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1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杜甫的第四个时期,也就 是诗人逝世前一年冬天,时年五十七岁, 此前,在四川失去依靠的他,无奈之下携 全家沿长江顺流而下,打算沿洞庭湖向南 漂流。在经过岳阳时,登上了岳阳楼。当 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多病, 再加上北归无望,不禁思绪万千,写下了 这首诗。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 • • • • • • •
很早听过名扬海内的洞庭湖, 今日有幸登上湖边的岳阳楼。 大湖浩瀚象把吴楚东南隔开, 天地日月象是漂浮在湖面上。 漂泊江湖亲朋故旧不寄一字, 年老体弱却随孤舟到处飘流。 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 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
制作 03 2011年下学期
诗歌 意象
《登岳阳楼》意境情 Nhomakorabea 技巧 风格
诗歌 意象 意境
情感
技巧 风格
《登岳阳楼》 洞庭水、岳阳楼、吴楚、 乾坤、孤舟 阔大雄浑、沉郁悲壮 身世悲凉(身心)、眷恋 亲朋、忧国忧民 以壮景写哀情、对比衬托 基本写实、沉郁顿挫
五、小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楼时所见所感。 雄伟壮阔的景色 + 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 + 对国事的忧心
一、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 生于(今)河南巩县 的一个儒学世家,生 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 时期。其终身政治理 想: “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淳。”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意境阔大 沉郁悲壮
三、诵读(整体感知)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四、研读(合作性探究)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