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ppt课件
1972年,海峡两岸正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1972年 海峡两岸正处于相互隔绝状态, 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 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诗人深感回乡 无望,情动于衷,愁绪万千, 无望,情动于衷,愁绪万千,离开大陆二 十多年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回去, 十多年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够回去,他 此时心潮澎湃,摊开稿纸,一挥而就, 此时心潮澎湃,摊开稿纸,一挥而就,用 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写下了这首让无数人动 容的诗歌 。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 我/在这头 大陆/ 大陆/在那头
● ● ● ● ● ● ● ● ● ●
《乡愁》诗如此之美,到底 乡愁》诗如此之美,
美在何处?
请用“ 请用“ 在 出来。 出来。 美,美 ”这一句式把你的品析表述
人生阶段
寄托物
愁因
母子分离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 ● ● ● ● ● ● ● ● ●
长大后 是一张/窄窄的/ 乡愁 / 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 新娘/在那头
● ● ● ● ● ● ● ● ●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 我/在外头 母亲/ 母亲/在里头
● ● ● ● ● ● ● ● ● ●
乡愁
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少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年出生于南京 时异地求学, 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 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他有着 年离开大陆前往台湾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涯,从江南到四川,从 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 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 到最终回转台湾。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 到最终回转台湾。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 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 。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讲究诗的“三美” 闻一多的诗歌理论,讲究诗的“三美”:
1、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新 、 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格律诗的音乐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 格律诗的音乐美,最重要的表现就是节奏感强。 2、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 、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 主要是指诗的词藻要力求美丽、 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3、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 、 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 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 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
乡愁席Βιβλιοθήκη 容故乡的歌/是一支 清远的笛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是一支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总在 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 模糊的怅惘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却是一种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仿佛 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后 乡愁/是一棵 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乡愁 是一棵 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永不 老去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 母亲/在那头
● 《乡愁》的绘画美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 人表达出来后却是实现了的物化,变成了 具体可感的东西。 ● 《乡愁》的建筑美 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 句均衡对称,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 句互相变化错落。 ● 《乡愁》的音乐美 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 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 旋律,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船票
夫妻分离
后来
坟墓
母子死别
现在
海峡 游子与大陆分离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 大陆不可见兮,惟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 山之上,国有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