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断裂讲义课件
PPT学习交流
14
• 典型的应变-寿命关系曲线
Coffin与Manson提出 材料塑性变形与疲劳寿命之 间的关系式:
C值介于-0.05 — -0.7之间。
Basquin与Coffin-Manson关系式合并,得到完整的应力、应变 与疲劳寿命关系式:
材料本身的特性也会使应变PPT-学寿习交流命曲线有所不同!
21
铜单晶中PSB上的挤出 与挤入区实际照片
PPT学习交流
22
B.疲劳微裂缝成长
成长速率与成长方向为局部应力集中的状 况及裂缝尖端的材料性质所控制。
疲劳裂缝成长,依先后顺序分成: ◇ 第I阶段:疲劳裂缝沿PSB方向进行 ◇ 第II阶段:垂直应力方向进行
PPT学习交流
23
第I阶段: 疲劳裂缝沿PSB方向进行
与N0对应的就是持久极限。 PPT学习交流
11
• 通常钢铁材料(除铸铁外)具有明显的疲劳 限特性→对应S-N曲线图随着应力 降低而呈现水平状态。
条件持久极限
耐久比:
通常非铁材料(如:Al、
Cu合金)都无真正的水
平疲劳限。 PPT学习交流
12
依疲劳寿命N f 来分类:
PPT学习交流
13
低周疲劳的特点
PPT学习交流
26
第三节 疲劳破坏的宏观与微观特 征
A. 宏观特征(Macroscopic Character)
<105许)多,应如用:的汽工车程启零动件器无上需的承弹受簧数零万件次、循热环交(换即管N及f
涡轮转子和叶片等。 → 依此循环寿命进行零件设计,可大 量减轻零件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 典型低周疲劳的应力-应变迟滞曲线
Basquin提出关系式:
疲劳强度系数近似于抗拉强度 b值介于-0.05 — -0.12之间。
进行
PPT学习交流
当疲劳裂 缝前端的塑性变 形由单一滑移进 入多重滑移或 是疲劳裂缝成 长被障碍物阻 挡时会进入第II 阶段,且成长速 度加快,成长方 向改变为垂直于 应力方向进行. 疲劳裂缝尖端 反复地塑性钝 化和尖锐化,逐 渐生长成宏观疲 劳裂纹,而达到 临界裂纹长度.
25
C.最终失效断裂
当疲劳裂纹达到临界长度时,则材料 本身剩下的截面积将无法承受所施加的负 荷,会突然进入最终失效断裂阶段而产生异 常快速且具有毁灭性的材料失效.
• 疲劳裂缝沿着高剪切应力平面(即PSB)成长, 使初期疲劳裂缝加深,其成长速率相对缓慢, 且为单一滑移。
• 若在低应力下,或试片方向具有优选方向(即 邻近晶粒的滑移平面几乎相等),则疲劳裂缝 可延伸甚至跨越晶粒而都在单一平面上滑移, 将有利于第I阶段的成长。
PPT学习交流
24
第II阶段: 疲劳裂缝垂直应力方向
A. 交变应力
PPT学习交流
3
齿轮传动:齿轮啮合点处的应力随 时间作周期性变化。
PPT学习交流
4
0
从构件的应力-时间曲线中可看出: 在承受交变应力的构件中,轴中的弯曲应力每转
一周就要从最大值σmax变到最小值σmin ,然后又恢复 到最大值,即:轴每转一周, 应力就完成一次循环, 称为一个应力循环。∣ σmax ∣= ∣ σmin ∣ 为对称 循环,否则为非对称循环。
生,损伤严重。→ 事先预防是关键!
1998年德国高铁出轨事故
(200Km,近百人亡,伤300余人)
PPT学习交流
2
交变应力是导致疲劳破坏产生的重要条件! 工程中的许多载荷是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而其 中有相当一部分载荷是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 例如:火车的轮轴。
交变应力→构件中点的应力 状态随时间而作周期性变化 的应力。
循环硬化
循环软化
多种材料的单向拉伸应力PPT与学习循交流环应力的应力-应变曲线
18
第二节 疲劳破坏机制
疲劳破坏过程依先后次序可区分为三个 主要阶段,即:
• 疲劳微裂缝形成 • 疲劳裂纹扩展 • 最终失效断裂
PPT学习交流
19
A.疲劳微裂缝形成
• 表面上最大局部应力或最小截面积处,或因材 料差异导致的强度最弱的地方。
疲劳断裂讲义
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象 第二节 疲劳破坏机制 第三节 疲劳破坏的宏观与微观特征 第四节 疲劳断裂力学 第五节 影响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因素 第六节 改善材料疲劳极限或疲劳强度的方法
PPT学习交流
1
第一节 交变应力与疲劳破坏现 象
结构材料与机械零件失效案例中,疲劳破坏占 >50%,其破坏有别于静载破坏,破坏时外观没有明 显的征兆,大多是在无预警且不可预期的情况下发
任意振幅、应力
(4)静应力也可以看成是交变应力的一种特性:
PPT学习交流
9
构件在交变应力下,当最大应力低于屈 服极限时,就可能发生疲劳破坏。
即使是塑性较好的材料断裂前也无明显 的塑性变形。
疲劳破坏过程依先后 次序可区分为三个主要阶 段,即:
疲劳裂缝形成
疲劳裂纹扩展
最终失效断裂。
PPT学习交流
15
→ 不同性质材料的应变-寿命曲线
① 循环硬化
当循环应力继续作用,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 会产生变化,代表其材质对 应力-应变反应的改变。根 据迟滞曲线形状变化的不同, 可分为四种:
PPT学习交流
16
② 循环软化
③ 混合行为
应变范围固定,则应
力范围越来越小。
PPT学习交流
17
④循环稳定←应变范围和塑性变形皆不明显
如:表面刮痕、缺口等。
内部缺陷,如夹杂物、晶界、双晶界等强 度较低之处。
PPT学习交流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循环应力作用几千次后,某些晶粒
中发生位错滑移,滑移线增多将形成永 久滑移带(PSB,含5000余条滑移线), 导致材料表面上出现挤出与挤入,此两 者均会沿着永久滑移带平行发展,最终 形成疲劳微裂缝。
PPT学习交流
10
B. 疲劳破坏的分类
屈服极限或强度极限等静强度指标已不能作为疲劳破坏 的强度指标。故在交变应力下,材料的强度指标应重新设定。
持疲 久劳 极寿 限命
应力-寿命曲线
旋转梁疲劳试验机
持久极限
实际上,试验不可能无限期的进行下去,
一般规定一个循环次数N0来代替无限长的持久
寿命,这个规定的循环次数N0称为循环基数。
PPT学习交流
5
交变应力的几个名词术语:
PPT学习交流
6
交变应力的几种模式:
PPT学习交流
7
脉动循环:
变动于零到某一最
大值之间的交变应力循
环,称为脉动循环。
PPT学习0交流
8
(3)稳定交变应力:
交变应力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的值,在工作 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否则称不稳定交变应力。
不稳定交变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