革命老人历经革命斗争风雨的洗礼,是爱国主义活的教科书,在现代先进模范人物中也有不少是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那些著名的自然风景区点也能让人感受祖国河山之美,受到爱国主义情操的陶冶,如此等等,不一而举。
发掘社会教育资源,可以使我们从中了解和掌握社会上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以及它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就是要寻求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爱国主义功能的方法和手段,从而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弹听得更响更美。
二、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认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就中国”的道理,了解和体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断树立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从而为将来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努力学习。
实践证明,要真正达到这样的目的,单靠课堂里的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是不行的。
处在信息快速传递的今天,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即使是青少年学生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吸收到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信息,了解到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科技领先、物质丰厚等等相对先进的方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学生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道理就显得十分困难。
解决这个难题的重要方法,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借助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进行对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巨大成就的纵向分析,并从速度和效益上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较,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对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
由此可以看出,发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对于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显得十分必要。
在社会教育资源中,不少都具有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因素。
比如市政建设的发展、城市面貌的变化以及标志性的工程等都能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度高效益以及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高度文明的居住小区里可以看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感受到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气氛,体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人民带来的实态。
在特殊人群的服务机构里,处处洋溢着人间的友情和温暖,从老弱病残者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到他们对党的无比感激之情。
在各种类型的科学研究实践基地里,可以感受到科技人员忘我工作、勇攀高峰的精神,可以看到一个个科技创新的超过,看到我国科技事业的美好未来……发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就是要发掘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因素,引导学生在所见所闻中获得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验,以弥补校内教育之不足,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实效。
三、拓展社会实践锻炼机会社会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正确的认识就无法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活动是不能离开实践这个认识的源泉的。
这里所说的求知不仅指文化知识的探索,还包括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
因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
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实践能力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其中组织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获得比课堂里多得多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可以得到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思考能力、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可以获得道德行为训练、实践成功的情感体验、为他人服务的精神回报以及社会发展新气象的熏陶。
可以这么说,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等各个方面。
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松散性,不然的话,就不可能实现其教育价值。
因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制定活动计划,确定活动目的,建立相应组织,设计活动内容、方式以及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具体措施。
在这其中,发掘和利用社会德育资源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既然是社会实践,就得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走近具有明显教育功能的社会形式自然的事物,接受它们的教育作用的辐射。
比如,在历史文化古迹或收藏历史文化的场所开展搜集历史文化的活动,对革命老人和先进模范人物进行采访活动,在科学研究时间基地听取科研人员介绍或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进行一些科学小试验,在公共场所或特殊人群服务机构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在居住小区参与精神文明宣传活动等等,都是进行实践锻炼的良机。
思考题:1、嘉定地区哪些社会教育资源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有哪些社会教育资源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列举上海地区现代社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3、你认为在本校附近地区可以开辟哪些社会实践基地?第二节发掘、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的途径和方法社会德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德育资源的发掘,二是社会德育资源的利用。
这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社会德育资源的发掘是利用社会德育资源的前提,社会德育资源的利用是发掘社会德育资源的目的,发掘好才能利用好,利用好才能使发掘工作更具价值。
发掘社会德育资源就是根据德育的需要从众多的社会和自然资源中确定最具教育价值的资源。
社会德育资源的发掘一般可采用如下两种途径和方法:一、就地取材就地取材就是从学校临近地区发掘社会德育资源。
可以这么说,任何一所学校的临近地区都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其中不乏具有明显德育功能的社会资源。
1、社会经济建设成就类。
诸如学校周边经济建设的历史现状、典型事例以及居民生活的变化,社会公共事业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市政建设的过去,现在极其标志性工程,等等。
2、人文资源类。
诸如学校周边地区现存的历史文化古迹、革命斗争遗迹、遗物和文史资料,经历近现代革命斗争的革命老前辈,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场馆,科学研究实验场所,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特殊场所服务机构,等等。
3、自然资源类。
诸如学校周边地区现存的古代园林、古代建筑,稀有植物、动物,现代人造景点、景区,等等。
二、资料检索有些社会德育资源因离学校有一定距离,而不甚了解,有些社会德育资源因年代久远显得陈旧不堪而不易被人注意,有些社会德育资源因人们缺乏某种知识或对该领域不熟悉而被忽视,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社会德育资源的发掘和利用。
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资料检索。
这里说的资料检索就是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从中了解社会德育资源的地点、历史、内容和特点。
不同类型的社会德育资源要查阅不同类型的资料。
比如,文化历史类的社会德育资源可从博物馆、档案馆所收藏的有关资料中查阅,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成就类的社会德育资源可从统计、规划的各部门所积累的有关资料中查阅,自然资源类的社会德育资源可从园林、建设等部门所积累的有关资料中查阅,革命老前辈和先进模范人物可从老干部管理部门、民政部门所积累的有关资料中查阅。
社会德育资源的利用一般可以采用如下一些途径和方法:(一)、走出去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等活动,是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参观游览有些社会德育资源如著名风景区(点)、名胜古迹、社会发展标志性工程、各种类型的展览会等等,其教育功能都具有外显性,通过参观游览就可以从它的外在特点和文字说明中获得教育感受。
当然,由于青少年学生感悟能力较差,在组织参观游览时不可放任自流,须在参观游览前向学生讲明参观游览的目的要求,对某些重要内容作出提示,在参观游览后须组织学生讨论消化,交流客观游览的所见所闻和获得的感受体会。
2、调查访问有些社会德育资源的丰富内涵单靠外部的观察,很难理解和把握,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认识它。
比如,革命老前辈的革命经历,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科学研究项目的研究目标、研究工程和研究成果及其价值、自然资源的形成、发展、特点和价值,一个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现代和将来的规划,等等。
组织学生调查访问,必须事先让学生明确调查访问的对象、目的、拟定调查纲目,调查访问时须做好必要的记录,事后应加以整理,有必要时可撰写调查报告。
3、社会实践有些社会德育资源可以成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基地,可以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内容和场所。
比如,科学研究实验机构、科技展示馆、农业科学园区、农业育种基地、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小区、特殊人群服务机构,某些公共场所、部队基地等等。
学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需要来确定。
比如,在现代农业园区开展科学小种植、小养殖和小实验,在社会公共场所进行各种内容的社会宣传活动和社会公益劳动,在特殊人群家庭或机构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等等。
社会实践活动必然要涉及社会有关方面,接触社会不同人群,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能顺利开展,必须精心地做好各项组织工作。
除了制订社会实践活动计划外,还要与社会有关方面加强联络,争取有他们的大力支持,还要加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教育,以良好的社会形象求得社会的认可,还要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预防紧急事故的发生。
二、请进来请某一个教育资源的直接当事人、见证人、研究人员或者历任、现任负责人来校向学生介绍该教育资源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所包涵的文化价值和现实教育意义,也是利用社会德育资源,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