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学--炒法 ppt课件

中药炮制学--炒法 ppt课件

止泻作用。 脾气虚弱-参苓白术汤 中气下陷-参衣汤
蜜党参:增强了补中益气、润燥养阴、补 肺的作用。
31
【炮制研究】 片型较常见为段(1-2.5cm),
但煎出率试验表明,厚片煎出率大于段。
32
33
斑蝥
【来源】 干燥虫体。 【历史沿革】 晋代有炙、炒、烧令烟尽(《肘后》)
等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糯米炒法(《雷 公》)。共有17种炮制方法,均须加热处理。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肝、肾、胃 经。 【功效】破血消癥、化痰散结
第二节
一、含义及分类 麸炒 米炒 土炒 砂炒 蛤粉炒 滑石粉炒
加辅料炒
1
二、目的 1.增强疗效 如白术、山药 2.缓和药性 如枳实、枳壳,胶类药材。 3.降低毒性,矫臭矫味 斑蝥、红娘子,
马钱子。 4.使药物易于粉碎和煎煮,利于制剂。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至焦褐色
12
【炮制作用】 生苍术:祛风发汗,散寒。用于风湿痹痛
如治风湿痹痛的薏苡仁汤。 麸炒后:辛性减弱,缓和燥性,气变芳香,燥
湿健脾作用增强 如二妙丸
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 如椒术丸。
① 缓和辛燥之性,降低副作用 ② 扩大药用范围
13
【炮制研究】 苍术主含挥发油,其中主要为苍术醇、苍
6
A .麸炒
一、含义及作用 (1)降低易挥发性成分含量
(2)药物受热均匀 (3)指示火候
(4)赋色、矫味 (5)增强补脾益气、健胃和中、固肠止泻
7
二、工艺
麸入热锅,冒烟时投入药,迅速拌炒,炒 至
药-均匀黄色,透出固有香气
麸-变焦黑
药物:麸=100:10-15
8
三、注意:
①预热适中(中火)

2.麸炒僵蚕 中火,麸炒法炒至表面




每100kg僵蚕,用麦麸10kg。
17
【炮制作用】 僵蚕生品:辛散之力较强,散风热 如 用 于 风 热 头 痛 。
麸炒后:息风止痉、化痰散结 如白僵蚕散。 ① 洁净药物,保存药效 ② 除去腥臭味,便于服用 ③ 赋色,增效 ④ 杀死表面微生物
而气滞者。
药性缓和、扩大药用范围
23
【炮制研究】 挥发油含量降低1/3,刺激性下降,健胃
作用增强。 注意: 枳壳挥发油多在果皮中,瓤作为非药用部
位去除。
24
B.米炒
一、含义及作用
1.判断药物的炮制程度 2.使药物受热均匀 3.吸附毒性成分 4.增强药物疗效(健胃和中、止泻痢)
25
成黄白色、清香薄片
2.麸炒枳壳 先将锅烧热,均匀撒入定
量麦麸,用中火加热,待烟起投入枳壳片, 炒至淡黄色、麸焦黑色。
每100kg枳壳片,用麦麸10kg。
22
【炮制作用】 枳壳生品:辛燥,偏于破气散结。 脘腹胀痛、瘀血积块疼痛-血腑逐瘀汤 麸炒枳壳:缓和其峻烈之性,偏于理气健
胃消食。 木香槟榔丸;宽肠枳壳汤。适宜年老体弱
②麸均匀洒入锅内
③药材干燥
④翻炒动作迅速 四、适应药物: 补脾益胃药,作用强或有腥气药物。
9
10
苍术
【来源】 干燥根茎。 【历史沿革】 唐代有米汁浸炒、醋煮的方 法。至宋代出现麸炒(《衍义》)
【采收】栽培品一般生长2-3年后采收, 多在秋季采挖。
【产地加工】毛苍术 自然晒干后撞去须 根,或晒至九成干时用微火燎去须根。
三、工艺
米入热锅—炒至米冒烟—入药料拌炒至
米-焦黄或焦褐
药-挂火色
药:米的色泽变化来观察火候 2. 植物类药物以饮片的变黄为度 五、适应药物:
有毒(斑蝥)或键脾补胃的药物(党参)
27
28
党参 【来源】 干燥根。 【历史沿革】 清代始见“补肺拌蜜蒸熟” (《得配》)、蜜炙(《治全》)及米炒 (《时病》)等方法。 【采收与加工】生长3年以上者, 秋季 【性味归经】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三、固体辅料的作用
1.中间传热体 2.使药性发生变化
5
四、注意事项: 1.根据不同要求使用不同火力 2.恰当掌握翻炒速度、温度、时间 3.灵活掌握辅料用量 4.某些辅料可重复使用 5.贵重药材可先试温
术酮。 麸炒后,挥发油含量下降,刺激性下降。
14
15


【处方用名】 白僵蚕、炒僵蚕
【来源】 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体。
【历史沿革】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米泔制
(《雷公》)。现在主要有麸炒法。
【性味归经】 味咸、辛,性平。归肝、 肺、胃经。
【功效】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16


1.僵蚕
制方法】 筛去灰屑和丝毛,洗净,晒
18
19
20
枳壳
【来源】 干燥未成熟果实。 【历史沿革】 南北朝刘宋时代用麸炒 (《雷公》)。唐代有炒焦炙(《产宝》) 和麸炒(《颅囟》)等炮制方法。一直沿 用至今。 【性味归经】味苦、辛、酸,性温。归脾、 胃经。 【功效】理气宽中、消滞除胀
21
【炮制方法】 1.枳壳 原药材软化切片、干燥、去瓤,
34
【炮制方法】
1.斑蝥 除去头、足、翘及杂质。
2.米炒斑蝥
净药(米炒法)-中
北苍术 三撞去须根、老皮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 肝经。 【功效】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 、明目
11
【炮制方法】
1.苍术 片。
取原药材,水泡,润透,切厚
2.麸炒苍术 麸入热锅,中火加热至冒烟
时投入苍术片,炒至深黄色。
每100kg苍术片,用麦麸10kg。
3.焦苍术 取苍术片,用中火加热,炒
29






1.党参 润透,切厚片,干燥。
2.米炒党参
中火加热至米冒烟(老黄
色)时,入党参片拌炒至党参呈黄色(米呈
焦褐色)。
每100kg党参片,用米20kg
3.蜜炙党参
取炼蜜与党参片拌匀闷透,
用文火炒至黄棕色,不粘手
每100kg党参片,用炼蜜20kg
30
【炮制作用】 党参:益气生津
肺气亏虚-补肺汤;气血两亏-两仪膏 米炒党参:气变清香,能增强和胃、健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