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冲刺】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中考冲刺】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A.排水法收集O2:导气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避免产率偏低
C.测定空气里O2含量:点燃红磷慢慢伸入集气瓶并塞紧瓶塞,导致测定结果偏低
D.探究CO2性质:将CO2快速倒入盛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便于观察低处蜡烛先熄灭
10.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6.D
【解析】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葡萄糖是由葡萄糖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氢分子,B错误;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通常省略,C错误;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D正确。故选D。
(2)CH4充分燃烧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
(3)炒菜时锅里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
15.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石墨能用于制作铅笔芯,利用了石墨具有_____的性质:
(2)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脱色制白糖;
(3)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__________。
(1)写出实验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实验二的现象是______。
(2)在实验三中,同学们利用酚酞验证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则加入酚酞的步骤在“逐滴滴加过量盐酸”的_________。
A前面
B后面
C前后均可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氮气的用途是:制造氮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液态氮可以做制冷剂,不能用于填充霓虹灯,故选项错误;
绝密★启用前
【中考冲刺】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空气中能制作霓虹灯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下列现象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牛奶变质C.木炭燃烧D.粮食酿酒
A.葡萄糖是一种氧化物
B.葡萄糖中含有6个氢分子
C.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0g
D.葡糖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7.醋酸(CH3COOH)的酸性比碳酸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在家里可以用醋酸去除水垢
B.足量醋酸与Na2CO3粉末混合,有气泡产生,粉末消失
C.与石蕊或酚酞溶液混合后都能使其颜色发生改变
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C
【解析】
试题分析: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A错误;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深入试管内,B错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C正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D错误。故选C。
D、NH4Cl、(NH4)2SO4都含有NH4+,都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NH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立即收集,此时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应等到导气管口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开始收集,收集到的O2更纯净,故错误;
B、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将粗盐加入足量水中充分溶解后过滤,避免氯化钠没有完全溶解而导致产率偏低,故正确;
(3)在工业上,可以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的方法制取次氯酸钠,方程式为
①该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有___来自____种;②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钠相似。请写出氢氧化钙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18.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______。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
(2)对比观察实验B,一段时间后,试管___________里的铁钉锈蚀;
(3)实验C的目的是_________。
20.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
③制取装置中除选择的a. b. d.f. h.1. n外。还应选择上图所给仪器中的________。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7.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在家里可以用醋酸去除水垢,故正确;
B、碳酸钠与醋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粉末消失,故正确;
C、酚酞遇酸不变色,故错误;
D、醋酸显酸性,能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但没有明显现象,故正确;
故选:C。
8.D
(1)氧气的化学式是。
(2)3个钠离子可表示为。
12.图A是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B是钾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钾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_;
(2)钾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
(3)由原子核外电子层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周期数相同可知,钾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_______周期。
13.在点燃的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该反应中有_____种原子(填数字);
(2)根据反应前后每种原子的数目不变,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B与生成的物质D的分子个数之比为____________。
14.回答下列问题
(1)氧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因为受压时氧气分子间的___________减小;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沼气是秸杆、杂草、粪便等废弃物密闭发酵产生的,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正确;
B、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在加油站内应严禁烟火,故正确;
C、生活中的水能导电,因此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故错误;
D、金属的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保护环境,故正确。
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A
【解析】
【分析】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17.2020年年初,新冠状病毒席卷全球。能杀死这种细菌的化学药品有70%-75%的酒精溶液、含氯消毒液等。其中“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的有效消毒物质,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试回答下列问题。
(1)次氯酸钠在物质分类上都属于____类;
(2)使用时要注意安全,酒精消毒液禁止喷洒,应进行擦拭消毒。喷洒消毒比擦拭消毒更容易引发火灾,原因是_________。
A.分离CaCO3和CaCl2固体: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
B.制备Fe(OH)3:将Fe2(SO4)3溶液和适量的Ba(OH)2溶液混合,过滤
C.检验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鉴别Ba(OH)2、Na2CO3和CaCl2三种溶液:取样,两两混合即可
二、填空题
11.回答下列问题
(4)炼铁时高炉内发生如下反应: ,其中______发生氧化反应。
16.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g;
(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①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成分是_______。
②下列方案,可以完全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成分的是_________。
A取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得到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
B取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
C取溶液少许,加入过量的硫酸,有白色沉淀,溶液显无色
22.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取样,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固体,然后将氯化钙溶液蒸发后得到氯化钙晶体,该选项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2)生铁、钢、硬币都是________材料(选填“金属”或“合成”);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9.结合如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A中探究燃烧的条件,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酒精灯要放到铜片的中间位置,将乒乓球片和滤纸片要放到铜片的_____(选填“对称”或“不对称”)位置,使二者受到的温度尽量相同。
B、氧气的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不能用于填充霓虹灯,故选项错误;
C、稀有气体的用途是:做各种电光源,能用于填充霓虹灯,作保护气等,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的用途有: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能用于填充霓虹灯,故选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