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趋势

论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趋势

论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趋势一、摩托车起源和发展摩托车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最初的摩托车是1869年法国人皮埃尔米修和他的儿子将一台小型蒸汽机安装在自行车而制成的、以蒸汽机为动力源的摩托车。

世界上第一辆用汽油机驱动的摩托车是德国人戴姆勒于1885年制成的"单轨道号",可以说是现代摩托车的雏形。

1901年,美国的乔治.亨得研制出链条传动、在前叉上装了缓冲机构的"印第安号"摩托车。

该车由于结构简单、性能良好,受到了人们的欢迎,成为第一种真正批量生产的摩托车。

在当今摩托车行业最为发达的日本,1908年大阪的长岛津樽臧试制成功了日本最早的、二行程发动机的摩托车。

1898年,英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摩托车生产工厂,紧跟着,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德、美、意、日等主要工业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摩托车工业,摩托车从萌芽走向了发展。

目前,小排量摩托主要用于交通工具,大排量摩托主要用于休闲娱乐。

二、全球市场摩托产业发展概述1、全球各板块摩托市场概述(1)非洲板块1)人均GDP:500-5000美元2)规模:非洲板块年需求量400万辆:3)用途:主要是日常代步和经营性用车的需求,销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4)产品:非洲板块可以分为5个消费层次:西非以尼日利亚和多哥为主要市场,主销产品是以CG125、GN125以及110cc的弯梁车为主;北非以埃及、摩洛哥为主要市场,主销产品为50cc助力车、110cc弯梁车、三轮车以及150CC及以上排量CG、GN、CM车型等;中非以喀麦隆、刚果为主要市场,主销产品为越野车、助力车、CG、GN、弯梁车以及三轮货车等;东非以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市场为主,主销产品和其他板块基本一致;南非以安哥拉和南非为主要市场,南非的经济较发达,车型消费主要是以大排量的高档车为主,而安哥拉战后重建对摩托车的需求量较大,以越野车为主销产品。

(2)南亚板块1)人均GDP:600-3000美元2)规模:南亚板块市场容量850万辆,呈上升趋势;3)用途:该板块用户购买摩托车的目的主要是以满足日常出行代步的需求;4)产品:市场需求的产品为100-200cc的骑式车产品,以省油为核心诉求点;中国出口该板块的产品主要是以发动机、弯梁车的散件或部分散件在当地组装的方式进行。

(3)东南亚板块市场情况1)人均GDP:1350-5400美元2)规模:东南亚板块市场容量约1300万辆;3)用途:由于公共交通不便,摩托车在该板块内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出行代步和经营的需求;4)产品:该板块基本是以100-125cc的弯梁车、踏板车以及街跑车的消费为主,且是全球弯梁车技术、制造最发达的地区。

(4)拉美板块1)人均GDP:3000-13000美元2)规模:拉美板块年销售约580万辆摩托车;3)用途:该板块用户对摩托车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代步和经营方面;4)产品:市场需求以150-200cc街跑车、200-250cc越野车、110-125cc弯梁车为主;5)其它: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严重下滑,但是从2010年起,市场逐渐回暖,需求增加(5)欧洲板块1)人均GDP:32000-45000美元2)规模:欧洲板块年销220万辆摩托车,3)用途:以娱乐的需求为主;4)产品:市场的需求以踏板车、公路车为主,踏板车主要为代步型需求,产品特征以16寸的大轮胎为代表;欧洲允许摩托车进入高速公路行驶,因此公路车的重点诉求点在最高车速以及安全性方面。

(6)北美板块1)人均GDP:48000-50000美元2)规模:北美板块年销量约110万辆;3)用途:基本为娱乐型,代步型需求较少;4)产品:以ATV、UTV、大排量巡航型产品的需求为主;中国出口该区域的产品主要体现在ATV、UTV、小排量玩具用途的产品。

2、人均GDP和摩托休闲占比的关系图1 人均GDP和摩托车运动休闲占比关系示意图从上文全球(除中国外)摩托市场概述及图1统计图中可看出:(1)、经济越发达,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高,产品的用途也更加趋向于运动休闲。

如欧美板块,人均GDP较高,产品需求基本以运动休闲为主的大排摩托。

(2)、人均GDP1000-3000美元,摩托车用途以代步和经营为主,超过4000美元开始向运动休闲转型,超过10000美元运动休闲产品将占三分天下的地位,20000美元以上,将逐步完成由代步向娱乐的过渡转型,50000美元以上将进入六轮时代。

三、中国摩托车的发展趋势分析1、中国摩托车的发展历史1886年,摩托车进入上海,清朝官吏周鸿荪率先购买了一辆,并领取了第一个摩托车驾驶执照,成为我国第一个骑摩托车的人。

1951年7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第六汽车制配厂仿照德国迅达普K500型摩托车,生产出了我国第一批定名为“井冈山”牌的摩托车。

“井冈山”牌摩托车的问世,开创了我国摩托车生产的历史。

自摩托车进入中国以来,作为早期“奢侈品”曾经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后,摩托车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飞跃,在上个世纪末,摩托车仍然属于富人阶层的特殊消费品。

进入21世纪,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汽车逐渐走入普通百姓人家,人们如当初对摩托车一样的羡慕和崇拜,开始了中国汽车疯狂发展的十年,而摩托车由于价格的低廉和使用的便利性实用性,迅速向农村市场发展,促成了中国摩托车产业的黄金时光;发展到今天,伴随着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见多识广的国人,已经不再盲目跟风消费,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理性回归,同时伴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对休闲运动生活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加。

2005年,哈雷、宝马等国际大排摩托车进入中国;2005年,贝纳利和钱江结盟;2007年,宝马和隆鑫合作;2007年,标致和济南轻骑牵手;这一系列国际巨头的大动作表明,中国摩托车脱离生产生活资料,成为运动休闲工具的市场已经逐步成熟,中国摩托车产业的市场格局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这既是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挑战,更是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

2、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现状分析(1)摩托车品牌目前国内摩托车品牌主要为以下四个类别:国际品牌:宝马、哈雷、杜卡迪、标致合资品牌:贝纳利、本田、铃木、雅马哈国产品牌:钱江、豪爵、轻骑消费者对国际品牌具有绝对的认可度,然而部分合资品牌由于前期市场导入定位,已形成了低端消费品牌形象,国产品牌更是农用摩托车的代名词,深入人心。

(2)摩托车价格目前国内摩托车价格区隔明显,国际进口摩托车成为高端消费品,动辄几十万,价格昂贵,合资品牌和国产品牌摩托车价格低廉,基本定位于低端消费者,形成了中间价位产品的真空,产品线的不完善和极端化,导致了中高端潜在用户群无从选择。

(3)摩托车生产厂家伴随着传统摩托车市场的萎缩,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逐渐意识到产品结构的不足,目前国内摩托车厂家均已启动大排量机车的研发,也就是中间价格真空区域的产品空白填补,大力研发瞄准中高端用户的休闲运动产品。

(4)摩托车经销商随着低端消费市场的饱和带来的萎缩,摩托车经销商也面临这严峻的考验,产品结构的不完善和思维意识观念的陈旧,已经成为制约经销商发展的桎梏,除被淘汰掉的从业者外,目前坚守这一行业的经销商多数处于迷茫和纠结状态,由此也迸发出了对行业升级转型发展的思考,他们开始尝试和厂家沟通,建立各种类型的、各种模式的新型摩托车经营销售模式。

(5)摩托车消费者伴随我国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变为了“城里人”,同时由于汽车急速发展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人群头痛至极的难题;城市居民不得不开始选择新的交通工具,而城市中高端消费者却面临一个难题:普通的低端代步工具让他们望而却步。

(6)摩托车消费环境(政策、法规等)在政策上,工信部在2011全国摩托车产业发展会议上明确提出:由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市场的转型,摩托车行业必须进行从产品服务到市场营销的整体转型和升级。

中国摩托车发展正呈现出由上世纪80、90年代的奢侈品发展到2000年的普通生产工具,再到如今的高端消费品的曲线轨迹。

和此同时,国家还重拳出击,严整国Ⅲ市场,对企业国Ⅲ车型一致性进行严查。

3、中国摩托车未来市场发展预测(1)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和人均GDP的关系下列3张图分别为近几年的中国人均GDP统计图、摩托车销量统计图以及国内销售通路产品及运动休闲产品的比例变化图。

图2 2004-2012年中国人均GDP图3 2005-2013年国内摩托车销量统计图4 国内销售通路产品和运动休闲的比例变化从图2、3、4中可看出:1)和世界摩托市场的发展轨迹一致,中国摩托车市场也是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期间出现高速增长,于2009年在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进入调整期,出现拐点,进入两轮向四轮的过渡时期,摩托车的保有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2011年以前,摩托车的功能以代步和经营为主,2011年以后,由于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市场对运动休闲产品的需求迅速增加,中国的摩托车市场进入由代步向运动休闲的产品转型期。

2012年后,行业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下滑幅度逐步减缓,市场调整基本到位,市场总容量趋于稳定。

(2)未来市场和商机预测2011年作为国Ⅲ转型的重要元年,摩托车产品的更新换代成为各企业调整的重中之重,大排量产品陆续登场。

大中排量摩托车虽产量较低,但增长趋势明显。

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富人们已经从单纯的物质享受逐渐往精神奢侈消费转移,对于既符合身份特性,又具有休闲娱乐的高端休闲生活方式趋之若鹜,由于大排量摩托车主要用来运动、休闲、娱乐以及收藏,中国一批“先富起来”的群体对大排量摩托车的需求正不断扩大,预计这个群体的市场需求大约占5%~10%之间。

传统摩托产业面临着价格、消费者选择、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压力,以及目前中国市场上对大排摩托不断扩大的需求,这将迫使和激励摩托生产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及产品结构调整,这将引发整个摩托市场从生产企业到经销商再到销售商整个产销链的新商机,带来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对经销商来说,目前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的新商机:1)大排摩托的出现将对原有营销格式进行洗牌。

传统的摩托车行业主要针对中低收入者,为代步或经营工具,而进行产业升级后的大排量摩托则主要针对中高端收入者,为休闲娱乐产品,这一转变必将带来整个销售行业营销模式的升级和转变,将促使企业建立各种类型的、各种模式的新型摩托车经营销售模式。

2)大排量摩托这一新产品提振了销售网点对摩托行业的信心,大排摩托的销售利润也比传统的小排量摩托车销售利润高15%~20%;3)大排摩托是一种运动休闲娱乐产品,是一种高端差异化产品,通过差异化高端产品如战獒150-250系列、天致、游侠125-200 系、250踏板系列的不断导入,能在现有销售网络外拓展新的销售网络和渠道,增加企业利润收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