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的家乡-黎平..讲课稿

我的家乡-黎平..讲课稿


黎平地坪风雨桥
“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
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这是 郭沫若于1965年10月给广西三江侗族 自治县程阳风雨桥题写的诗句。黔东南 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与三江侗族自治 县接壤,在公路未修通以前,黎平地坪风 雨桥就是贵州和广西的必经之路,所以有 “一桥连万家”之说。地坪风雨桥始建 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而程阳风雨桥始 建于1916年,相差22年。据两桥当地的 侗家老人说,这两座桥均出自于同一位侗 族掌墨梓匠。现今,这两座风雨桥均列入 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公路通 车,由地坪到三江高安村只有5千米,由此 上321国道线经三江县城可达桂林、柳 州。地坪距黎平县城110千米,途经堂安 侗族生态博物馆和肇兴侗族大寨。
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 建筑。 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 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 堆放柴 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 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 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 “火 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 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 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 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 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 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 接待宾客。黎平侗族吊脚楼,大都是两 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 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 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
• 黎平茅贡乡是享誉海内外侗 戏的发祥地,腊洞村吴文彩是侗 族人民公认的侗戏鼻祖。乡内侗 族风情浓郁,斗牛、吹芦笙、踩 歌堂等习俗别具风格。侗寨的鼓 楼、花桥、戏台和侗族民居是侗 族人民智慧的结晶,高近田间风 雨桥、古戏台和腊洞吴文彩墓被 省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 。
肇兴侗寨
•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 自治州黎平县,占地18万平方米,居民 1200余户,6000多人,是全国最大的侗 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侗寨"之美誉。 肇兴侗寨是黎平侗乡风景名胜区的核心 景点,2005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 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2007年被《时尚旅游》和美国《国家地 理》共同评选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 个旅游目的地”之一。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 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 有2500多年的历史, 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 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 唱形式。1986年,在 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上, 贵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经 亮相,技惊四座,被认 为是“清泉般闪光的音 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 律”。
琵琶歌
洪州琵琶歌和尚重琵琶歌最为出名,内容几乎涵盖了侗族 历史、神话、传说、故事、古规古理、生产经验、婚恋情 爱、风尚习俗、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世代传承,歌脉悠 远。
黎平特产
• 黎平土特产品独特而味佳。重阳酒是用本地的 香糯和优质米于古历九月初九这天酿制而成, 加之本地独特的水土和气候条件,使酿制的重 阳酒格外醇香绵甜,且营养丰富,素有“开坛 十里香”的美味。侗家人的腌鱼、烧鱼、血红、 牛瘪等民族食品堪称美味佳肴。地扪村的辣椒、 己炭村的杨梅、中闪结构
侗寨鼓楼,外型象个多面 体的宝塔。一般高20多米, 大概是11层,全靠16根杉木 柱支撑。楼心宽阔平坦,约 10平方米左右,中间用石头 砌有大火埚,四周有木栏杆, 设有长条凳,供歇息使用。楼 的尖顶处筑有葫芦或千年鹤, 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 出翅起,给人以琳麋雅致,如 飞似跃之感。
我的家乡-黎平..
黎平天生桥:吉尼斯世界之最
黎平天生桥雄伟壮观,气势宏大,其结 构之精致,拱弧之圆率,拱底之光滑、 拱顶岩层之规整,丝毫不假人手,纯天 然而成,不能不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 神工。天生桥桥身有石洞数个,有的可 通桥顶,有的则深浅不一,洞中有无数 蝙蝠栖息其中。桥顶和桥壁两侧石柱、 石笋、石岩千姿百态,有似长夜明灯、 有似威猛武士,有的则像天马行空隐然 欲去。绝壁之上,古松怒立,植被葱茏, 环境幽深绝伦。天桥之下,流水潺潺, 波光粼粼;碧潭之内,山光树影,倒映 其中。每当阳光斜照,鸟语、松风、流 水声,相互晖映。古人曾有诗赞“人凿 难施鬼斧穷,天心穿出地玲珑,两山壁 上鼍梁架,巧妙争传造化工。”黎平天 生桥的确是举世无双的天然石拱桥。
黎平县文化
• 黎平县文化又称“侗文化”主要以侗、苗文化为 主
• 鼓楼 • 风雨桥 • 吊角楼 • 侗族大歌 • 琵琶歌
侗族标志性建筑——鼓楼、花桥、吊脚楼
侗族人民擅长建筑,而且其建筑独具特 色,侗族寨寨都有鼓楼叠立、花桥横跨,干 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构成侗寨的特有风光, 但又以鼓楼和风雨桥最为引人注目,它的整 个建筑以不用一钉一铆而闻名于世。历史上 鼓楼是侗族人民作为族姓群体的外形标志和 集会议事及娱乐活动的场所,一寨一姓一鼓 楼。肇兴的鼓楼群是鼓楼建筑中的精品,最 具代表性。侗族有三大国宝——鼓楼、花桥 和大歌。鼓楼是侗寨的标志,有侗寨必有鼓 楼。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 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 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 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族的文 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 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 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风雨桥的建设即利 于交通、休息避雨、会友、观赏江面风景, 同时可美化侗寨环境,所以,风雨桥又叫花 桥。
• 肇兴侗寨全为陆姓侗族,分为五大房族, 分居五个自然片区,当地称之为"团"。分 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 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 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
黎平的五项“世界吉尼斯之最”
• 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 • 世界上最早的侗族鼓楼雏型——述洞独柱鼓楼 • 世界上埋藏于地下最久、体积最大的阴沉木——杉木阴沉木 • 世界上最大的侗寨鼓楼群——肇兴鼓楼群 • 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合唱——黎平机场通航庆典晚会上万人合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