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及日本胃癌协会早期胃癌EMR/ESD指南(2015,中文翻译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黄思霖龚伟翻译制定指南的必要性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已经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治疗不伴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
在日本,得益于在全国范围开展内的筛查项目和内镜知识、技术的进步,早期胃癌在胃癌中的检出比例越来越大。
如果肿瘤具备等同的治疗效果,内镜治疗被认为更优于开腹及腹腔镜手术。
为了使早期胃癌EMR和ESD取得良好的结局,优秀的技术、有关诊断的知识、适应症、操作程序、治愈性的评估、并发症、术后的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都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EMR和ESD被应用得更广泛和更复杂,适合患者的治疗标准已经确立。
尽管这些技术和知识已经被日本的内镜医生所熟知,我们推测这些知识在其他国家仍然是有限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消化内镜学会(JGES)与日本胃癌协会(JGCA)共同制定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
制定JGES指南的基本原则自1992年起,JGES先后发布了三个版本的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
但是至今为止,这些指南是由数名专家共议,主要关注于技术现状,而并没有严格的遵循循证医学。
因此,2010年1月,JGES 为了按照循证医学的原则设计治疗指南而设立了指南委员会。
委员会决定首先处理相对紧迫的话题,包括胃ESD和EMR,食道ESD和EMR,抗血栓治疗患者的内镜操作,以及内镜操作的麻醉与镇静。
抗血栓治疗患者的消化内镜指南的英文版已经于2014年出版,随后启动了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的制定。
制定JGES指南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如下所述:(此段省略)早期胃癌EMR和ESD指南的制定程序委员会成员共有5名专家包括4名消化内镜专家以及消化道病理专家受邀作为指南工作委员会。
另外8名专家包括1名消化内镜专家,3名胃肠病专家,1名临床肿瘤专家,1名消化道外科专家,1名放射科专家和1名消化道病理专家,受邀作为评价和鉴定委员会。
证据水平,推荐等级和短语工作委员会确定了以下7个分类:适应症,术前诊断,技术,治愈性的评价,并发症,术后长期随访,和组织病理学。
对于每一个分类,他们都起草了简要的共识;例如:“一般来说,只有当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非常低的时候方可实施内镜切除术,而且病变的大小和位置应保证能够整块切除。
”对于每一个声明,我们对PubMed和Ichushi 两个数据库从1985年至2012年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检索。
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坚决依照上述(已省略)“Minds”方法。
此外,我们制定此指南参考了2010年版的日本胃癌协会日本胃癌治疗指南。
评价步骤我们起草了一共58个简要的共识。
它们经过评价委员会进行评估,包括三个等级:“接受”、“重新评价”、“不接受”。
在58个共识中,10个被一致通过,余下48项被评价为“重新评价”或“不接受”。
工作委员会接下来对评价为“重新评价”的共识进行重新修订,所有已接受和重新修订的共识在第82届日本消化内镜学会会议(2011-10-22)进行了发布。
所有参加会议的成员均被要求再次使用“接受”、“重新评价”、“不接受”三个等级对共识进行评价。
评价委员会对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进行评价,并记录指南的调查结果。
经过以上流程,我们最终接受了32个共识,然后基于这些共识按照综述的格式成文为指南。
这些最终成文的共识通过邮件被总共14名工作成员投票。
遵照改进的Delphi方法,运用下列条件:1-3票=未达成一致;4-6票=不满意;7-9票=一致;多于7票的共识被采用。
最终,23个共识获得了大于等于7票。
早期胃癌EMR和ESD 指南的最终译稿经历了多次公开会议,最终完成。
目标该指南的目标对象为接受EMR或ESD的患者。
该指南的使用者为实施EMR或ESD的临床医生以及他们的管理者。
该指南仅仅是一个指导的标准,选择治疗前应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年龄,并发疾病,社会状况和其他因素。
适应症基本观点早期胃癌一经确诊,推荐接受内镜或外科治疗。
(证据水平Ⅳa,推荐等级 B)目前尚没有研究表明内镜治疗早期胃癌具有更好的预后和生活治疗,也没有证据表明开腹手术与内镜治疗在预后和生活治疗方面的差异。
但是,在一项长期随访研究中,71名患者经内镜诊断早期胃癌,这些患者没有接受外科手术或诊断后延迟6个月以上才接受手术,5年内发展为进展期的比例为63.0%(95% CI: 48–78%)。
包括这个研究在内的不同的研究均表明,早期胃癌的患者,即便在诊断后延迟6个月接受手术,也是获益的。
一般来说,只有当淋巴结转移的几率非常低的情况下方可实施内镜切除术,而且病变的大小和位置应确保能够整块切除。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内镜治疗作为保留全胃的技术,虽没有正式测试,我们可以推断内镜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要优于外科手术。
因而,内镜治疗应当用于那些治愈的可能性高的病变。
虽然一些观察性研究旨在阐明早期胃癌的自然病程,但我们不期望未切除的早期胃癌导致死亡。
除了术前诊断,治疗方式的选择应基于风险-获益分析并考虑每个病人的病情。
根据肿瘤相关的因素被分类为绝对适应症,扩大适应症及无适应症。
由于目前尚缺乏关于ESD预后的足够的证据,符合扩大适应症的病变的标准治疗方式仍然是外科手术,这一类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还在进行。
总之,胃癌内镜治疗需要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符合适应症的病变内镜下治疗绝对适应症包括:直径小于2cm的分化型黏膜内癌(cT1a),内镜形态并不重要,但应该不伴溃疡。
扩大适应症包括:1、不伴溃疡,直径≥2cm的分化型黏膜内癌;2、伴有溃疡,直径<3cm 的分化型黏膜内癌;3、不伴溃疡,直径<2cm的未分化型黏膜内癌。
出现脉管(血管、淋巴管)浸润的均不属于以上适应症。
这些病变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较低,归属扩大适应症应当是合理的。
符合适应症且已经接受ESD的病变,若在原位复发黏膜内癌,可按扩大适应症处理。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超出适应症的病变这类病变术前诊断的详细信息是不可靠的,特别是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黏膜下浸润癌的病变,术前诊断的精确程度是不满意的。
因此,治疗的适应症有时依赖于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精确性。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术前诊断胃癌EMR/ESD的术前诊断可以明显的分为:1、确定符合内镜下治疗适应症的信息;2、确定外科切除范围的信息。
确定符合内镜下治疗适应症的信息为确定是否符合EMR/ESD适应症,必须做如下判断:(1)组织病理学分型;(2)病变尺寸;(3)浸润的深度;(4)是否伴有溃疡。
(证据水平Ⅵ,推荐等级 C1)首先,组织病理学分型通常由活检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决定。
尽管有报道认为组织病理学分型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内镜检查预测,但仍旧缺乏足够的证据。
总的来说,胃癌的组织病理学分型需要通过内镜下活检的组织的病理学评价来决定。
已有报道指出常规内镜方法对病变尺寸的测量是容易出现误差的。
精确的术前病变尺寸的测定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可以通过术后标本的病理学检测进行最终的测定。
要确定是否伴有溃疡,则需要检查病变是否存在溃疡或溃疡瘢痕。
在组织病理学中,溃疡的定义是黏膜缺失深达至少UL-II(深达黏膜肌层以下)。
在术前内镜检查中,活动期溃疡指的是开放的溃疡伴有白色粘附物而非浅表的糜烂。
此外,愈合期或瘢痕期的溃疡,伴随黏膜皱襞集中于一个点,也可以诊断为溃疡。
早期胃癌浸润深度通常由常规内镜确定,推荐联合使用靛胭脂进行色素喷洒。
如果仅仅通过常规内镜难以确定浸润深度,超声内镜可能有效。
确定外科切除边缘的信息通常,白光内镜联合色素染色被用于确定外科切除的范围。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通常,白光内镜联合靛胭脂染色作为简单且应用广泛的方式,被用于确定外科手术切除的范围。
也已经有报道这种方式被用于适合ESD治疗的早期胃癌,大约80%的病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确定肿瘤边界。
未分化型早期胃癌与分化型早期胃癌的边界诊断都可以存在困难。
对于这样的病例,需要在病变的周围进行活检然后进行病理学检查。
如果仅通过常规内镜难以确定外科切除范围,图像增强联合放大内镜是十分有用的内镜形式。
技术对于扩大适应症的病变,EMR不能完整切除的风险极高,选择ESD更为合适。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病变的特征、操作机构的治疗环境、操作者的水平等因素从而选择最佳的内镜治疗方式。
EMR的操作流程包括使病变隆起,再用圈套器套取,行高频电切割。
ESD的操作流程包括使用高频电刀将边缘粘膜切开,再行粘膜下剥离。
目前仍没有关于EMR和ESD技术流程以及治疗结局的随机对照试验。
但是,一项Meta分析指出,ESD的整块切除率高于EMR。
也有文献指出,大于1cm的肿瘤,EMR的整块切除率显著低于ESD。
内科医生应参考其他关于ESD和EMR围手术期的教科书或指南。
如2014年出版的抗血栓治疗患者的消化内镜指南。
治愈性的评估治愈的可能性主要与局部因素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有关。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根治性切除如果pT1a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低于1%,pT1b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的风险低于3%,我们认为EMR/ESD与外科开放手术有相似的结局。
如果一个病变是整块切除,直径小于2cm,病理类型以分化型肿瘤为主,粘膜层,不伴溃疡,无脉管浸润,切缘阴性,被认为是根治性切除。
如果一个病变是整块切除,无脉管浸润,切缘阴性,(1)直径≥2cm,分化型,黏膜内癌,不伴溃疡;(2)直径<3cm,分化型,黏膜内癌,伴有溃疡;(3)直径<2cm,未分化型,黏膜内癌,不伴溃疡;(4)直径<3cm,分化型,黏膜下浅层(SM1)。
以上被认为是根治性切除的扩大适应症。
但是,对于分化型癌合并未分化成分的病例依旧缺乏证据,今后扩大适应症还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
例如,未达根治性切除需要追加外科手术的在上述分类中有如下几种情况:分类(1)直径≥2cm,黏膜内癌,不伴溃疡,分化型,如果低分化成分超过2cm;分类(4)直径<3cm,分化型,黏膜下浅层(SM1),如果在黏膜下层出现了低分化的成分。
根治性切除的扩大适应症还增加了如上分类中分类(2)直径<3cm,分化型,黏膜内癌,伴有溃疡,即便伴随有低分化的成分,转移的风险被认为低于1%。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非根治性切除当病变已不符合根治性切除的绝对适应症或扩大适应症的条件,被认为不能根治性切除。
因为存在明确的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开腹或腹腔镜手术适合绝大部分不能根治性切除的病例。
(证据水平Ⅴ,推荐等级 C1)当已经除外脉管浸润,已报道的淋巴结转移的比例为:(1)3.0% (7/230),【>3 cm,分化型,黏膜内癌,伴溃疡】;(2)2.6% (2/78),【>3 cm,分化型,黏膜下浅层浸润(SM1)】;(3)2.8% (6/214),【>2 cm,未分化型,黏膜内癌,不伴溃疡】;(4)5.1%(52/1014),【未分化型,黏膜内癌,伴溃疡】;(5)10.6%(9/85),【未分化型,黏膜下浅层浸润(S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