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12年9月13日)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主要目的是动员全县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努力推动潼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重庆、潼南的特殊情况,我们坚持稳中求进、负重前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狠抓工业发展,坚持招大引强,投资近百亿的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即将落户潼南,新增民营企业768家,笔电企业从无到有、今年将达40余家。
二是狠抓西部绿色菜都建设,建成西部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打通涪琼两江沿岸20公里大通道,构筑起50平方公里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框架。
三是狠抓“一江两岸三大片”城市建设,规划和启动了一批投资近5亿的城市功能配套项目。
四是狠抓社会民生改善,启动了县医院、中医院创“二甲”等一批重大民生项目建设。
五是狠抓安全生产,“7.4”、“7.7”洪灾损失降到最低,无一人伤亡。
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存根来我县调研。
在听取汇报后,陈主任指出,通过查看现场和听取汇报,对潼南换届以来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绩感到很高兴、很踏实、很放心:一是县四大班子团结协作,政令畅通,心齐气顺,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二是按照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的要求,定位准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三是注重民生,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持续进步。
近期,不少市级领导和市级部门“一把手”对潼南工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和鞭策。
以上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奋勇争先、真抓实干。
从总体上看,全县广大干部作风是优良的,执行力是较好的,值得充分肯定。
在这种形势下,为什么要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主题实践活动呢?这绝不是心血来潮,头脑发热。
在年初召开的县“三会”上,新一届县委、政府确立了发展目标。
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为重庆、潼南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我们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春天。
当前及今后,潼南要想抓住这些大好机遇,实现飞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执行力强的干部队伍。
目前,与紧迫的发展形势相比,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愿望相比,我县干部在工作作风和执行力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不容忽视的问题,总的表现是作风不实、执行力不强,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浓,突出表现在执行纪律不严、执行标准不高、执行办法不多、执行合力不够、执行效果不好等方面。
具体现象可概括为“六习惯、六不能”:一是习惯自以为是,不能正确对待自己。
有的同志整天无所事事,还老是埋怨自己的岗位不够好、职位不够高、权力不够大,常常感叹怀才不遇,不能施展拳脚、大干一场。
更有甚者,自命不凡、怨天尤人,总以为自己了不起,没有他工作就开展不了,实际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做。
二是习惯拍胸脯表态,不能抓好落实。
对于县委、县政府安排部署的任务,有的同志不但表态“快速”,而且说得天花乱坠、坚定无比,中途从不汇报进度,一问随口就是“办好了、没问题!”但真正“交账”时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表态承诺的工作完全没有推进,结果令人大失所望。
三是习惯找借口搪塞,不能用心想办法。
一些同志工作上推不走、起不来,一旦检查督促,客观理由、主观原因一大堆,故意夸大现实困难,把责任推卸得干干净净。
这些同志想的是如何应付检查、搪塞领导,不创新思路,不力推工作,习惯走“老路子”、做“老样子”,自然就收效甚微。
四是习惯议而不动,不能立说立行。
一些同志讲到方案时滔滔不绝,说到举措时头头是道,但真的要兑现落实的时候,却慢腾腾、松垮垮,对安排部署的工作,只在嘴巴上念来念去,文件上批来批去,会议上传来传去,不见行动、难见成效。
五是习惯等靠要,不能主动作为。
在承接任务、面对工作的时候,习惯了等文件、等政策、等领导表态,习惯了要经费、要奖励、要条件,习惯了讲困难、讲压力,观望等待,怕苦畏难,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钉子就回头,不能很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六是习惯各自为政,不能服务大局。
遇事先划部门的“小圈子”,先打个人的“小算盘”,对部门和个人有利的事就自己抢着干,无利的事就推给别人干。
一些重点工程、工作需要部门协作,但是大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以我自居、各自为政,最终大家都没有干好,耽误了工作,错过了机会。
以上现象和问题,虽然只是局部和个别现象,但如果不找准源头、及时整改,势必会蔓延滋长,最终贻误我们的事业、影响潼南的发展。
这是因为:第一,如果不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上级的决策部署就无法落实。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和即将召开多个专题会议,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职业教育、民营经济等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结合潼南的实际来看,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我们正在大力突破的“瓶颈”,职业教育和民营经济是我们的“短板”。
正是由于在这些方面不足,导致了我们发展长期滞后。
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对加快潼南发展至关重要。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我们工业两项指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负增长,下滑严重,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区县的发展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如果不迅速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如果不脚踏实地抓好这些重点工作,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第二,如果不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县委、县政府既定的工作就无法推进,目标就无法实现。
年初我们召开“三会”,围绕“新型工业基地、生态文化名城、西部绿色菜都”定位,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最近,我们结合市里“一统三化两转变”战略,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川渝合作示范区,本届末形成600亿工业、35平方公里城市面积和35万城市人口、50平方公里效益农业展示区的发展体量。
”要完成这些目标任务,我们必须加快推进一大批重要项目。
如果不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及时提高执行力,目标就会变成一句空话。
几年后能不能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绩印证今天的承诺,能不能端出几盘“拿手好菜”,能不能在回忆往事的时候问心无愧,这是对我们每一名领导干部执行能力的最好检验。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平常的工作中,我对一些同志批评较多,表扬较少,而且很多工作盯得紧、催得急,让大家感到压力很大。
但这仅仅是因为我对潼南落后欠发达的现状担忧,为加快潼南发展的重任感到焦虑,看到一些工作落实慢、推进慢,心中自然万分着急。
而绝不是对某个同志有偏见、有看法,我都是对事不对人,所以请大家千万不要有思想包袱。
包括今天的大会,也不是要抓谁的辫子、打谁的棍子,而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大家一起来把关乎潼南发展的事情抓实办好。
第三,如果不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全县老百姓肯定不满意、不答应。
干部作风好不好,群众眼睛是盏灯,群众心中有杆秤。
老百姓最朴实,也最讲现实。
不仅希望干部有本事,而且希望干部办实事。
对作风不好、不干实事的干部,自然看不起、看不上、看不惯。
我们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让潼南的老百姓过上更殷实、更美好、更有尊严的生活。
目前,由于在执行力方面出了问题,导致县委、县政府的一些重大决策和工作安排难以得到落实,严重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完全背离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必须及时纠正、坚决整改。
如果我们的干部都习惯于做表面功夫、玩花拳绣腿,肯定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如果我们的干部不干实事、干不成事,肯定不可能得到群众的支持。
久而久之,势必会远离群众、失去民心。
对此,我们务必及时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坚决扫除破坏干部队伍形象的不正之风,坚决搬掉阻碍潼南发展的绊脚石。
二、突出重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三分战略、七分执行。
”执行力体现着作风和意志,反映着能力和水平,关系着民生和发展。
如何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呢?我认为应该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第一,必须在转变观念上下功夫。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只有思想认识到位,行动才能高度自觉。
一要敢于解放思想。
各级各部门要紧密联系潼南发展和自身工作实际,把解放思想作为提高执行力的前提,善于打破条条框框,摒弃陈规陋习,在工作中大胆探索,勇于尝试。
允许在探索中有失误,但决不允许在执行中无作为。
比如在蔬菜品牌打造上,如何提高潼南蔬菜的知名度?我们不一定非要注册那么多商标,多了既不能做靓,也不易做精。
全县蔬菜都可以用“潼南绿”这块牌子,下面设计很多系列,分属不同的公司,既节省了精力,又凝聚了合力,大家一起把这块牌子竖起来,把品牌做深做细做实。
二要强化责任意识。
为官就要尽责,干部就要干事。
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了岗位上,我们就该认真履行好职责,决不能简单地把工作看成“就业”,更不能把岗位当成“副业”。
要珍惜今天的工作机会,牢固树立干不好事、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的责任意识,多一些踏实、少一些浮躁,努力创造良好业绩。
在工作中要敢于担责、勇于负责,始终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干工作、抓落实,不让错误在自己这里发生,不让工作在自己这里延误。
三要注重团结协作。
各级各部门要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发展目标转,不能各自为政,各行其是。
年初,我们确立了32项涉及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程、工作,这些项目都需要各个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
因此,全县上下要树立“一盘棋”思想,不拉圈子,不拆台子,不找岔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力协力把工作做好。
比如,我们正在开展的“五城同创”工作,就需要动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共同行动,才能确保创建成功。
这里特别提醒:下周,市文明委要到我县来暗访,各单位务必要引起高度重视,共同做好迎检准备工作。
第二,必须在真抓实干上见行动。
真抓实干是提高执行力的第一要义。
要想实招、鼓实劲、谋实事,切实做到“议有决、决有行、行必果”,在抓落实上见分晓、比高低、论英雄。
一要政令畅通。
凡是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已经确定的事情,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力争事事有着落、件件有成效。
特别是在征地拆迁、税费征管等原则问题上,要一律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统一政策、统一要求、统一标准执行,决不容许钻政策空子、乱开口子、乱动款子,欺上瞒下,触碰政策底线;更不允许各行其是,胡作非为,影响政策的严肃性和延续性。
二要立说立行。
发展经不起等待,目标和思路一旦确定,就要全力以赴、雷厉风行地付诸实践。
部署了的工作要抓紧实施,做到一抓到底,掷地有声,立竿见影。
也就是定了就要干,干就要干好。
结合当前,就是要以“一统三化两转变”为指引,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甘落后的责任感,抓项目、争资金、引企业,力争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全面推进“三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