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疗法操作流程

运动疗法操作流程

运动疗法操作流程
运动疗法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而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是针对某项疾病,具有明确医疗目的的一种主动性休闲运动,一种医疗方法。

目前运动疗法已在国内外医疗界得到广泛采用,并是病人康复、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措施。

1)传统的运动疗法
这一大类包括主被动运动,等张、等长和等速收缩,这些方法其主要治疗可归纳为
①维持关节活动度;
②增强肌力;
③增强肌肉的耐力;
④加强肌肉协调能力;
⑤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对运动的耐力等
(2)神经生理疗法
神经生理疗法是以神经生理学为基础,研究出来的治疗运动功能障碍的方法。

主要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后的运动功能障碍
适用范围:
1. 运动器官伤病
骨和关节损伤及其后遗功能障碍、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腰腿痛、脊柱畸形及扁平足等。

2. 内脏器官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恢复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肺结核、矽肺、溃疡病、内脏(肾、胃)下垂、习惯性便秘、子宫位置不正、盆腔炎等。

3. 代谢障碍疾病:如糖尿病、肥胖病。

4. 神经系统疾病:各种原因(创伤性、炎症性、脑血管意外)所致瘫痪、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等。

5. 各种手术
(四)运动疗法禁忌症
1. 发热、全身状况严重、脏器功能丧失代偿期。

2. 运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动脉瘤、血
管和神经干附近有金属异物等。

3. 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时(但气功疗法可以考虑)
<五>实施:
运动疗法的实施是通过制订运动处方来进行的
运动处方是在身体测评的基础上,根据锻炼者身体的需要,按照科学健身的原则,为锻炼者提供的量化指导方案。

它是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科学锻炼的一种形式。

在有效的运动处方的指导下进行锻炼可以达到健身或治疗的效
果。

1. 治疗性运动处方
2. 预防性运动处方
处方包括:
a. 运动项目: 根据体育运动参加者的目的选择有针对性的运动项目。

b. 运动强度: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运动量。

c.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系指每次运动所用的时间,即达到处方要求强度持续的时间。

d. 运动频度: 即每周运动的次数。

运动间隔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其效果。

注意事项:
必须严格遵守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加强医务监督,充分考虑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