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碳族元素(教案)

碳族元素(教案)

碳族元素(教案)
第七章第一节碳族元素
【教学目标】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本节学习内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碳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相似性和递变性、成键特点,碳族元素及其有关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金属性、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等知识,学习了解碳族元素的性质及其递变规律。

2.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近一步了解运用元素周期律知识学习同主族元素性质及其递变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3.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协作交流、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碳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碳族元素的成键特点。

【课型及课时】新课。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1。

创设教学情景:
①童话故事(青蛙和鱼)。

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启示。

②展示一组碳族元素家族的图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活动2。

提出问题:
展示一幅元素周期表后提出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碳族元素家族中的大多数元素及其化合物与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与晶体硅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同学们在前面已经学习了一个金属族(碱金属)两个非金属族(卤族和氧族),知道了这些元素族的一些性质都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例如:碱金属(P36)、卤族(P71)的熔点、沸点、颜色、状态、密度以及主要化学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那么:
问题1.碳族元素是否也会似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性质呈现规律性变化?为什么?
问题2.具体是一些什么样的变化?(本节要学习的内容)。

问题3.我们一般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学生活动。

(原子结构可请学生代表上黑板书写)
1.写出碳族元素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画出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分析碳族元素在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研究其成键特点。

为什么碳族元素容易形成共价化合物?(提倡讨论)
3.根据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点,分析预测碳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完成下表:(分组讨论)
碳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练一练1]假设我们发现了114号新元素X(位于第七周期ⅣA族),下列有关X可能具有的性质合理的是()
A.X是非金属元素
B.X的+2价化合物比+4价化合物稳定
C.XO2具有强氧化性
D.X有稳定的氢化物
★师生共同活动1。

[探究1]碳的+4价化合物稳定,CO就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为什么CO在常温下也能稳定存在呢?
[练一练2]教材P145 一、2。

[探究2]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Pb的金属性比Sn强,但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Sn的活动性比
Pb强,这是否矛盾?
[分析归纳]碳族元素及其单质的一些重要性质。

[探究3]表7-1中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列出了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它们与碳元素互为。

二者在性质和用途上有何不同?
[拓展]碳元素只有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吗?
[解答]
(若对教师的解答觉得不够的,需要了解更多知识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练一练3]教材P145 一、4。

★师生共同活动2。

小结:我们用了一个课时45分钟的时间,重点学习了碳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其成键特点。

同时学习了碳族元素及其单质的一些重要性质的递变规律,这些规律是符合元素周期律的。

▓教师活动3。

布置课后作业。

1.①表7-1与课本第36页表2-1、第71页表4-1和第122页表6-1相比,有何特点?试从颜色、熔点、沸点的递变情况等加以说明。

②根据表7-1中的有关数据,简述碳族元素单质的结构和性质。

2.根据已学知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