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学科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数与代数部分占据了近50%的比重。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心所在,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知识的巩固与落实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生成。

所以对本部分教材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更好的提高个人素质,把握教学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部分知识进行分析。

一、数与代数的教学内容一年级1、生活中的数即学习认识10以内、100以内的数;2、比较10以内、100以内数的大小;3、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数的加减法;4、认识钟表;5、购物;二年级1、数一数与乘法,体会乘法的意义;2、乘法口诀的学习;3、分一分与除法,体会除法的意义,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4、时、分、秒;5、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6、万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三年级1、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2、千克、克、吨的认识学习;3、两位数乘一位数及连乘、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及估算意识的培养;5、年、月、日的学习;6、分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1、认识亿以内的数;2、三位数乘两位数;3、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4、负数的初步认识;5、小数的认识及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学习;6、认识方程;五年级1、倍数与因数;2、分数的再认识;3、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学习;4、分数混合运算;5、百分数的学习;六年级1、百分数的应用;2、比的认识;3、正、反比例的学习;二、数与代数教学的具体目标在这部分的叙述中将整个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学段(1---3年级)和第二学段(4---6年级)。

(一)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玩以内数的大小。

案例: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案例1: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案例2: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案例: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其作用。

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在此强调: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案例: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够不够?(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案例:每条小船限乘4人,17人需要租几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才合适?3:常见的量(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认识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

案例:估计每分脉搏跳动的次数、阅读的次数、跳绳的次数、走路的步数。

(3)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5)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探索规律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案例: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并说明理由:1,1,2,1,1,2,---,---,---;(二)第二学段的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案例:一个正常人心跳100万次大约需要多长时间?100万小时相当于多少年?100万张纸有多厚?(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案例1:某学校为每个学生编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9713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三班的32名同学,该同学是男生。

”那么,9532012表示的学生是哪一年入学的?几年级几班的?学号是多少?是男生还是女生?(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公倍数,并指导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1)会口算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案例1: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

李阿姨带了100元,够吗?案例2:9.2×7.1的结果大约是多少?1/2﹢4/7的结果比1大吗?(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案例:任意给定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

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利用计算器)3.式与方程(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4.正比例、反比例(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案例:彩带每米售价4元,购买2米、3米、……彩带分别需要多少钱?小学数学数与代数教材分析(上)摘自:《瑞文文摘网》小学数学学科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部分的内容,其中数与代数部分占据了近50%的比重。

因此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心所在,教师教学成功与否,知识的巩固与落实直接关系着学生数学基本素养的生成。

所以对本部分教材进行分析,对于我们更好的提高个人素质,把握教学要求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即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部分知识进行分析。

一、数与代数的教学内容一年级1、生活中的数即学习认识10以内、100以内的数;2、比较10以内、100以内数的大小;3、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数的加减法;4、认识钟表;5、购物;二年级1、数一数与乘法,体会乘法的意义;2、乘法口诀的学习;3、分一分与除法,体会除法的意义,除法与乘法的互逆关系;4、时、分、秒;5、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6、万以内数的认识学习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三年级1、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2、千克、克、吨的认识学习;3、两位数乘一位数及连乘、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4、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乘除混合运算及估算意识的培养;5、年、月、日的学习;6、分数的初步认识;四年级1、认识亿以内的数;2、三位数乘两位数;3、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学习内容;4、负数的初步认识;5、小数的认识及小数加减法、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的学习;6、认识方程;五年级1、倍数与因数;2、分数的再认识;3、分数加减法、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的学习;4、分数混合运算;5、百分数的学习;六年级1、百分数的应用;2、比的认识;3、正、反比例的学习;二、数与代数教学的具体目标在这部分的叙述中将整个教材分为两部分,第一学段(1---3年级)和第二学段(4---6年级)。

(一)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1:数的认识(1)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认识符号<,>,=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玩以内数的大小。

案例:对于50,98,38,10,51这些数,请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语言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或“>”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3)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案例1: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1200名学生大约能组成多少个班级?1200步大约有多长?案例2: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

(5)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的分数。

(6)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案例:请你说出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及其作用。

2:数的运算(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在此强调:关于乘法,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2)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一位数乘三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4)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5)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案例: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8元,某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800元够不够?(6)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