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

铁路货车段修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路货车段修规程2002年12月12日铁道部文件铁运【2002】93号关于重新分布《铁路货车段修规程》的通知各铁路局:为适应铁路运输发展和铁路货车新技术推广运用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货车段修质量,保证运输安全,铁道部重新制定了《铁路货车段修规程》,现予公布(单行本另发),自2003年4月1日起执行。

铁辆【1992】30号文件印发的《铁路货车段修规程》同时废止。

为贯彻好新规程,特作如下要求:1.各铁路局要组织做好执行新规程的各项准备工作,各车辆段要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新规程,2003年3月底前对各工种、岗位进行新规程的理论考核,并按新规程组织试修。

2.各铁路局要根据新规程重新编制工艺技术文件,组织车辆段按新规程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工艺,保证新规程顺利贯彻实施。

3.由铁路局组织做好执行新规程后检修工时、材料消耗和检修装备等变化的原始资料统计,进行综合经济分析。

有关分析结果及执行新规程后的情况和意见于2003年6月30日前报部运输局装备部。

4.对滑动轴承及其轮对等旧型配件的检修,如新规程中未做规定,应按原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新规程中检修周期与原规定不一致的,仍按现车标记扣修,在车辆厂、段修时按新规程的规定修改。

二00二年十二月十二日目录1. 总则---------------------------------------------4页2. 基本要求-----------------------------------------6页3. 车体--------------------------------------------11页4. 车钩缓冲装置------------------------------------28页5. 转向架------------------------------------------38页6. 轮对与滚动轴承----------------------------------61页7. 制动装置----------------------------------------66页8.车号自动识别标签--------------------------------80页9. 油漆与标记--------------------------------------81页10. 落成要求---------------------------------------89页11.技术规定---------------------------------------94页附件A 术语解释------------------------------------97页附件B 部分配件或材料的供货技术条件及规格----------99页附件C 车辆及配件工厂简称、代号表-----------------116页附件D 铁路局车辆段简称、代号表-------------------118页附件E 铁路局车轮厂(车间)代号表-----------------122页1总则1.1铁路货车是铁路运输的重要装备,是完成铁路货运任务的物质基础。

货车段修须贯彻确保行车安全和为运输服务的方针。

为满足铁路运输提速、重载的要求,适应货车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统一段修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根据货车的实际状况及段修技术水平和今后发展方向,特制定本规程。

1.2铁路货车的维修保养制度采取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在预防性计划修的框架内,逐步实施状态修、换件修和零部件的专业化集中修,贯彻零部件的标准化、通用化。

货车段修的根本任务是:维护货车的基本性能,保持在下次相应修程之前的各部状态、性能良好;延长车辆及零部件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临修,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1.3货车段修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认真按规定进行全面检查、彻底修理。

各铁路局须认真按本规程编制工艺规程,各车辆段须编制工艺卡片或作业指导书。

在检修工作中须贯彻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以质量保安全的指导思想,加强修车作业计划管理,做到均衡生产,实行配件异地检测、集中修理、扩大换件修和主要零部件寿命管理,达到提高质量的根本目的。

1.4要强化检修手段,改进作业方式,规范工艺流程,优化生产组织,加强定置管理,创新管理机制,构建现代化货车检修体系。

要进一步优化货车检修基础工艺线,提高检修机械化的程度。

在满足本规程的内容、技术要求及程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应用先进的自动控制设备。

1.5要根据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简称HMIS)的总体方案及要求进行信息化建设,建立局级、段级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凡与货车段修技术管理有关的信息工作须符合铁路货车技术管理信息规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

1.6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车辆段对货车段修质量负全部责任。

要建立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各级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检查人员的作用,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认真负责地处理检修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全面落实、严格执行本规程的内容。

1.7在执行本规程中,如遇有本规程的规定不明确、无具体要求或与现车实际情况有出入时,由车辆段和驻段验收室共同研究,在保证运用安全、可靠,延长使用寿命,并且不低于本规程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实事求是地予以解决,并将结果分别报铁路局车辆处和铁道部驻局车辆验收室,同时记录在《货车检修记录单》(车统-22B)上,重大问题须由铁路局报铁道部批准。

1.8有关轮对、滚动轴承、空气制动部分的检修,除按本规程执行外,还须按铁道部颁发的有关规则或文件执行。

1.9长大货物车段修除按本规程执行外,还须执行《铁路长大货物车段修规则》及有关文件。

1.10装运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放射性物质及有毒中度危害货物(GB 5044)的罐车、不锈钢罐体和铝板制罐体的罐车、罐内装用内衬的罐车、工程专用车辆等的底架、钩缓装置、转向架、轮对、轴承及整车落成按本规程检修,罐体、罐体阀类及车体机电设备等按有关行业标准检修。

1.11企业自备铁路货车和路用车的车体部分有特殊要求时,在不改变车体原结构、不违反铁道部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可按检修单位与需方签定的协议办理。

如需改变车体结构,必须报部审批。

1.12本规程是货车段修和验收工作的基本依据,在铁路运营线上运行的货车段修时,须严格执行本规程。

本规程自公布之日起,铁道部以前颁发的有关规程、规则、文件、电报及技术标准等与本规程相关内容有抵触时,均以本规程为准。

本规程由铁道部负责解释、修改。

2基本要求2.1检修周期2.1.1货车定期检修分为厂修、段修、辅修和轴检四级修程,各级修程周期的规定见表2-1。

表2-1 定期检修周期表注:1.专用车指:救援车、机械车、线桥工程车、宿营车、发电车、检衡车、磅秤修理车、生活供应车、战备车等。

2.滑动轴承车辆轴检周期为3个月。

毒品车厂修为扩大段修。

3. 因装用转向架型式的变化而引起的车型变化(在车型编码尾部加注K、T、H的车辆),原检修周期不变。

2.1.2扣修段修车须按检修周期以月为准,不得提前。

当段修、辅修、轴检在1个月内同时到期时须做高级修程。

如确因事故等特殊情况需提前扣修时,须经铁道部批准。

2.2综合要求2.2.1除特种车的专用配件外,货车下列主要配件实行寿命管理。

配件无制造单位、时间标记时报废。

寿命期限以制造时间为准,时间统计精确到月,但车轴使用时间以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为准,当轮对第一次组装时间不明时,以车轴制造时间为准。

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报废:2.2.1.1摇枕、侧架、车轴,C级钢、E级钢钩体及钩尾框使用时间满25年。

2.2.1.2摇枕、侧架、车轴,C级钢、E级钢钩体及钩尾框使用时间满20年而未满25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2.2.1.2.1 摇枕、侧架A、B部位裂纹;2.2.1.2.2 车轴横裂纹;2.2.1.2.3 C级钢、E级钢钩体的钩身、冲击台或牵引台横裂纹;2.2.1.2.4 C级钢、E级钢钩尾框横裂纹或纵裂纹长度大于30mm。

2.2.1.3 普碳钢钩体、钩尾框使用时间满20年。

2.2.1.4 普碳钢钩体、钩尾框使用时间满15年而未满20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2.2.1.4.1 钩体的钩身、冲击台或牵引台横裂纹;2.2.1.4.2 钩尾框裂纹。

2.2.1.5 无轴箱滚动轴承经大修后,有下列情况之一时;2.2.1.5.1 普通197726型轴承和1999年3月及以前制造的SKF197726型轴承使用时间满5年(或50万km);(352226×2-2RZ型滚动轴承按普通197726型滚动轴承执行)2.2.1.5.2 1999年3月以后制造的SKF197726型轴承使用时间满7年(或70万km)。

2.2.1.6 MT-2型、MT-3型、ST型缓冲器使用时间满18年(以箱体标记为准)。

2.2.1.7 交叉杆轴向橡胶垫使用时间满6年。

2.2.1.8 弹性旁承橡胶体使用时间满6年。

2.2.1.9心盘磨耗盘使用时间满6年(或80万km)。

2.2.2实行寿命管理的配件,当剩余寿命小于1个段修期者,经检查确认质量状态良好,可继续装车使用,并由装车单位负1个段修期的质量保证责任。

2.2.3 实行寿命管理和有制造质量保证期的新制配件须有制造时间和制造厂代号标记。

2.2.4检修车辆及主要零部件的原始记录和段级局域网的各工作站所输入的数据或装备自动采集的数据须齐全、准确、及时,原始记录和各工作站输入的数据保存须符合规定。

2.2.5技术管理须实现以计算机网络处理为基本手段的信息化管理,在完善入段鉴定、检修计划、技术数据、故障处理、加装改造、质量检验等信息的集中(或分点)录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工位录入或装备自动采集。

2.2.6检查用的量具、样板须按规定校对、检定。

微机控制及微机集中控制单车试验器、微机控制三通阀、分配阀、控制阀试验台等自动检测和修理设备每日开工前须进行性能校验,按规定定期检修,单车试验器校验须符合表11-6的要求。

2.2.7除铁道部批准改造的零部件外,要按现车的原结构检修,装用的零部件须与设计规定一致。

2.2.8详细检查各零部件的技术状态。

裂纹、焊缝开裂、磨耗、腐蚀、弯曲、变形等须严格按本规程的规定检修;松动、丢失、折损等不良情况,须修理或按原结构补装或更换。

随零部件加热调修或热处理的衬套须更换。

2.2.9底体架新截换、新挖补、新补强部分和加热调修的底架、车体钢结构及铆接配件金属结合面在组装前均须涂防锈漆,外露部分须涂底漆及面漆。

除磨擦式减振器及特殊规定的部位外,磨擦、转动部分须涂润滑脂。

车钩托梁、钩尾框托板、钩尾销、心盘、交叉支撑装置的组装螺栓螺纹处须涂黑铅粉油,管系螺纹处须使用聚四氟乙烯薄膜或涂黑铅粉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