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及相互联系。

4、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能力目标:
收集、交流不同生态系统的资料
能根据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观察或分析有关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加强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不同组成成分的作用。

难点: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优美的图片,背景音乐是“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同学们,再上课之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

看了刚才的录象,假如你现在正置身于这些优美的环境中,这时
你会看到什么呢?你会听到什么呢?你会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

通过课题的导入,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很多的生物,生物和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

二、授课过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通过导入新课,我们可以知道生物和环境是个统一的整体。

像这样,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无机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大家能举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生:一片树林,一块农田,一个湖泊,一块山地、一个池塘、一个小花园等等,都可以看做一个个生态系统。

师:那么一群鱼、一瓶矿泉水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生:不是
师:怎样才能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呢?
学生通过讨论回答可以知道生态系统必须是生物和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师:生态系统与地域大小有关系吗?
生:没有。

学生通过举例说明,进一步理解生态系统。

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有大有小,一个池塘是一个生态系统,一个水滴也可以是一个生态
系统。

师:那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那么,生态系统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呢?
1、学生活动-----------识别生态系统的成分
活动提示:(1)、自己选择课本38页到40页最喜欢的一张自然风光图片,识别图片中的各种生物,用彩笔在这些生物上画出指示线,并标注名称。

(2)、识别图片中的非生物成分,用彩笔画出指示线,并标注名称。

(3)、把你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课本40页的表格内。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师巡视指导。

三分钟后,成果交流。


比一比: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个小组找到的生物和非生物多,对于分类错误,老师并不急于给出指正,而是让小组之间找茬,最后评出最多组、最准确组、和找茬最棒组给予鼓励。

大胆发言:
(1)、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态系统的成分没有在图片中显示出来?
学生甲:湖泊中有各种鱼类。

学生乙:天空中的鸟有很多。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想到了辽阔的天空,深邃的湖泊,
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还有谁要说?
学生受到鼓励,踊跃举手发言,依次说出-------细菌,蚯蚓,蝗虫,温度,阳光等
(2)、尝试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师:同学们通过看图和想象找出这么多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有点乱,我们来捋一捋,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植物、动物、微生物
师:他们都属于哪一大类?
生:生物
师:这些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呢?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生:依次回答各生物的作用和扮演的角色。

有不全面的地方,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

师:消费者根据食性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
学生回答。

师:现在我们再观察这些图片,图中除了生物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成分?
学生回答。

师:他们又具有怎样的作用?
生:为生物的生存提供能量、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

生态系统的组成除了有生物外,还有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非生物部分。

通过上面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生态系统是由哪些成分来构成的?
成果展示: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3)、在生态系统中,你认为哪种生物成分是最基本、最关键的?
师:在生态系统中,你认为哪种生物成分是最基本、最关键的?
学生甲:消费者。

学生乙:分解者。

学生丙:生产者。

师:你们各执己见,那说说各自的理由吧。

2、学生活动自由辩论
规则:相同答案的归为一组,共分为三组,第一环节,每一组通过讨论选出一位发言人说说自己的理由。

第二环节,指出对方的错误。

第三环节,最佳辩手作总结陈述。

甲组:我们吃的各种肉都是消费者提供的,所以消费者最基本最关键。

乙组:分解者主要是各种微生物,他们可以分解死亡的动物和植物,如果没有分解者,地球会被尸体掩埋,所以分解者最基本、最关
键。

丙组:没有生产者,我们都会没东西吃,所以生产者最基本最关键。

(自由辩论环节,学生相互找茬,气氛热烈,教师随时调控,避免学生之间人身攻击或跑题。


师:辩论可以让我们模糊的思路变得清晰,现在请我们的最佳辩手###做最后总结性陈述发言。

学生总结:生产者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他生物都直接或间接的以这些有机物为食物,所以,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成分。

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图解
师:如果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可能发生什么现象?没有消费者或生产者呢?
学生回答(经过刚才的一番辩论,这个问题很简单)。

师:从图上你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最终都要被分解者分解,而分解以后的物质又被生产者利用,这说明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生: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

(三)、拓展延伸
学生小组交流,完成合作探究的题目:
1、人能制造农产品和粮食,你认为人在生态系统中应该是什么
成分呢?为什么?
2、蚯蚓是常见的动物,可为什么有人说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呢?(小提示:还记得蚯蚓吃什么吗?再结合分解者的作用展开讨论!)
3、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世界与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的两个生物成分是什么?
师:下面我们讨论这样一个问题:
农民朋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劳作,收获着丰收的果实,那么他们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吗?为什么?
生:不是。

因为在地球上,只有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它们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师:可以这样理解,人是社会意义上的生产者,植物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产者。

我们应当怎样做才能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呢?
生:我们每个人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环境。

师:既然同学们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那么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吧!
师:第二题蚯蚓是常见的动物,可为什么有人说它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角色呢?
生:蚯蚓以枯枝败叶为食,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所以在生态系统中蚯蚓属于分解者。

师:类似的生物还有谁?听说它还出国了呢。

生:蜣螂。

师: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世界与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的两个生物成分是什么?
学生回答: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世界与无机环境,促进物质循环的两个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因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分解者营腐生生活,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师:所以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两种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三、夯基达标,自己独立完成导学案上的题目
(小组交流,如有疑难,请做好标记)
对导学案上的题目解疑答惑
四、知识小结
经过我们的学习,你觉得本节课学到了哪些内容?请同学概述我们本节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能力和全面掌握教材的能力。

学生分组交流回答。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组成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