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精品)康复评定学课件: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精品)康复评定学课件: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内侧(接近正中)
外侧(远离正中)
近侧(端、肢体)
远侧(远离躯干侧)
桡侧
尺侧
胫侧
腓侧
2020/11/20
24
2020/11/20
25
测量方法和步骤
一、ROM评定工具
测量工具有多种,如量角器、电子角 度计、皮尺等;必要时也可以拍X线片 或用摄像机拍摄进行测量分析
临床上最常采用量角器测量 皮尺用于特殊部位的测量,如脊柱活动度
适的量角器
测量膝关节、髋关节等大关节时,应选择 40cm的长臂量角器
测量手或趾关节时,应选用7.5cm的短臂量 角器
2020/11/20
31
4、量角器的摆放
测量时,量角器的轴心(中心)应对准 关节的运动轴心;固定臂与构成关节的 近端骨的长轴平行,移动臂与构成关节 的远端骨的长轴平行
2020/11/20
关节囊
纤维膜、滑膜
关节腔
2020/11/20
关 节 窝
关 节 头
13
关节的辅助结构
韧带 关节盘 关节唇 滑膜襞
2020/11/20
14
关节的运动
生理性运动形式:四种基本形式
滑动运动:最简单的运动,活动量微小 角运动:邻近两骨远离或靠拢,导致角度变化
屈曲、伸展:绕冠状轴在矢状面内的运动,导致相关两骨 接近,角度减小为屈,反之为伸
参考值范围:桡偏0-25°;尺偏0-30°
2020/11/20
57
腕关节
桡偏和尺偏
2020/11/20
58
拇指-腕掌关节
屈曲和伸展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和腕关节中 立位
测量平面:矢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与桡骨长轴平行 移动臂:第一掌骨长轴平行 轴心:腕关节桡侧第一掌骨基底部和大多角骨的结合部
参考值范围:掌屈0-80°;背伸0-70°
2020/11/20
55
腕关节
掌屈和背伸
2020/11/20
56
腕关节
桡偏和尺偏
体位:坐位,肩、肘屈曲90°,前臂置于桌 面上
测量平面:水平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前臂背侧中线 移动臂:第三掌骨背侧纵轴线 轴心:腕关节背侧中点(第三掌骨基底部)
测量平面:矢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通过肘关节,与冠状面垂直的线 移动臂:尺骨 轴心:尺骨鹰嘴
参考值范围:内旋0-90°;外旋0-90°
2020/11/20
48
盂肱关节
内旋和外旋
2020/11/20
49
盂肱关节
内旋和外旋(肩关节外展受限)
体位:坐位,上臂置于躯干侧方,肘关节屈 曲90°,前臂中立位
2020/11/20
63
拇指-腕掌关节
对掌
2020/11/20
64
拇指-第一掌指关节
屈曲和伸展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旋后,指间 关节无屈曲
测量平面:矢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第一掌骨背侧中线 移动臂:近节指骨背侧中线 轴心:掌指关节背侧
2020/11/20
39
常用关节ROM测量方法
上肢关节
盂肱关节
屈曲和伸展
体位:坐位、立位、仰卧位、侧卧位 测量平面:矢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腋中线 移动臂:肱骨长轴 轴心:肩峰
参考值范围:屈曲0-180°;伸展0-60°
2020/11/20
42
盂肱关节
屈曲和伸展
2020/11/20
43
盂肱关节
外展和内收
体位:坐位 测量平面:额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通过肩峰与地面垂直的线 移动臂:肱骨长轴 轴心:盂肱关节的前方或后方
参考值范围:外展0-180°;内收0°/0-45°
2020/11/20
44
盂肱关节
外展和内收
2020/11/20
45
盂肱关节
水平外展和水平内收
包括:分离、压迫、滑动、转动、轴旋转
2020/11/20
16
屈曲、伸展
(在足部屈称为跖屈,伸称为背屈)
内收、外展
2020/11/20
18
旋内、旋外
垂 直 轴
在前臂: 旋内称为9
环转运动
2020/11/20
20
关节的分类
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运动轴
屈戌关节、车轴关节
参考值范围:屈曲0-150°;伸展0
2020/11/20
51
肘关节
屈曲和伸展
2020/11/20
52
前臂(桡尺关节)
旋前和旋后
体位:坐位,上肢紧靠躯干,肘关节屈曲 90°
测量平面:额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与地面垂直(与肱骨长轴平行) 移动臂:桡骨茎突与尺骨茎突的连线 轴心:尺骨茎突的外侧
32
二、体位
检查者要保证被测试者体 位舒适,测量在全关节活 动范围不受限的解剖位上 进行
通常将解剖学立位时的肢 体定位“零”起始点
测量旋转度数时则选择正 常旋转范围的中点作为“ 零”起始点
2020/11/20
33
三、固定
被测量的关节在运动时,如果其他关节 参与,将会出现代偿动作,其结果产生 一个较大的ROM
8
四、ROM评定目的
关节活动度评定是康复评定的基本内容 ,其主要目的包括:
确定关节功能状况 明确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指导康复治疗
2020/11/20
9
五、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当关节水肿,疼痛;肌肉痉挛、短缩;关节 囊周围组织的炎症和粘连、皮肤瘢痕等发生 时,影响了关节的运动功能,均需要进行 ROM测量
参考值范围:屈曲0-70°
2020/11/20
61
拇指-腕掌关节
外展
2020/11/20
62
拇指-腕掌关节
对掌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旋 后,指间关节无屈曲
测量
一般测量对掌不使用量角器,而用直尺测出拇指 指尖与小指指尖(或小指的掌指关节)的距离
参考范围:拇指末端与小指末端接触
体位:坐位,肩前屈/外展90°,内旋
测量平面:水平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与肱骨长轴平行并与躯干垂直 移动臂:肱骨长轴 轴心:肩峰顶部
参考值范围:水平外展0-90°;水平内收0135°
2020/11/20
46
盂肱关节
水平外展和水平内收
2020/11/20
47
盂肱关节
内旋和外旋
体位:坐位或卧位,肩外展90°,肘屈曲 90°,前臂旋前与地面平行
36
四、测量步骤
测量PROM
在运动终末时要体会运动终末感的性质 如被动运动不能达到该关节正常运动范围的
终点,提示PROM受限 此外,治疗师还需判断PROM受限的原因、运
动质量,并记录
2020/11/20
37
五、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为减少误差,应保持正确的体位并予以 有效固定
根据测量部位选择适当的关节量角器 为提高测量可靠性,再次测量的时间、
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ROM评定学习要求
掌握关节活动度的概念、评定的注意事 项和主要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
熟悉关节运动的类型、关节活动度的测 量方法和分析评定
了解影响关节活动度的主要因素
2020/11/20
2
主要内容
概述 基础知识 测量方法和步骤 常用ROM评定介绍
上肢关节 下肢关节 脊柱关节
内收、外展:绕矢状轴在冠状面内的运动,导致骨向正 中线移动为内收, 反方向为外展
旋转运动:环绕垂直轴在水平面内的运动,由前向 内的旋转为旋内,相反为旋外
环转运动:上端在原位转动,下端则做圆周运动
2020/11/20
15
关节的运动
附属运动:关节为了进行正常的运动,关节囊 必须松弛,此时关节内及关节周围组织处于的 运动状态,伴随着关节生理运动而发生的骨本 身的机械运动,不能随意控制,但可通过外力 帮助完成
双轴关节:有两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
椭圆关节、鞍状关节
多轴关节:具有三个互相垂直的运动轴
球窝关节、杵臼关节、平面关节
2020/11/20
21
人体的轴与面
2020/11/20
22
人体的轴与面
2020/11/20
23
方位术语
以解剖学姿势为基础的方位术语
上(颅侧)
下(尾侧)
前(腹侧)
后(背侧)
参考值范围:屈曲0-15°;伸展0-20°
2020/11/20
59
拇指-腕掌关节
屈曲和伸展
2020/11/20
60
拇指-腕掌关节
外展
体位:坐位,前臂和手置于桌面上,前臂和腕关节中 立位
测量平面:水平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第二掌骨的桡侧中线 移动臂:第一掌骨的桡侧中线 轴心:腕关节
、手指活动度等
2020/11/20
27
一、ROM评定工具
2020/11/20
28
1、通用量角器
是临床最常用的测量关节角度的器械
两个臂:移动臂,标有指针;固定臂,附 有刻度盘,两臂于一端以活动轴固定,轴 为测角计中心
使用通用测角计时,测角计轴心须与关节 活动轴心一致,两臂与关节两端肢体长轴 平行
测量平面:水平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
固定臂:与躯干垂直 移动臂:与尺骨纵轴一致,指向尺骨胫突 轴心:尺骨鹰嘴下方
参考值范围:内旋0-80°;外旋0-60°
2020/11/20
50
肘关节
屈曲和伸展
体位:坐位,上肢紧靠躯干 测量平面:矢状面 关节角度尺摆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