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124二○一一年第二十六期
华章
M a g n i f i c e n t W r i t i n g

杰(1980—),女,硕士,宿迁学院科技处科员,研究方向:学院项目组织、管理。

作者简介: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能力
徐杰
(宿迁学院科技处,江苏宿迁223800)
[摘要]文章从宿迁学院目前教师在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谈起,针对这些问题,找出原因,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以此提高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能力以往在我们学院中谈到科研,学院教师都会提出各种各样理由不愿参与,比如教学任务重、科研条件不具备、自身能力水平达不到标准等等。

近年来,学院的科研氛围虽有所提高,但很
多都是为了评职称,似乎是不得已而为之。

如何在我院范围内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积极性成为一线科技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思考的问题。

出现以上问题,从客观上说和我们学院的自身发展有很大关系,首先我们学院虽建院有了一段时间,但于2009年才单独成立科技处。

以往和教务处工作放在一起,致使许多教师教务和科研分不清,认为完成教学工作就可以了,科研做不做不重要。

其次,我们学院教师年青化,教师科研水平普遍比较低,即使有
时候想申请项目,也因为自身的职称或者是水平而申请不下来。

另外,我们学院教师教学任务相对比较重,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后,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搞科研了。

针对我们学校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探讨和研究。

1、让全院教职工比较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
1.1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师亲身参加科研实践,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基本途径。

教师亲身参加本学科科研的人,对科学规律的了解有血有内,科学思路开阔,讲起课来使学生觉得有兴趣。

更重要的是,有科学研究体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会比较自然地、潜移默化地将科研所必要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运用到教学中。

他们对科学规律理解不深,或过于追求概念推理等字面上的严密性,而忽略规律的生动内容,往往满足于学生能做那种假想条件下习题,而不注意训练学生从丰富的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去提取哪怕是近似的规律,这样的教师就很难做
到启发式教学。

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1.2是提高综合实力,创建一流地方高校的需要,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提高教师素质水平的基本途径。

高等教育“成于教师”,“败亦教师”。

一所高校能否圆满完成其艰巨任务,关键在于有没有—支素质高、作风硬、结构优的教师队伍。

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则对高校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高校教师必须对知识尤其是专业知识老化迅速、新学科发展加快
的趋势成功应战。

为此,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水乎亟待提高,而科学研究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一条途径。

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能更深刻地了解当前社会对高校的动态需求,能全面地把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联系,掌握课程内部的逻辑联系,从而把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及时有效地反映到教学中来。

2、加快高校科研人才培养
我院教师年轻化,这就使的得科研上存在断层,在培养科研人才上,就必须采取特殊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才能妥善解决。

2.1加强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这是填好断层的有效途径。

一位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不仅他本人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教学上学识渊博,德高望重,能影响一代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上学术
成就高,
能够出高水平的成果,他是校内一个学科的核心,并在其周围形成一个学术集体或学术梯队,并且以他为首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学术体系或学术派别,推动该学科的发展与进步;许多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善于团结同事,提携后来者,他也善于把各
种力量组织在一起,发挥各自的长处。

他注意对青年接班人的培养,使一代代人才辈出。

一些学校的教研室、实验室、研究室能在某一学科上取得公认的成就,而且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呈现一派兴旺发达的气象,无疑都是有优秀的学术带头人发挥核心作用。

2.2选好“苗子”引导他们既能抓好教学,又能搞好科研。

由于不是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成为学术带头人,因此,高校领导必须善于发现和选拔优秀的尖子人才,作为学术带头人的苗子,这是
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用较长时间跟踪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发展
的轨迹,要认真考查其政治立场和思想品德。

2.3打破论资排辈的桎梏,给青年教师提供科研舞台。

现在年青教师进步不快,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往往得不到施展的舞台。

现在一般说来,青年教师、科技工作者,不容易争取到重大的科研课题,因为他们在学术界、技术界的知名度不高,别人信不过、
不愿把重要任务委托给他们。

这就需要学院领导的帮助。

3、我院科技工作发展思路
3.1各系部要着力培养一批科技骨干人才。

各系部要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遴选一批思想好,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较强,对科研有浓厚兴趣的教师作为科技骨干人才来培养。

对这些教师在参加进修和学术交流方面给予优先考虑,适当减少教学工作量负担,学院在申报各级各类课题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和帮助。

3.2对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有明确的合适的科研要求。

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一般来说科研能力也比较强,他们理应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
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给予必要的科研要求是合理的。

我们的想法是在二年内需承担院外课题(含科技服务课题)一项(课题组前三名),三年之内主持院外课题(含科技服务课题)一项。

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在三年之内需承担或主持院外课题(含科技服务课题)一项(课题组前三名)。

3.3进一步制定科研激励政策,拟制定宿迁学院先进科技
工作者奖励条例,给予在科技工作中作出杰出贡献的教师予以
重奖。

3.4广开科研和科技服务渠道,为广大教师创造争取科研课题的环境和条件。

3.5规范科研管理,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好务。

【参考文献】
[1]孙佰清.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绩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6.
[2]王杰.如何提高高校文科教师科研能力与素质[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3]安敏,于晓斐.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研究述评[J ].专题研究,2011.[4]余应鸿.高校科研课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08.7.
[5]周艳敏,张雪仪.高校科研课题管理体制研究[J ].中州大学学报,200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