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厂新建污水处理及回收装置技术文件Xxxx公司目录方案编制说明 (4)一总论 (5)1.1概述 (5)1.2设计依据 (5)1.3主要设计资料 (5)1.4设计原则 (6)1.5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 (6)1.6工程范围及项目组成 (8)二处理工艺设计 (8)2.1进水水质、水量 (8)2.2外排执行标准 (9)2.3回用执行标准 (9)2.4处理工艺选择 (10)2.5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艺流程说明 (14)2.6污染物去除率及回用水、外排水设计指标 (18)三、主要设备及构筑物 (19)3.1各单元设计工艺参数 (19)3.2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6)3.3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37)四. 自动控制设计 (41)4.1污水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简述 (41)4.2深度处理系统自动化控制简述 (44)4.3I/O点数统计 (51)4.4主要自控设备清单 (52)5.1设计依据 (53)5.2设计范围 (54)5.3变、配电系统 (54)5.4配电系统 (54)5.5照明 (55)5.6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55)5.7电能管理及节电措施 (56)六公用工程设计 (57)6.1总图设计 (57)6.2采暖通风设计 (60)6.3给排水设计 (61)七机械设备选型 (61)7.1设计原则 (61)7.2机械设备选型原则 (61)八环境保护、节能、消防、劳动保护及安全卫生 (62)8.1环境保护 (62)8.2节能 (63)8.3消防 (63)8.4安全卫生及劳动保护 (63)九人员编制及管理 (66)十.项目进度计划 (67)十一技术经济分析 (67)11.1工程占地 (67)11.2工程建筑面积 (68)11.4总装机容量 (68)11.5运行功率 (68)11.6运行费用 (68)十二售后服务(质量保证措施) (70)12.1服务承诺 (70)12.2技术培训承诺 (70)十三向业主提供文档明细 (71)十四其他说明 (71)十五施工组织设计 (72)15.1工程概况 (72)15.2施工组织部署及进度计划 (75)15.3施工技术方案及分部分项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84)15.4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126)15.5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27)15.6工程安全保证措施 (134)15.7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142)15.8季节性施工措施 (147)15.9电气及自动控制安装 (156)十六技术偏差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1 项目组织结构图 (168)附件2 施工进度控制图 (169)附图方案编制说明本方案是依照国家相关规范并结合我公司已完成的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相关生产废水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业主招标文件要求及现场踏勘,对工艺方案进行了认真的优化。
其主要特点如下:1.针对排水水质特点将废水分为工艺废水和循环水排污两个处理系统,对工艺废水采用A/O+BAF进行处理,对循环水排污进行软化和UF+RO 深度处理,可回收75%以上的排水用作循环水补水;2.针对工艺废水,系统前设置事故排放智能检测系统和8000m3事故水池,系统进水浓度超过设计浓度20%废水自动排放至事故池,事故过后均匀排至调节池进行处理;3.为便于冬季保温,处理水池、水泵间均置于地下或半地下,设备、管道均设置在地下泵房或设备间内;4.采用DCS控制系统,主要电气元件、自控仪表阀门选用进口或合资品牌,水泵、风机等设备为双电源供电及热互备,可实现除配药、除泥外的系统自动运行,同时设计了值班室、化验室等配套设施,保证维修管理的便利;5.考虑到将来提标及扩建需要,预留了扩建所需用地及接口;6.经测算,年污水处理和中水运行费用为366.23万元(不含折旧),每年可节约自来水和排污费用766.5万元,收支相抵年节约支出400万元;7.我公司提供的设备保修期为自验收之日起12个月,保修期内收到用户请求30分钟内响应,24小时到达用户现场。
质保期满后终身免费技术咨询,并提供广泛而优惠的备品、备件服务。
一总论1.1概述主生产装置有合成氨、尿素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等装置,废水组成为各生产装置排水、循环水排污水、反渗透浓水等,所有废水均直接经总排污口排入污水处理厂,在非事故状态下排水基本达到国家《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 2001)要求。
现要求企业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废水达标排放及深度处理回用工程,以期实现达标排放并部分回用。
项目建成后,每天可回收中水6000m3/d以上,年少排各类污染物70%以上,对附近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地减少,环境效益十分显著。
由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相当于开辟了新的工业水源,大大减轻了水资源短缺对扩建项目建设的制约性,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1.2 设计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⑵《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正);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修正);⑷《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HG/T20668-2000);⑸《化工企业给排水设计施工图内容深度统一规定》(HG/T 20572-2007);1.3 主要设计资料1.3.1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HG/T20688-2000);1.3.2业主单位提供的资料1.4 设计原则⑴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执行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相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⑵根据废水的特点和现状,采用分质处理方案,工艺技术先进、适应性强、有较好的耐冲击能力和可操作性,可在平均处理负荷40%~120%变化范围内长期稳定可靠运行。
⑶处理效果稳定,有害物去除率高,回用水质接近厂方提供的自来水水质指标要求,外排废水满足国家《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 2001)表2(大型合成氨装置新、改、扩单位)指标要求。
⑷运行、管理、操作方便,设备维护简便易行,自动化程度高。
⑸设计美观、布置合理、力求紧凑、简捷,减少占地,工艺流程合理通畅,尽量缩短构筑物间的管线距离。
⑹在保证满足达标排放和回用指标要求的情况下,运行费用(电费、药剂费)低,减少运行成本。
1.5 采用的主要规范及标准⑴《化工工厂初步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HG/T20668-2000);⑵《化工企业给排水设计施工图内容深度统一规定》(HG/T20572-2007);⑶《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 2001);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⑸《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⑹《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⑺《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⑻《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⑼《石油化工废水处理设计规范》(SH3095-2000);⑽《石化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⑾《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⒀《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⒂《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修订版)》(GB50011-2001);⒄《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2)《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23)《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2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27)《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28)《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94);(29)《反渗透水处理设备》(CB/T19249–2003)。
1.6 工程范围及项目组成本项目工程内容:新建处理能力4000m3/d循环水排污及反渗透浓水处理装置,新建4000m3/d生产工艺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实现6000m3/d中水回用,其余废水达标排放,包括软化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及其配套设施(操作间、中控室、值班室、药品库房、维修间、卫生间等)。
工程范围:从综合废水进入新建废水格栅井开始至废水净化处理后排入清水池或回用水泵出口为止,新建废水处理站内土建、工艺、给排水、电气、仪表等专业内容。
二处理工艺设计2.1进水水质、水量依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废水主要由生产工艺废水、循环水排污(包括RO浓水)两部分组成。
生产工艺废水主要污染物为:COD、尿素、氨;循环水排污(包括RO浓水)主要污染物为钙、镁、悬浮物及盐分。
因此,将两种废水分别进行处理更为经济。
本次新建4000m3/d工艺废水生化处理、4000m3/d循环水及反渗透浓水深度处理及中水回收系统,最终实现6000m3/d处理水回用补充循环冷却水,其余废水达标排放。
设计工艺废水进水水质(除PH外,单位为mg/L)设计循环水及RO浓水水进水水质(除电导外,单位为mg/L)32.2 外排执行标准废水处理后部分外排,外排执行《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8- 2001)表2中大型合成氨装置新、改、扩单位排放标准,主要指标如下:2.3回用执行标准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大部分回用,回用部分主要水质指标接近进厂自来水水质,满足循环冷却水补水要求。
2.4 处理工艺选择2.4.1 废水特点由于废水来源复杂,既有主装置排水、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水,又有反渗透系统排水。
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有机污染物及NH3-N、P、钙、镁等无机离子。
2.4.2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由于企业排放的废水主要是冷却塔排污、反渗透浓水和生产工艺排水,两部分水量分别占50%。
由于冷却塔排污、反渗透浓水,其COD、NH3-N等主要污染物满足排放标准,只是硬度和离子较高,只需单独处理硬度和离子;生产工艺排水离子和硬度较低,但COD、NH3-N等主要污染物需要生化处理。
因此,将冷却塔排污、反渗透浓水和生产工艺排水分别进行单独收集和处理是本工程废水处理工艺的最佳选择。
2.4.2.1 冷却塔排污、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由于废水中,约50%为循环水排污和反渗透浓水,主要是Ca2+、Mg2+硬度和离子较高,其浓缩倍数为4-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