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7.1工程概况:新建渡槽位于风克干渠4#渡槽南侧约20m,渡槽进水桩号5+301.00,设计流量分别为10 m3/s,加大流量为12m3/s,渡槽由进、出口连接段和渡槽槽身两部分组成,总长度256.41m,渡槽进出口连接段为矩形明渠,明渠首部设分水闸1座,渠尾部设挡水闸1座。
渡槽总跨度为100m,单跨10m,槽身横断面尺寸为B(宽)×H(高)=3.0m×2.5m,渡槽下部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独立基础。
2.5.7.2编制依据、原则2.5.7.2.1编制依据2.5.7.2.1.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2.5.7.2.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2.5.7.2.1.3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2.5.7.2.1.4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2.5.7.2.1.5输水工程单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DB 65/T 2798-2007)2.5.7.2.1.6施工项目招投标文件2.5.7.2.2编制原则2.5.7.2.2.1遵循招标文件、施工技术规范、规程及验收标准的相应条款,特别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
2.5.7.2.2.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结合现有的施工队伍能力及管理水平,突出重难点工序的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渡槽的施工任务。
2.5.7.3施工部署2.5.7.3.1我公司一旦中标,在开工前立即组织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为工程的全面开工创造条件。
我公司实行平面分区,流水施工的作业方法,新建渡槽进出口段与排架工程同时进行,之后进行槽身段施工,最后进行渡槽栏杆的安装,我公司对施工过程、进度、资源、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控制均满足业主要求。
本工程施工总体布置分布如下:2.5.7.3.2渡槽工程安排2.5.7.3.2.1本标段渡槽工程分为:新建进出口连接段工程、排架工程、支座安装、槽身工程、止水施工。
2.5.7.3.2.2新建渡槽工程起点位于风克干渠桩号5+292.80处即本工程新建渡槽桩号0+000处,渡槽桩号0+000~0+065.00为新建渡槽进口连接段,渡槽桩号0+065.00~0+165.00为新建渡槽槽身段,渡槽桩号0+165.00~256.41为新建渡槽出口连接段,渡槽槽身下设10根排架。
2.5.7.3.2.3新建渡槽进出口连接段为一个作业队负责施工,机械化班组负责渠道基础开挖,土方班组负责基底的清理工作,土建班组负责模板安装拆除、钢筋加工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防渗防腐班组负责渠道的防渗防腐工作,2016年9月13日风克干渠停水后进场作业。
2.5.7.3.2.4排架及渡槽槽身工程为一个作业队负责施工,机械化班组负责排架基础开挖,土方班组负责排架基底的清理工作,土建班组负责排架及槽身模板安装拆除、钢筋加工安装及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防渗防腐班组负责槽身的防渗防腐工作,安装班组负责安装渡槽栏杆工作。
2.5.7.3.2.5其中槽身浇筑混凝土时浇筑采用调仓浇筑法进行浇筑。
如下图所示新建输水渡槽槽身侧视图,跳仓法浇筑为先进行1、3、5、7段的槽身段模板及混凝土浇筑作业,待拆模后再进行2、4、6、8段的槽身段模板及混凝土浇筑作业。
新建输水渡槽槽身侧视图123456782.5.7.3.2.6施工时为确保施工质量及进度,钢筋在现场集中制作,模板统一加工,混凝土采用泵送商用混凝土。
2.5.7.4施工工艺2.5.7.4.1新建渡槽进出口连接段施工:2.5.7.4.2排架施工2.5.7.4.2.1施工工序为:定位放线→基坑土方开挖→基底清理→排架基础施工→排架施工。
其工序流程如图如下;2.5.7.4.2.1.1定位放线2.5.7.4.2.1.1.1定位及轴线控制根据各段施工设计平面图,采用极坐标法放出基坑、基础等的四个角点。
即可定位结构物的形状。
在基础放线完成后,用钢尺测量相邻排架之间的间距,以复核净跨距的准确性。
确保轴线及间距正确。
2.5.7.4.2.1.1.2标高控制控制依据:将监理单位指定的控制水准点引入,在四周不易受干扰的地方标明标高。
上部构造在+1.00m各排架周边设油漆标记,每排标高分别依次用同一把钢尺向上丈量,采用同一水准仪复核。
2.5.7.4.2.1.1.3误差控制2.5.7.4.2.1.1.4测量必须使用经检验合格的全站仪、水准仪、钢尺等,并应对仪器严格按规定检测。
2.5.7.4.2.1.1.5每次检测时,应将仪器安置牢固,保证仪器操作的整平精度,投测时采用正倒镜投测法。
2.5.7.4.2.1.1.6测量工作应尽量选在无风、阴天、避免烈日和雨天,减少自然条件对投测精度的影响。
2.5.7.4.2.1.1.7精度要求:达到所测量部位质量评定规范要求的相应精度。
2.5.7.4.2.1.2土石方开挖2.5.7.4.2.1.2.1概况:洪沟段渡槽地层岩性从上至下依次为淤泥层、泥岩砂岩层。
淤泥层,厚度0.5m~1m,灰黑色,有臭味,含植物根系;泥岩砂岩层,土黄色,厚度大于10m,强分化岩体厚度3.0m~5.0m,岩体质软,完整性差,弱风化岩体厚度6.0m~8.0m,其排架基础底均位于弱风化下限上下。
2.5.7.4.2.1.2.2开挖: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项目在位于洪沟段,开挖深度在3.5m~6m,开挖时采用免爆挖掘机与装载机配合方式开挖。
部分开挖段大于5m深度属于深基坑开挖,我公司在施工此段前需根据《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的有关规定编制深基坑及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同时组织专家论证。
2.5.7.4.2.1.2.3边坡:基坑边坡的稳定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提前条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本项目在位于洪沟段,开挖深度在3.5m~6m,由于土方开挖深度超过5m(最大开挖深度为6m),需要进行分层开挖,分层支护。
2.5.7.4.2.1.2.3.1该段最大开挖深度为6m,分两层开挖至排架基础底部标高,每层开挖深度约 3.0m,根据设计要求,第一层土方开挖放坡比为1:0.67,第二层土方开挖放坡比为1:0.5。
2.5.7.4.2.1.2.3.2土方开挖时由专职技术人员指挥,根据坡势向基坑底部标高最低点端头开挖。
第一层土方开挖前,先挖集水坑、排水明沟,再大面积土方开挖并按要求放坡,待第一次边坡稳定后进行第二层土方开挖。
2.5.7.4.2.1.2.3.3第一层放坡系数为1:0.67,开挖土方直接放置到槽顶两侧1.2m以外。
马道宽1.5m,在马道内设置排水盲沟,盲沟内铺设100mm筛管,筛管四周用无纺布包裹并用碎石覆盖,排水盲沟向集水井处找坡2%,专人监控。
盲沟排水坡向集水井2%,每20米设置一个集水坑,地下水集中抽排。
2.5.7.4.2.1.2.3.4第二层放坡系数为1:0.5,挖第二层时,为确保基坑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和破坏,开挖时应在设计基坑底高程以上保留30㎝左右一层不挖,采用人工清底。
开挖时基坑底部宽度应向两侧多挖50cm的宽度,为排架基础作业人员作业空间。
人工清挖基坑底时,应认真控制基坑底高程和宽度,保证基坑底平直,确保基坑底土壤结构不被扰动或破坏,如发生超挖,用相同的土壤或砂石分层回填夯实。
2.5.7.4.2.1.2.3.5为保证施工的安全在沟槽中应戴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对挖松的土方应清除,所挖土均堆在基坑边1.2米以外,高度不超过1.5m,堆土顶面要向外侧作流水坡度,防止雨水进入沟槽内。
2.5.7.4.2.1.2.3.6在管沟开挖期间,设专人检查管沟稳定,发现问题及时报有关施工负责人员,便于及时处理。
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操作工人必须站在挖掘机施工操作范围以外,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剖面开挖示意图2.5.7.4.2.1.2.4边坡支护因此次排架基坑开挖深度较深,为了保证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的安全性能,对该排架基坑边坡分级放坡后进行土钉墙支护的方式施工。
2.5.7.4.2.1.2.4.1施工准备2.5.7.4.2.1.2.4.1.1材料要求2.5.7.4.2.1.2.4.1.1.1锚杆:钢筋、钢管。
锚杆采用φ48的焊接钢管、钢筋采用φ14的二级螺纹钢。
以上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及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2.5.7.4.2.1.2.4.1.1.2 钢材:用于喷射混凝土面层内的钢筋网片及连接结构的钢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和现场复试的试验报告。
2.5.7.4.2.1.2.4.1.1.3水泥浆:水泥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用粒径小于2mm的中细砂;水用PH值小于4的水。
2.5.7.4.2.1.2.4.2主要机工具2.5.7.4.2.1.2.4.2.1成孔机具设备:YTN-150型土层锚杆钻机。
2.5.7.4.2.1.2.4.2.2灌浆机具设备:有灰浆泵、灰浆搅拌机等。
2.5.7.4.2.1.2.4.3作业条件2.5.7.4.2.1.2.4.3.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摸清工程区域地质水文情况,同时查明锚杆设计位置的地下障碍物情况,以及钻孔、排水对邻近地层的影响。
2.5.7.4.2.1.2.4.3.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结构、地质、水文情况及施工机具、场地、技术条件,制定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划分区域;选定并准备钻孔机具和材料加工设备;安排锚杆及零件制作。
2.5.7.4.2.1.2.4.3.4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设施,修建施工便道及排水沟,安装临时水电线路,搭设钻机平台,将施工机具运进现场,并安装维修试运转,检查机械、钻具、工具等是否完好齐全。
2.5.7.4.2.1.2.4.3.5进行技术交底,搞清锚杆排数、孔位高低、孔距、孔深、锚杆及锚固件型式。
清点锚杆及锚固件数量。
2.5.7.4.2.1.2.4.3.6进行施工放线,定出排架基础线和各个锚杆孔的孔位,锚杆的倾斜角。
2.5.7.4.2.1.2.4.3.7作好锚杆用钢筋、水泥、砂子等的备料工作,并将使用的水泥、砂子按设计规定配合比作砂浆强度试验;锚杆对焊或帮条焊应做焊接强度试验,验证能否满足设计要求。
2.5.7.4.2.1.2.4.4作业人员2.5.7.4.2.1.2.4.4.1主要作业人员:钢筋工、焊工、混凝土工、钻探工。
2.5.7.4.2.1.2.4.4.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方可操作。
主要作业人员须经安全培训,并接受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
2.5.7.4.2.1.2.4.5施工工艺2.5.7.4.2.1.2.4.5.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钻孔→锚杆安装→灌浆→敷设钢丝网片→喷射水泥砂浆面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