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使用不当可引起肝损伤的 动物类中药有 A.海螵蛸 D.斑蝥 B.蜈蚣 E.穿山甲 C.鸡内金
解析:蜈蚣、斑蝥均毒性剧烈,可引起肝损伤。
二、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1.植物类:
(1)生物碱类:
雷公藤 / 草乌 / 益母草 / 蓖麻子 / 麻黄 / 北豆 根——急性肾衰 含雷公藤制剂:雷公藤片/雷公藤总苷/昆明 山海棠片——血尿、蛋白尿、管型尿、腰痛和肾脏 叩击痛
(2)含其它成分类: 马兜铃酸: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肾小 管坏死 含蛋白类(巴豆)、挥发油类(土荆芥)、 皂苷类(土牛膝)、蒽酰苷类(芦荟)、其他苷类 (苍耳子)——急性肾衰竭 茴香桔梗丸云南白药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 注射液——急性肾功能衰竭
4.多肽类:毒蕈植物
5.萜与内酯类:川楝子(含萜类肝脏毒性的典
型中药,急性中毒性肝炎)/黄药子/艾叶
6.鞣质类——水解鞣质:五倍子(灶性肝细胞 坏死)/石榴皮/诃子
(二)动物类 1.蜈蚣(肝肾毒性) 2.鱼胆(肝肾毒性) 3.蟾蜍 4.斑蝥(肝肾毒性) 5.猪胆
(三)矿物类 1.含汞矿物药:朱砂/银朱/红粉/轻粉/白降丹 2.含砷矿物药:砒石/雄黄/代赭石 3.含铅矿物药:铅丹/密陀僧
(2)含汞:——急性肾功能衰竭 中药→朱砂、升汞、轻粉、红粉 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 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 造丸、大活络丹等。
三、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 1.药物应用中注意剂量、疗程,用药期间严密 监测尿酶、尿蛋白及肾功能。 2.数种药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说明书中有关中药妊娠禁忌的描述一般有禁 用、忌用、慎用3种。 舒筋活络酒(乙醇50%-75% )、藿香正气水 (乙醇40%-50%)、柏子养心丸(朱砂3.8%)要慎 重对待。
(2015-29)妊娠慎用的中成药是 A.六味地黄丸 C.香砂养胃丸 E.玩味羌活丸 B.牛黄上清丸 D.天王补心丸
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1.乳汁中浓度高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 2.乳汁中浓度与乳母血中浓度相似的药物; 3.乳汁中浓度低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 复方甘草口服液(含可待因),这些药虽在 乳汁中量小,但因哺乳量大,新生儿对这类药物特 别敏感,以不用为好。
3.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煎煮时间要求。山豆根→ 煎煮时间越长毒性作用越强。 4.如果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对有蓄 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 5.一旦发现有肾损伤,立即停药。
第五节
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一、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基本用药原则: 1.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 2.忌用有肝毒性的药物;
甘草/ 人参/ 鹿茸(培元通脑胶囊 / 益心通脉颗 粒/活血通脉片)+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
波糖/胰岛素)——拮抗作用,导致降糖作用降低。
甘草/鹿茸+阿司匹林——加重胃粘膜的损伤。
3.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用药宜从最小剂量开 始) 有些中药的作用与用量有关 甘草:小量1~3g调和药性,5~15g益气养心, 大量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 大黄:1~5g泻下,小剂量0.05~0.3g收敛而便 秘;
有毒物质: 六神丸 / 牛黄解毒丸(片)→雄黄(硫化砷);
牛黄清心丸/磁朱丸→朱砂(硫化汞);
舟车丸→轻粉(氯化亚汞);
疏风定痛丸/跌打丸→马钱子(士的宁);
三物备急丸/三物白散/九龙丹→巴豆(巴豆毒 素)。
二、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的注意事项 辨证论治,按需行补,不需不补: 阴虚→轻补型滋补剂→生脉饮; 阳虚→温补型滋补剂→龟龄集; 肾阴虚→六味地黄丸; 心虚→人参归脾丸。
苏木:小量和血,大量破血;
长期服用易出现中毒: 兜铃酸制剂——慢性肾功能衰竭; 黄花夹竹桃制剂——洋地黄样蓄积中毒; 胖大海——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胀闷、 消瘦; 天王补心丹 / 朱砂安神丸 / 紫雪丹 / 至宝丹—— 慢性汞中毒;
老年人使用某些中药需酌情减量: 阿胶/熟地/玄参——汁厚滋腻,易滞脾胃; 甘草/大枣/炙黄芪——甘味过重,使人气壅中 满; 黄芩/黄连/黄柏——苦寒燥剂,易伤脾阳; 川芎——耗气; 红花——破血。
2.动物类: 斑蝥——肾毒性极强
鱼胆——肝、肾、脑的细胞广泛中毒坏死和 肾功能衰竭
海马——偶可至皮肤紫斑、蛋白尿及肾功能 减退 蜈蚣/蜂毒——严格控制剂量 牛黄解毒片 / 安宫牛黄丸 / 蚂蚁丸 / 蛔虫散— —急性肾衰(处理:洗胃,肾上腺皮质激素)
3.矿物类: (1)含砷:——肝肾功能损伤 中药→砒石、砒霜、雄黄、红矾; 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 丸、六神丸、砒枣散
C.宜佐滋补之品
B.宜用轻清之品
D.宜佐凉肝定惊之品
E.宜佐健脾和胃之品
【解析】婴幼儿用药原则为1.用药及时,用量 宜轻。2.宜用轻清之品。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4.
宜佐凉肝定惊之品。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故本题
选B。
③消瘦、面色萎黄、厌食、大便糖稀,属于脾 虚→健脾和胃消食:山药/茯苓/白术/白扁豆/稻芽 ④面色苍白、神疲乏力、夜寐不安、舌质淡, 属气血两虚→益气养血:黄芪/党参/当归/黄精/首
二、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健康小儿不必进补,婴幼儿不宜乱进补: ①体虚夹湿热,有口臭、便秘、舌苔黄腻→藿 香/黄芩/黄连/薏苡仁/陈皮 ②平时易感冒、多汗,属气虚→补气固表:黄 芪/太子参/白术;
2016-38.婴幼儿脏腑娇嫩,形体未充。下列关 于婴幼儿用药原则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用量宜轻
第三节
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一、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婴幼儿患者中药的使用原则: ①用药及时,用量宜轻 ②宜用轻清之品
风热表证→辛凉解散表邪→银翘散/桑菊饮 外有表邪,内有火热之发热→辛凉解表
③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山药 / 山楂 / 陈皮/ 六神 曲/麦芽/鸡内金/白术 ④宜佐凉肝定惊之品:钩藤/蝉蜕/僵蚕/地龙 ⑤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乌/大枣
⑤生长发育迟缓,尿频,面色苍白,舌胖,肾 虚→补肾:补骨脂/菟丝子/肉苁蓉/熟地
第四节
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一、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基本用药原则: 1.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 2.忌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肾损害
4.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 5.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测定肾功能的可靠方法, 它与药物半衰期呈反比关系。
第十章
第一节
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一、老年人合理使用中药的原则 1.辨证论治,严格掌握适应证 羚羊解毒片→外感风热;川贝止咳糖浆→风 寒感冒。
2.熟悉药品,恰当选择应用 麝香保心丸 + 地高辛——诱发强心苷中毒, 出现频发性室早搏等心律失常。 银杏叶片 / 复方丹参片(滴丸) + 法莫替丁 (抗酸类西药)——形成螯合物,影响疗效。
2016-112-多选.老年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中药 应注意的事项有 A.为增强疗效,可加大服用剂量,并坚持长期 服用 B.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C.辩证用药,严格掌握适应病症 D.对体质较弱的患者不随意加药 E.服用多种药物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间隔 服药
第二节 用
妊娠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
一、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肝损害; 4.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 5.定期检查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一)植物类 1.生物碱类:吡咯双烷→千里光、菊三七 2.苷类:皂苷→三七/商陆/黄药子(公认肝毒 性)
3. 毒蛋白类:苍耳子 / 蓖麻子/ 望江南子 / 相思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