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伯格综合征指南2013-1-24一、阿斯伯格综合症特点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阿斯伯格综合征小孩或成人,因为言谈举止不正常,被认为是精神病,其实,阿斯伯格综合征也叫Asperger syndrome,简称AS。
之所以大多数人叫阿斯伯格综合征,不叫阿斯伯格综合症,是因为阿斯伯格综合征明显不同于自闭症,也明显不同于精神病,与其说是病,不如说是一个特别的大脑。
主要是小孩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一种症状。
大部分伴有多动、抽动、注意力缺陷。
这类孩子是一种具有非常特别个性的孩子。
一般要跟踪数年才能确诊。
并无特效药。
主要是靠平常的行为训练、教育引导、参与社交, 让小孩成长为有正确价值观和心态、健全人格和品格,学有所成的社会有用栋梁之才。
阿斯伯格综合症特点:1、80—100%小孩伴有多动症。
2、80—100%小孩伴有抽动症。
3、100%小孩上课纪律、集体活动纪律差、遵守秩序差、自控能力差。
4、100%小孩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遭到家长、老师的许多投诉,应试教育阶段给人屡教不改的感觉。
5、80—100%小孩注意力缺陷,但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除外。
6、80—100%小孩欠缺同理心、包容心、荣辱感、欠考虑别人的感受、社交差。
长大后给人孤僻、另类、个性之感,团队合作差。
7、80—100%小孩抗挫折感、抗压能力差。
但对自己兴趣的东西有坚韧不服输的毅力和钻研精神。
8、80—100%小孩智商正常,40%小孩智商超群,在某方面有特别的天赋。
9、80—100%小孩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偏弱,只有40%小孩正常,10%超群。
10、80%小孩成人症状明显改善,可正常生活自理、结婚、工作、生子、参与社交、融入社会,但生活质量不太好。
只有5%人才可以进入主流上层社会。
11、30--40%小孩在国外如美国、欧洲,长大可成为大学教授、科研专家、医生。
12、100%小孩长大在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争风吃醋、权力争斗的工作氛围中处于下风,只适合单纯的简单的宽容的工作环境。
13、顶尖的顶尖的阿斯伯格综合症小孩长大成为名人也有,如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比尔.盖茨、陈景润、法国总统戴高乐、美国总统杰弗逊、音乐家贝多芬、莫扎特、童话作家安徒生、哲学家康德、作家威尔斯……六、给患阿斯伯格病学生的一封信(2009-10-2621:28:43)转载理解宽容张同学:在我接任这个班级之前,我就已经知道了你的名字,还知道了你给这个班级老师和同学带来了无休止的烦脑;可我不知道你还患有阿斯伯格病,更不知道阿斯伯格病还有那么严重。
在我接任这个班级的第一个月里,你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下课时,别的孩子都在教室外面嬉闹,而你总是跑到老师跟前问这问那;上课时,回答问题准确而又有新意。
那时,我感言道:这哪里是个有病的孩子啊?简值是个天才,也许第二个爱因斯坦就要诞生了。
可是,从第二个月起,也就是去年放完国庆长假返校以后,你以反常态:经常口出狂言要杀死谁;往同学头上吐口水;咬伤班上好多同学;上课动不动就跑上讲台------。
整天无休止地闹得班上鸡犬不宁,老师根本没办法上课。
当时,我气急败坏,可又束手无策,整天被你折磨得半夜不能入睡,思考着怎样才能改变你。
一天晚上,我上网查看了关于阿斯伯格病的资料,仔细了解了这个病表现出来的一些症状。
从那以后,我才知道了你的这些行为不是故意的,它是一种病态的表现,你也没办法控制。
孩子,请原谅老师多次对你的误解和批评指责。
老师知道,你的病是阿斯伯格综合症。
你很孤独,周围有很多东西会让你感到难以忍受,比如说谁大声说话,或谁说了脏话,动了你的学习用品,这些刺激都会激发你的情绪波动。
你为了宣泄自己,经常采用暴力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导致你不能和同学和谐相处。
你也很痛苦,记得你妈妈曾经告诉我,说你在晚上能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噪音,每天晚上需要两个小时的时间来控制自己入睡。
孩子,老师很同情你也很心疼你,我以后一定会给以你更多的理解和宽容。
在这一学年的相处中,老师觉察到你身上也具有和其他同学一样的优良品质:你是一个要求上进,具有班集体荣誉感的孩子,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些欠妥。
你还记得吗?那次运动会之前,班上正在挑选运动员,第一个项目你没选上,第二个项目你也没选上,第三个项目你还是没选上。
这下,你着急了,你当着老师的面说你要崩溃了,你要杀人。
老师为了稳住你的情绪,用一个善意的谎言骗你说:“如果你听老师的话,老师就去向学校申请,让你参加跳远比赛,不过你要好好训练哟。
”你听了这话一下子就不闹了,并且每天坚持练习跳远,很下功夫。
虽然最后没有跳出好成绩,但你已经尽力了。
你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孩子。
还是那次运动会,广播一直没有通知你去参加比赛,你着急了。
我牵着你的手来到比赛场参加比赛。
你很感动,晚上回去就写了一篇题目叫“感谢老师”的日记,那是你写的最好的一篇日记,那是真情的流露。
第二天,老师看了你的日记都流下了眼泪。
你还是一个具有同情心的孩子。
我们班上有个智障儿童——张同学,他没有自己的同伴,常常一个人独来独往。
你发现他很孤独,就主动找他玩。
你妈妈怕影响你,不让你跟他在一起玩。
但是你很同情他,并没有因为妈妈的阻止而离开张同学。
记得你有一次还跟我说过:“如果我不跟张同学交朋友的话,他就一个朋友都没有了,那样他就太可怜了。
”孩子,你是好样的!老师希望你好好配合妈妈治疗,让你的病尽快好起来。
等你的病好了以后,你会变得更加可爱了。
班主任2009年10月26九、教育得法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易成大器2010-05-02 23:26:28 来自: Alex受访专家: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采写:本报记者郭静通讯员李紫薇台市背景: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
该病病因不明,发病率可能远高于儿童孤独症,对儿童精神健康危害较大。
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国内研究阿斯伯格综合症权威专家邹小兵表示,美国统计的数据显示,该国大约每500个人中间可能就有一个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
如果按照五百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中国将有260万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这类儿童也常被人们称之为“神童”。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对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进行方法合适的教育,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像牛顿、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改变世界的人。
早在1944年,维也纳小儿科医生汉斯·阿斯伯格最早提出这种特殊儿童的行为特质,并将其命名为“阿斯伯格式的精神异常”,1981年美国的罗娜·吴引为了纪念汉斯·阿斯伯格,便将具有这类特质的症状命名为“阿斯伯格综合症”。
当人们用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去对照前人时,突然发现牛顿、爱因斯坦、安徒生、贝多芬、莫扎特、凡·高、达尔文等改变这个世界的人物,都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甚至有国外的研究人员认为,引发世界大战的德国元首希特勒也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这些重大发现引起了美国、欧洲各国的高度重视。
如在2009年美国遭受巨大经济危机的情况下,总统奥巴马颁布的20项社会救助措施中就包含了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研究进行拨款,足见其重视程度。
在内地,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整个社会,对阿斯伯格综合症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这方面的科研论文也不足百篇,但这些孩子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邹小兵说。
与自闭症不一样邹小兵告诉记者,与其说是一种疾病,倒不如说是这类孩子有一个很特别的大脑。
很多人将阿斯伯格与自闭症混为一谈,其实不一样。
这类孩子都是具有非常特别个性的孩子。
但需要指出的是,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与阿斯伯格症的孩子有相似之处,但又不完全一样。
他们虽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但是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特质的孩子拥有超人的智商,同样也有明显的社交缺陷,属阿斯伯格症的高端形式。
儿童发育行为中心设立以来,对患儿们的病状逐一进行了搜集,并录入数据库。
“现在我这里有接近两万名孩子的资料,他们中1万多人是阿斯伯格症患者,其中有近1000名孩子被确诊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
”邹小兵说这类孩子虽然行为有些怪,但是不是精神病;尽管在学校里面惹了很多麻烦,但是却是完全可以教育的。
如果教育得法,一些孩子将来可能会很有出息,甚至可能成为大师。
不要简单评价病症好坏邹小兵根据这十年来的研究发现,阿斯伯格综合症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后天会影响他的发展轨迹,但目前并不知道怎么预防,而且对于阿斯伯格综合症也不能用简单的好和坏去评价。
邹小兵毫不夸张地说,“19世纪是牛顿创造的,20世纪是爱因斯坦创造的,21世纪是比尔·盖茨创造的,尽管比尔·盖茨不承认自己患阿斯伯格综合症。
”那么下一个世纪呢?“由于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认识不够,很多家庭深受其苦!”邹小兵感慨看到了太多的家庭悲剧。
因为在“分数就是生命”的今天,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儿童就更加难于适应社会和学校。
家长和教师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知识匮乏使得孩子完全不被理解。
现行教育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可能会使得他们遭遇严重的挑战。
阿斯伯格综合症孩子可能对其他孩子造成防碍使得老师们不能不考虑“其他孩子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老师人手缺乏,使得“个体化的教育”也是捉襟见肘。
诸多原因,使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孩子不能、也不可能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在能量。
■专家支招:教育必须遵循三项原则1、对孩子行为的理解和容忍是教育的保障阿斯伯格综合症的患儿他们天生的一个特别大脑,带着明显的问题行为的同时也伴随着潜在的天生禀赋,我们也许注意到了孩子的问题行为,但是也请关注孩子的天生禀赋,这是我们理解孩子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要学会容忍孩子的问题行为,必须杜绝用打骂、罚抄作业的方法来教育,防止对孩子造成更大伤害,如回避、焦虑、抑郁、攻击等诸多严重的心理问题。
2、对问题行为的纠正不要回避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的问题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不能回避,也无法回避。
家长和老师应给予阿斯伯格综合症儿童更多的“选择权”,或更多一点商量的口吻可以明显缓解孩子的情绪紊乱。
必要时的药物干预也可以明显改善孩子注意力分散多动兴奋暴躁的症状。
3、特殊能力的发现、培养和转化要及时阿斯伯格综合症孩子是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特别能力的,如果将孩子的特别能力转变转化到更加广泛的学科和领域中去,这样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上都可以获益。
帮助这些特别孩子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天生禀赋,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测一测:阿斯伯格综合症表现邹小兵在他编写的《家庭实用指南》中对阿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作了如下总结:1.多动,但对于自己非常感兴趣的事,如火车时刻表、历史事件等精神十分集中;2.有惊人的记忆力,特别是在认字、背诗等机械记忆方面,整体成绩不是很好,但对于某些领域或学科如生物、地理、自然等却有很深的了解;3.内心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和沟通,只是因为缺乏交流技巧,常常和小朋友造成冲突,交流以失败告终,而他们也变得孤独和情绪起伏;4.对于日常隐喻、笑话、讽刺的话语缺乏领悟能力,但其智力确实正常;5.有时说话似乎缺乏逻辑,对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不是特别在意,但语言能力是正常的,有时甚至能够说出一些让大人感到“吃惊”的话,但语言往往表现为叙述性的或单向性的语言为主,较少互动性、分享型或交流性语言;6.行为往往比较刻板、固执,思考问题难于转弯,直来直去,显得不是那么灵活;7.课堂纪律比较差,但是对于自己认同的规则却是最好的遵守者,甚至给人一种完美主义者的印象;8.遇到挫折时的承受能力比较差,遇到挫折后表现出大发脾气的情况很常见;9.大部分还存在着手眼协调能力以及精细动作能力差的特点,比较讨厌手写的作业,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某件事情,但却不愿将其所说的记录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