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特殊人群的中药应用
第一节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一、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老年人因各脏器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因而影响了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主要表现为细胞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组织局部血液灌流量减少、总蛋白减少等“四少”现象。
1.辨证论治,严格掌握适应证
老年人体虚多病,病情往往复杂多变,若药物使用不当可使病情急转直下,甚至无法挽救,故首先应明确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2.熟悉药品,恰当选择应用
(1)增加毒性:麝香保心丸与地高辛等强心类药物联合用药;
(2)降低疗效,必要时间隔服用:抗酸类(胃溃疡药)西药避免与含黄酮类的中药如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银杏叶片等同时,以间隔1小时为宜;
(3)降低疗效,必要时增加剂量:培元通脑胶囊、益心通脉颗粒、活血通脉片等含有甘草、人参、鹿茸等成分与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和胰岛素产生拮抗。
3.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
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甘草1~3g能调和药性,5~15g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
大黄用量1~5g泻下,小剂量0.05~0.3g收敛而便秘;
苏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
长期使用含马兜铃酸制剂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长期使用黄花夹竹桃(含强心苷),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
胖大海作为保健饮料长期泡服,易致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消痩。
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会因蓄积而出现慢性汞中毒等。
老年人使用某些中药或中成药要酌情减量。
如阿胶、熟地、玄参等汁厚滋腻,易滞胃膈;
甘草、大枣、炙黄芪甘味过重,使人气壅中满;
黄芩、黄连、黄柏苦寒燥剂,易伤脾阳;
川芎耗气、红花破血
如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片)处方中有雄黄,
牛黄清心丸、磁朱丸处方中有朱砂,
舟车丸处方中有轻粉,
疏风定痛丸和跌打丸处方中有马钱子,
三物备急丸、三物白散、九龙丹处方中有巴豆
二、老年人合理服用滋补药
辨证论治,按需行补,不需不补。
第二节妊脤期患者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一、妊娠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说明书中有关中药妊娠禁忌的描述一般有禁用、忌用和慎用3种。
实际使用时要尽量平衡用药对胎儿的危害和孕妇得到的潜在收益。
二、哺乳期患者的中药应用
哺乳期患者应慎用中药。
这些药物可分为3类:
影响最大的是乳汁中浓度高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
其次是乳汁中浓度与乳母血中浓度相似的药物
再次是乳汁中浓度小于乳母血中浓度的药物。
例如,复方甘草口服液(含可待因),这些药虽在乳汁中量小,但因哺乳量大,新生儿对这类药物特别敏感,以不用为好。
第三节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一、婴幼儿患者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用药原则有以下几点。
1.用药及时,用量宜轻。
2.宜用轻清之品。
顺其大热之势清而扬之,不宜用苦寒退热之品,以免闭遏邪气于里,攻伐正气;如属必用,则宜少量,中病即止。
3.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山药、山楂、陈皮、六神曲、麦芽、鸡内金、白术。
4.宜佐凉肝定惊之品:钩藤、蝉蜕、僵蚕、地龙。
小儿体属¡°纯阳¡±,热病偏多,且肝常有余,易出现肝热抽搐、惊风之症
5.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二、婴幼儿患者应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滋补药的对象应该是有虚证的儿童。
随意甚至滥用中药滋补剂不但达不到效果,还可能适得其反。
第四节肾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一、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
(二)忌用有肾毒性的药物
(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肾损害
(四)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
(五)定期检査,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常见对肾功能有影响的中药
(一)植物类
1.含生物碱类
雷公藤、草乌、益母草、蓖麻子、麻黄、北豆根及其含上述中药的一些制剂等均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如含雷公藤类中成药有雷公藤片、雷公藤总苷、昆明山海棠片等
2.含其他成分类
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等均含马兜铃酸,含蛋白类(巴豆)、含挥发油类(土荆芥)、含皂苷类(土牛膝)、含蒽酰苷类(芦荟)和含其他苷类(苍耳子)等也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另外,近年报道,茴香桔梗丸、云南白药、葛根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等中成药也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动物类
1.斑蝥肾毒性极强,发病迅速,故若治疗不及时可致肾功能不能完全恢复甚至死亡。
2.鱼胆含有胆汁毒素。
3.海马煎服偶可引起皮肤紫斑、蛋白尿及肾功能减退
4.其他蜈蚣、蜂毒等也具肾毒性,
引起急性肾衰的含动物类中成药有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蚂蚁丸、蛔虫散。
(三)矿物类
1.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红矾,以及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神丸、砒枣散等,
2.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红粉,以及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
三、中药引起肾损伤的防治原则
1.药物应用中注意剂量、疗程,用药期间严密监测尿酶、尿蛋白及肾功能。
2.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3.部分中草药有特殊煎煮时间要求,如山豆根煎煮时间越长,则毒性作用越强。
应避免用铝锅、铁锅煎药。
4.如果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某类中药,对有蓄积可能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的方法。
5.一旦发现有肾损害,应立即停药,根据不同药物种类及其临床表现给予相应处理。
第五节肝功能不全者的中药应用
一、肝功能不全者用药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明确疾病诊断和治疗目标
(二)忌用有肝毒性的药物
(三)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避免产生新的肝损害
(四)坚持少而精的用药原则
(五)定期检査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二、引起肝损伤的中药及其主要化学物质
(一)植物类
1.生物碱类
含有吡咯双烷生物碱的中草药包括菊科的千里光属(如千里光、菊三七等)、款冬属、蜂斗菜属、泽兰属,紫草科的紫草属、天芥菜属——肝硬化。
2.苷类
三七、商陆、黄药子等,黄药子是目前公认的肝脏毒性中药。
3.毒蛋白类
如苍耳子、蓖麻子、望江南子、相思豆等
4.多肽类
毒蕈植物中毒蕈伞对肝脏损害最重
5.萜与内酯类
有川楝子、黄药子、艾叶等,其中川楝子是含萜类肝脏毒性中药中最典型的一类药物
6.鞣质类
五倍子、石榴皮、诃子等,其中五倍子极大量时可引起灶性肝细胞坏死。
(二)动物类
1.蜈蚣蜈蚣含有类似蜂毒的毒性成分。
2.鱼胆胆汁毒素直接作用于肝
3.蟾蜍蟾蜍毒素,能致使肝脏损害。
4.斑蝥斑蝥素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致肝细胞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坏死。
5.猪胆含有组胺类物质,可引起变态反应,其中的胆盐及氰化物,也可能引起肝损害。
(三)矿物类
1.含汞矿物药
主要有朱砂、银朱、红粉、轻粉、白降丹等。
2.含砷矿物药
包括有砒石、雄黄、代赭石等,其毒性成分主要是三氧化二砷(As2O3),即砒霜。
3.含铅矿物药
包括铅丹、密陀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