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黔东南州人民医院(556000)2012年4月2日收稿摘要:目的: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
方法:对2007~2011年我科90例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和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方法。
结果:5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症;35例III 度房室传导阻滞型DDD 起搏器植入术;3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行三腔起搏器术后,心功能NHYA 分级由IV 级改善为II 级,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好转,其中出现10例囊带出血。
结论:针对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完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关键词:永久起搏器;护理;并发症观察及处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51-02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处理阮雪琴*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2011我科共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龄31~76岁,其中三腔起搏器3例,DDD 双腔起搏器82例,单腔起搏器5例。
3例三腔起搏器植入术后继续运用抗心率衰竭药物,随访2~36个月。
1.2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和并发症观察及处理方法。
2护理2.1术前护理:①加强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体温及神智的变化,准备好除颤器和临时起搏器,指导病人按时按量服用抗心律失常及治疗心衰的药物,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②针对患者不了解手术的情况,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过程、方法、手术需要的时间,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③术前4小时禁饮食,常规消毒备皮,常规穿刺静脉留置针,保证手术中用药,指导患者练习平卧,排便排尿。
2.2术后护理:①病情观察。
术后置CCU 室,持续心电监护3~5天,尤其注意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评估起搏器起搏与感知功能是否良好,电极有无脱落,严格控制输液速度,30d/m ,避免诱发急性左心衰,密切观察有无囊带血肿,囊带周围有无淤血。
术后常规给予1kg 沙袋压迫伤口6h ,每天换药1次,严格无菌操作。
②休息与饮食。
手术结束回病房后,将患者平移于床上。
术侧肩关节制动,避免术侧肢体高举、外展等动作,防止电极脱位。
卧床休息2~3天,在卧床期间指导病人做主动的肢体活动4~5次/d ,做好防褥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的护理方法及要点。
方法:临床护理、心理护理。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护理中图分类号:R4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51-01浅谈脑血管病人的护理方淑慧*张桂梅**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751100)2012年4月3日收稿脑血管意外是常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史,急性起病以昏迷、偏瘫为常见症状,预后差,死亡率高。
对患者须严密病情观察与科学护理,及时抢救治疗,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观察和护理体会简介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6例病例,均为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男27例,女9例;年龄60岁以上29例,60岁以下7例;有高血压病史26例,无明显高血压病史4例,脑动脉硬化史6例。
其中32例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治愈出院。
2护理2.1临床观察及护理2.1.1生活护理:及时评估病人肢体瘫痪及自理程度,与病人讨论能够自理的活动范围,做好其卫生,协助其进食,同时限制钠盐的摄入,保持环境安静,睡眠充足。
2.1.2严密观察病情:昏迷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注意观察记录患者痰的颜色、量和气味,必要时进行吸痰和雾化吸入等。
每日2次。
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温湿度适宜。
重症昏迷患者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以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预防发生口腔炎。
口唇干燥时可外涂甘油等。
指导病人有效咳嗽。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头疼症状,采取平卧位,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
持续低流量给氧,以降低脑组织的缺氧程度。
对保护脑细胞功能、防止脑细胞变性、水肿、坏死起着重大作用。
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一切抢救准备。
2.1.3皮肤护理:随时观察记录皮肤受压部位的情况,保持床单位及衣物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擦洗一次,建立翻身卡,做好局部按摩,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2.1.4肢体功能护理:鼓励患者主动活动,以恢复肌力。
鼓励患者说话,帮助语言功能恢复。
积极进行肢体锻炼,患者尚不能主动运动时,可由护理人员或陪护帮助按摩瘫痪肢体,再做肢体被动伸屈活动。
2.2心理护理2.2.1急性期:此期心理护理的重点是,尽可能使患者稳定情绪,平安度过急性期。
改变患者焦虑不安或悲观绝望的不平衡心理,帮助患者在信念上由绝望变为希望,在意志上由懦弱变为坚强,在情绪上由紧张、易激动变为稳定。
因而要求要有良好、舒适的治疗护理环境,医护人员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尊重患者人格,同情他们的疾苦,关心他们的生活,用恰当的语言介绍病情,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2恢复期:此期必须使患者树立信心,了解疾病能治愈,但治疗时间长。
护理时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对患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急躁,不厌烦,精心护理。
另外,对有依赖心理的患者,要向其讲明器官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可介绍已愈患者的例子,尽快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持之以恒地进行康复治疗。
总而言之,护理对脑血管意外疾病的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完善的临床护理,对疾病的康复会有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1]黄建英.脑血管意外的护理要点[J].中华当代医学?护理版,2006,2:49.[2]朱寅勤.脑血管意外的护理体会[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5(15).[3]董文婵.脑血管意外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体会[J].医学创新研究,2006,10:117.[4]李静.脑血管意外58例临床护理及体会[J].右江医学,1998,01.151内蒙古中医药*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550400)2012年4月5日收稿摘要:为了提高肛周疾病的治疗效果,对肛门疾病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极其重要,对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早日康复起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肛周疾病;围手术期;护理;疗效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2-0152-01肛周疾病围手术期的护理袁富成*赵芬*护理,满足病人的生活需要。
做好基础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③术后3d 测体温4次/d ,常规应用抗生素3d 预防感染,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保证患者充足的睡眠,做好心理护理。
2.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①猝死。
征象:突然死亡。
处理措施:在CCU 室要密切观察心电监护的心律和心率,了解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情况,及早发现起搏功能异常导致的心脏猝死;加强对患者防猝死意识方面的教育;指导家属掌握一定的急救方面知识及心肺复苏抢救的方法,以便在家中发生意外时能做初期心肺复苏。
嘱患者常备一些与疾病相关的急救用药。
②电极移位。
多发生在术后一周内,24h 内尤易发生。
征象:起搏器失灵,信号消失。
护理措施:取平卧位,避免囊袋或创伤侧卧位,观察患者有无打嗝或肋间肌及腹肌痉挛,嘱患者术后3个月内避免术侧手臂的过度的高举或拉伸等动作。
③囊带血肿。
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以术后2~3d 为常见。
护理措施:术后认真细致地观察伤口有无出血及渗血,观察伤口局部有无波动感。
本组有10例于术后第1~3天换药时出现囊带隆起,内有波动感,经按无菌操作,抽取囊带内不凝血液15ml 左右,局部加压12h ,配合运用止血药治疗后好转。
④感染。
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4d 。
护理措施:严密观察体温变化情况,术后3d ,测体温4次/d 。
严格术前清洁皮肤备皮,严格术中无菌操作,注意观察局部伤口有无红、肿、热、痛,保持伤口敷料干燥,术后坚持每日换药,遵医嘱常规使用抗生素。
⑤肺栓塞。
多发生于缓慢性心律失常,需安置临时起搏器后再安装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或手术时间过长的患者。
护理措施:尽早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减少静脉血栓的形成;严密观察病人的面色、主诉、体征、有无胸痛及呼吸困难,一旦发现有栓塞形成,应卧床休息,严格控制探视,禁止搬动病人,防止再次脱落而栓塞其他部位,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
本组无1例肺栓塞发生。
3出院指导护士要对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解除害怕恐惧心理,教会病人自我测量脉搏的方法,每日早晚各测一次。
若心率低于设置频率5次/m 以上,或者感到胸闷、头晕、乏力或黑曚晕厥等情况,宜立即到医院就医。
嘱患者保持起搏器部位皮肤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
告知患者术后1、3、6个月及1年来门诊随访,程控测试起搏器功能是否正常,并嘱患者外出随身携带随访卡,避免如高压设备的强磁场场所等,以免对起搏器产生干扰。
参考文献[1]赵俊萍,李雪.安装永久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2,8(7):500.[2]涂中宇.永久心脏起搏器中DDD 型安置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40-541.[3]丁小伟,陈海燕,赵宇.埋藏式三腔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2):17.2010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对手术治疗的肛门疾病100例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70例,女性30例,年龄在15~65岁,病程3天~10年,其中肛周脓肿50例,混合痔20例,肛瘘(高位、低位)共25例,直肠息肉5例,平均住院17天,均已治愈出院。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根据不同患者,护士应给予仔细耐心的解释,并介绍肛肠病术后疼痛规律,进行疾病防治知识宣传,让其了解手术的基本方法,并向患者介绍同种病例治愈的情况,使患者从心理上对手术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从而消除其紧张、恐惧、忧虑心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
2.1.2术前准备: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各项术前检查,测生命体征,血液检查,胸片心电图等。
2.1.3胃肠道准备:术前一天告诉患者进流质饮食,晚清洁灌肠并禁饮食。
手术前再进行一次清洁灌肠。
2.2术后护理: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6小时候改自动体位,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肛门部渗血情况。
如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及时处理。
2.2.1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告诉患者进无渣饮食,1~2天进少渣饮食,3天后改为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饮食。
多食水果、蔬菜,冲服蜂蜜。
少食生、冷、硬,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防止腹泻或便秘,加重创口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