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免疫的影响汪波;曾佳丽;黎于汾;贾甜甜;周思雨;陈鑫;颜亨梅【摘要】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选用的凡纳滨对虾幼虾,平均分为4个组,在基础目粮中分别添加0.0%(Ⅰ组,对照组)、(0.5%(Ⅱ组)、1.0%(Ⅲ组)、和1.5%(Ⅳ组)的凝结芽孢杆菌制剂,饲养20d.结果表明:随着凝结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试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显著降低饵料系数,提高养殖的存活率(P<0.05).凡纳滨对虾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在添加1.5%的凝结芽孢杆菌组分别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酸性磷酸酶(ACP)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个试验组的酚氧化酶(P(O)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的生长性能和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期刊名称】《西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24)006【总页数】6页(P10-15)【关键词】凝结芽孢杆菌;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作者】汪波;曾佳丽;黎于汾;贾甜甜;周思雨;陈鑫;颜亨梅【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3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是广温广盐性热带虾类[1]。
其肉质好、味道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矿物质、个体大、耐高密度和低盐度、生长迅速,是世界养殖产量最高、范围最广的3种对虾之一[2]。
然而,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产生了一系列不利于对虾健康生长的负面影响[3]。
有研究[4-6]表明,养殖密度的增加使得水质恶化、营养盐缺乏,导致对虾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病甚至死亡,降低产出效率。
因此,人们加大了对虾免疫力、抗病力添加剂的研发力度,利用益生菌来调节动物体内的微生态平衡,恢复机体正常生理功能、防治病害、增进健康,正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热潮。
研究发现,适量添加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鱼体的生长率和饲料的消化率,显著降低词料系数,节约饲料成本。
付天玺等[7]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1.0×1011 cfu/kg的凝结芽孢杆菌就能显著提高奥尼罗非鱼的生长和饲料营养物质的利用,胃蛋白酶的活性提高30.59%,消化吸收率提高10.68%,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提高4.71%。
袁丰华等[8]发现,把凝结芽孢杆菌的粉末制剂以0.5% 的比例添加到饲料中能提高尖吻鲈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比对照组增加9.54%和4.01%,对尖吻鲈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王彦波[9]研究表明,饵料中添加一定浓度的凝结芽孢杆菌,其通过与动物肠道等的互作可以显著改善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肌肉中粗脂肪、钙、磷的质量分数。
在对虾养殖产业中,应用于饲料的芽孢菌类较多集中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10]、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11]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12]等。
然而,关于不同浓度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的研究还不多见,本研究以凝结芽孢杆菌作为微生态制剂菌种,通过试验分析饲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后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为凝结芽孢杆菌在凡纳滨对虾饲料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所用幼虾体质量为(1.12±0.03) g,幼虾运回后暂养1周再开始试验。
共设4组试验饲料,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0.5%、1.0%和1.5%的凝结芽孢杆菌粉状制剂(活菌量达1010 cfu/g),分别为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制成粒径为1.0 mm的饲料,保存在4 ℃备用。
1.2 饲养管理挑选大小一致、健康无伤的对虾,平均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50尾。
试验期间水温为(24.0±2.0)℃。
每天投料2次,投料时间为10:00和17:00。
自由采食,每天观察对虾的健康状况。
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为约试验水族箱水量的1/10。
同时根据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饲量。
1.3 生长性能指标的测定正式饲养试验前对虾的体质量定义为初体质量,试验结束前停止喂养饲24 h,全组称量,定义为末体质量,养殖20 d后,测定凡纳滨对虾体质量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
增质量率=(末均体质量-初均体质量)/初均体质量×100%,特定生长率=[ln(末均体质量)-ln(初均体质量)]/饲养时间×100%,饵料系数=饵料摄入量 /(对虾末体质量-对虾初体质量)×100%,成活率=(试验结束时对虾尾数 / 试验开始时对虾尾数)×100%1.4 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参照改良的黄嘌呤氧化酶法[13]测定,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参照磷酸苯二钠法[14]测定,酚氧化酶(PO)活性以左多巴胺为底物,参照改进的Ashida等[15]方法进行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按照愈创木酚法[16]测定。
1.5 统计与分析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先对组间差异的显著性作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处理后组间若有显著差异,则作LSD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凝结芽孢杆菌添加量下凡纳滨对虾生长结果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特性的影响如表1所示。
随着凝结芽孢杆菌在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增质量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饵料系数的情况则相反,随着饵料中添加凝结芽孢杆菌,能显著降低其饵料系数(P<0.05)。
另一方面,凝结芽孢杆菌的添加,有利于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过程中的存活率(P<0.05),但试验组间同样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1 不同凝结芽孢杆菌添加量下凡纳滨对虾生长情况Table 1 Growth performance of Litopenaeus vannamei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doses levels of Bacillus coagulas supplement in basic dietⅠ组Group ⅠⅡ组Group ⅡⅢ组Gr oup ⅢⅣ组Group Ⅳ初体质量/g Initial bodymass1.15±0.041.13±0.061.11±0.031.15±0.02末体质量/g Finial bodymass2.42±0.062.66±0.102.74±0.132.95±0.07增质量率/% Growthrate111.08±2.13 a136.34±6.91 b144.27±1.00 b141.04±6.61 b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3.74±0.05 a4.30±0.15 b4.47±0.02 b4.40±0.14 b饵料系数Feed coefficient1.96±0.04 b1.83±0.07 a1.80±0.05 a1.84±0.06 a成活率/% Survival rate67.33±3.06 a75.33±3.06 b79.33±5.03 b80.67±4.16 b注:数据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同行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Note: Data were shown in “mean±standard deviation”.The different letters in the same row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2.2 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SOD活性的影响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SOD活性的影响如图1所示,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SOD活性影响显著(P<0.05)。
随着凝结芽孢杆菌在饲料中添加量的增加,凡纳滨对虾的SOD活性呈增加的趋势。
在投喂凝结芽孢杆菌后第5天,Ⅱ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和Ⅳ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10天时,3个试验组的SOD活性均有所上升,但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和Ⅳ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15天时,除Ⅱ组外,其他2个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第20天时,3个试验组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AKP活性的影响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AKP活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养殖初期,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从第10天开始,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AKP活性影响显著(P<0.05),Ⅲ组、Ⅳ组的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5天时,Ⅳ组的AKP活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20天,所有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从第15天开始,试验组间Ⅳ组的AKP活性与其他2个试验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免疫增强效果明显。
2.4 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PO活性的影响饲料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凝结芽孢杆菌对凡纳滨对虾肌肉中PO活性的影响如图3所示,Ⅱ组和Ⅳ组2个试验组在投喂凝结芽孢杆菌后20天内PO活性一直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而Ⅲ组在投喂凝结芽孢杆菌后PO活性明显增加,所有取样时间点内,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高于其他2个试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