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是18世纪欧洲思想的主潮.启蒙运动是西方
资产阶级继文艺复兴之后进行的第二次反对教会神权和封建专制的文化运动,它是文艺复兴的继承和发展。
2、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
《百科
全书》主编是狄德罗。
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
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
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3、哲理小说:18世纪法国作家伏尔泰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作家借小说形式表现自己的哲
学思想和政治观点,具有鲜明的议论性、分析性和批判性。
人物形象缺少鲜明的个性,具有纯理性的特点,成为作家哲学思想的代言人。
4、严肃剧:严肃剧亦称市民剧,是一种介乎悲剧和喜剧之间的体裁。
狄德罗首创,博马舍
宣传和发挥了狄德罗的理论主张。
它以描写市民生活为主,用日常生活题材反对古典主义戏剧。
严肃剧有两个特征,一是严肃性,二是现实性。
二、
1、为什么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和深化?
启蒙运动,既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的继续和深化,也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理论准备阶段。
首先,从反封建方面说,文艺复兴运动的反封建,主要是反对封建领主的割据状态,要求建立民族统一的君主专制政体,以便在王权保护下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而在启蒙运动中,资产阶级已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进一步提出要求获得政权,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文艺复兴时代的反封建侧重于思想意识、伦理道德的范畴;而启蒙运动侧重于政治制度和政权性质方面。
其次,从反教会方面说,文艺复兴时期主要是揭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贪污腐化,谴责修道院戕害人性的罪恶,要求进行宗教改革,废除繁琐的宗教仪式,提倡比较简便的礼仪。
在启蒙运动时,由于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因此在反教会方面就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它已把反教会提高到自然神论和无神论的高度。
再次,从人文主义思想的内涵上说,文艺复兴时代强调的是反禁欲主义,要求个性解放,执着尘世,面向现实。
到了十八世纪启蒙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重点,就转移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等政治原则方面来。
由于启蒙运动具有政治思想革命运动的性质,因此启蒙运动的参加者决不限于文学家。
除法国的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等四大启蒙作家外,英国的哲学家洛克,科学家牛顿,德国的美学家莱辛和海尔德尔,荷兰的哲学家斯宾诺莎,德意志的康德等等,均属启蒙思想家的行列。
从文艺的风格和方法上说,启蒙时期的现实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现实主义的继续,但又有新的发展。
它的特征不在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而在于具有更多的政论性,作家们都有意识地把他们自己的政治思想贯穿在文学作品之中。
这些启蒙著作,成了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争夺政权的精神武器,是传播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百科全书”。
作品中的语言不是诗化,而是流畅的雄辩的政论性散文,富有逻辑性,启发性和战斗性。
有些作品,由于哲学意义的深刻、强烈,使它们变成小说化了的哲学论文。
启蒙作家的作品都具有纯理性的特点。
2、启蒙运动的内容
1、批判君主专制:
(1)在君主专制体制下,国王把自己看成是国家的化身和象征,他的一切权力来自
上帝,不受任何制约。
(2)但是,启蒙思想家从自然法和社会契约理论入手,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
提出天赋人权和自然权利学说,认为:
A、人人都有追求生存、自由和幸福的自然权利,
B、专制统治则侵犯了每一个人都应当享有的这些权利。
(3)在构建理想的社会制度问题上,启蒙思想家们的观点不尽相同:
A、伏尔泰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开明君主专制”,认为“仁慈的国王是上天给予大地的最好的礼物”,通过国王改革就可以过渡到君主立宪制;
B、孟德斯鸠主张建立一个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牵制的政府;
C、卢梭则推崇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共和国,主张全体公民参与立法。
2、宣扬自由和平等
针对封建专制下人们受奴役的状况,启蒙思想家从“天赋人权”理论出发,宣扬人生来就是自由平等的,
(1)自由:自由是源于自己独立意志的一种行为,包括经济活动的自由和思想、言论与出版自由,但要“受法律支配”。
(2)平等:启蒙思想家们也积极倡导平等,认为没有平等,自由便不能存在,两者是有机联系的统一体。
平等意味着独立和不受奴役,是一种天然的权利,
在社会状态下,人们在法律规定上都是平等的,现实社会中的不平等来源于私有财产和国家权力。
3、古典的“理性”和启蒙的“理性”有何区别?
新古典主义文学并没有更新的理性来源在一定程度上受文艺复兴的影响。
只是,当时法国的王权达到顶峰,沙龙文学成为上层精神和文化的中心,新古典主义文学就生长在这样的温床上,也就充溢着贵族的气息,充满了对等级和王权的认同。
在这样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人文主义对个人的强调与等级和民族国家发生矛盾,于是,克制个人情欲的古典主义文学的理性就发展了起来。
启蒙主义的理性来源要追溯到中国。
当时,天主教内部一场关于中国的礼仪之争引起长达百年之久辩论,参与这场争论的有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启蒙思想家。
这使中国的思想资料进入欧洲学者的视线。
启蒙主义的思想家们对这个东方文明表现出很大的热情。
伏尔泰曾经说:“欧洲王公及商人们发现了东方,追求的只是财富,而哲学家在东方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和物质的世界。
”学者们对启蒙主义与中国的思想渊源关系早就有文章叙述。
启蒙思想家至少从四个方面吸收了来自中国的思想资料,这里不一一罗列。
特别是启蒙思想家崇尚的“理性”等概念实际上与中国古代哲学关系密切。
伏尔泰称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指的就是中国人把万物的本原看作是“理”,没有超验和神奇的意味。
虽然现在不少学者把这个看作中国思想元素中的缺陷,但是,对于启蒙主义还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4、启蒙运动的发源地是哪国?出现了哪些著名启蒙思想家?
发源地是英国
思想家:
5、启蒙运动的任务
启蒙运动是一种除旧布新的运动,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清算旧时代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统治阶级的文化思想,建立新时代的生活秩序和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为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必要的思想准备。
总的说来,启蒙运动要以资本主义关系反对封建制度秩序,以民主主义代替君主专制,科学知识代替宗教迷信,自由主义代替独裁主义。
矛头直指绝对王权、封建制度、教会权威、
古典主义文学。
6、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
(1) 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强烈的哲理性和社会分析性
(2)塑造新人物,以资产阶级和平民为作品的主人公
(3)创造新体裁,文学形式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