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一、积累与运用(2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取缔.(dì)诘.问(jí)吊唁.(yàn)举箸.提笔(zhù)B.跋.涉(bá)滞.笨(chì)震悚.(sǒng)情郁.于中(yù)C.呵.斥(hē)针灸.(jiǚ)涎.水(xián)颠沛.流离(pèi)D.赋.闲(fù)差.使(chāi)凹凼.(dàng)肆无忌惮.(dà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琐屑伎俩满院狼籍祸不单行B.粗拙焦灼变卖典质大厅广众C.孤孀惨淡鸡零狗碎低眉顺眼D.踌躇霹雳穷愁僚倒深不可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我读完父亲的来信,停箸良久不能自已....。
B.只要自己是在不断进步,哪怕取得的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是自己的胜利。
C.我们不需要触目伤怀....,我们只需要去聆听,那来自山川、宫殿、庙宇的无声讲述。
D.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新上任的王厂长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老王怎么了?”我急切地问他的邻居,“他好些没有?”B.如何为农民提供量足质优的电视节目?是有关部门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C.童年是懵懂的清晨,像沾露的牵牛花,枝条鲜嫩、柔软,充满汁液和梦幻。
D.“你把生命交给了浩瀚。
从此,雄关漫道真如铁,八千里路云和月。
君问归期,应是中华崛起时!”这句湖南卫视系列人物报道《绝对忠诚》的宣传语让人不禁心生豪迈。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5分)教育就是尊重人的本性,不拔苗助长,不削足适履。
然而。
所以,我们的家长应少点“天才”速成的冲动,等待生命的自然生长。
①这是以“爱”的名义扼杀孩子的童年②可当家长强加给孩子的伪兴趣成为升学加分的筹码后③孩子的学习乐趣反而越来越少,乃至产生厌学情绪④因此即便孩子再没兴趣的兴趣班,也少不了家长的“兴趣”⑤这一常识常理,却往往被一些家长看成保守、落后的符号6.下面语段中有两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在下面横线上。
(4分)①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和涌现过“三迁择教”的孟母和“刺字示儿”的岳母……等伟大的母亲,她们为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事业做出过卓越的贡献,②为后世母亲树立了光辉的学习模范。
他们永远值得世世代代中华儿女赞美、歌颂。
①②7.爱是纯洁的,是温暖的;爱是博大的,是不朽的。
某中学“爱之队”正在开展“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活动,现在邀请你参加。
(8分)(1)为了营造活动氛围,请你为活动现场设计一条横幅标语。
(不超过20字)(3分)(2)结合活动的主题,为本次活动选择一首主题曲。
(2分)(3)下面是主持人开场白中的一段话,请你仿照前一分句的句式,将句子补写完整。
(3分)爱是一盆火,融化了结冰的心;爱是一阵春风,①;爱是一缕阳光,照亮了前进的路。
一颗纯净的爱心,是一泓清泉,它涵养着人类最纯净的思想;一颗美丽的爱心,是一朵蓓蕾,②;一颗缤纷的爱心,③,它牵引出天边最绚丽的彩霞。
二、阅读与理解(41分)(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他的太太却正相反,什么也莫名其妙,曾将晒衣服的竹竿搁在珠兰的枝条上,枝折了,还要愤愤地咒骂道:“死尸!”这老人是个寂寞者,因为无人可谈,就很爱和孩子们往来,有时简直称我们为“小友”。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哪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
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
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
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8.小时候的“我”为什么希望得到《山海经》?这表现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9.“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句中的“这”指什么事?(2分)10.作者是如何描写“我”得到《山海经》时的心情的?请举例。
(4分)11.选段有两次写到与《山海经》有关的内容,有同学认为是多余的。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说说理由。
(4分)(二)阅读课外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5分)谁关注你的背影孙道荣母亲从老家来。
从火车站接到母亲,穿过车站广场,向停车场走去。
母亲年纪大了,走得慢,虽然他放慢了脚步,但母亲还是落在了后面。
上了车。
母亲心疼地对他说,你的背怎么有点驼了?是不是趴在桌子上太久了?他是做文字工作的,每天都要伏案头十个小时。
他点点头,没关系的。
母亲轻声说,可你爸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腰杆还挺直的呢,你要照顾好自己啊。
父亲去世八年多了。
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他躺在病床上,蜷缩成一团,干瘦,脸色蜡黄。
但只要子女来到病榻前看望,他就会强撑着坐起来,面带笑容。
但父亲的背影,他还真记不大清了。
父亲的背影,到底是怎样的?他一边开车,一边努力回忆。
看了一眼后视镜,他与母亲的目光碰到了一起,母亲一直在盯着他看,盯着他的背影看。
他的心猛地颤抖了一下。
人到中年,他发觉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时常怀旧,多愁善感了。
脑海中突然跳出来一个背影,是儿子的。
那是去年秋天,他和妻子送儿子去成都上大学。
在学校门口,儿子转身向校园走去。
一辆开往火车站的公交车来了,他喊妻子赶紧上车,妻子却一动不动。
他循着妻子的目光看过去,人群中,他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的背影,瘦削,高大。
公交车开走了。
他和妻子一直目送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尽头的拐弯处。
儿子没有回头。
妻子叹了口气,心疼地说,儿子太瘦了,你看他的背影,跟个电线杆似的。
儿子不会知道,妈妈和爸爸一直在他的背后,默默地注视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
从蹒跚迈出人生的第一步那天开始,他和妻子,就习惯了儿子的背影。
儿子学步了,他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随时张开双臂;儿子会跑了,他一路小跑跟在后面;儿子上学了,他目送儿子背着书包走进校园,才放心地离开;儿子高考了,他答应不送孩子,以免造成精神压力。
可是儿子一走出家门,他和妻子就走到窗前,看着他的背影,直到完全看不见了。
他知道,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留给他和妻子的,将是更多的背影。
就像他自己,总是把背影留给了父母双亲。
车到小区,他打开车门,搀扶母亲下车。
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母亲的后面。
母亲七十多岁了,腰板还不错,但是步履已经有点蹒跚。
母亲真的老了。
母亲突然回头。
他揉揉眼睛,加快了脚步,和母亲并肩,缓缓向家走去。
有时候,人生需要回一回头。
回头,你就会看见,默默注视着你背影的那个人。
那个人,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深爱着你的人。
12.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暗线是。
(4分)1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说说他“心猛地颤抖了一下”的原因。
(4分)14.作者在文章中大篇幅地穿插“儿子的背影”,有什么作用?(4分)15.“他故意放慢脚步,走在母亲的后面”,句中的“故意”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三)阅读课外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13分)奇妙的礼物富奥斯勒彼得开了一家古玩店。
小店门口的橱窗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漂亮的古玩。
冬日的一个下午,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隔着橱窗正仔细、认真地观看着各种古玩,她那双天真烂漫的大眼睛对每件东西都仔细端详。
过了好一会儿,她脸上露出笑靥,似乎很满意了。
她离开橱窗,快活地走进古玩店。
“请你把橱窗里那串漂亮的蓝宝石项链拿出来,我要看一下,可以吗?”小女孩开门见山地说。
彼得从橱窗里把项链取出来,举在手中让小女孩看。
那蓝宝石项链在他手里泛着蓝色光芒,十分好看。
“真好看,我就要它!”小女孩拍手雀跃,“请你用漂亮的纸给我包起来,好吗?”彼得冷冷地打量着她:“可以告诉我你要把这项链送给谁吗?”“给我的姐姐,她一直照顾我。
这是妈妈死后的第一个圣诞节,我要把最好的圣诞礼物送给她。
”“你有多少钱?”彼得问。
小女孩从衣袋里掏出一把零钱放在柜台上。
“全都在这儿!”她又补充说,“这是我能够拿出的所有的钱。
”彼得看了看小女孩。
心中不由一动,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手盖住了项链的价格标签。
他怎能把价钱告诉她呢?“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去一下。
”彼得说完转进店房内间,“你叫什么名字,小姑娘?”彼得在内间大声问道。
“金·格里丝。
”小女孩回答。
当彼得从内间转出来时,他手中托着一个用漂亮的圣诞纸包着的小包,上面系着一条绿丝带。
“给你,”他说,“路上要当心,不要弄丢了。
”小女孩欢快地答应一声,接过小包转身轻快地跑了出去。
彼得目送小女孩渐渐远去,突然感到更加孤单了。
金·格里丝和那串蓝宝石项链又一次唤醒了彼得痛苦的记忆。
小女孩的头发像阳光一样金黄灿烂,眼睛像海水一样湛蓝湛蓝。
她同彼得深爱的女友惊人的相似,那条刚被买走的蓝宝石项链就是他们的定情之物,可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一辆汽车驶离了车道,夺走了他女友的生命……久而久之,他在这种自悲自怜中,变得更加孤僻,往事对他如同一场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