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变化率与导数及导数的应用 导数
与函数的单调性教案1 北师大版选修1-1
一、教学目标:
1.会从几何直观了解可微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之间的关系,并会灵活应用;
2.会用导数判断或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3.通过对可微函数单调性的研究,加深学生对函数导数的理解,提高学生用导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
二、教学重点:正确理解“用导数法判别函数的单调性”的思想方法,并能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导数法去解决函数单调性的有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题善于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问题1 对于函数34)(2+-==x x x f y ,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讨论它在R 上的单调性.(此题是教科书中引例的变式.多媒体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并请学生上台板演,以帮助学生复习函数单调性的有关知识.点评学生的解答后,展示教师的推演过程与函数图象,理清学生的思路.
略解:对任意R 21∈<x x ,有)4)(()()(21212121-+-=-=-x x x x x f x f y y . 当221<<x x 时,有021>-y y ,知)(x f 在其中是减函数;
当212x x <<时,有021<-y y ,知)(x f 在其中是增函数.
2.新授
(多媒体画面中,问题1的解答消失,问题1与图形适当调整位置,并增加展示出图象上点))(,(00x f x 处的切线随0x 变化的动画.给出问题2)
问题 2 对于函数34)(2
+-=x x x f ,它的增减性与函数图象在相应区间上的切线的斜率有何联系?
从动画中学生不难看出:在区间),2(+∞内,函数为增函数,切线的斜率为正;在区间
)2,(-∞内,函数为减函数,切线的斜率为负;在2=x 时,函数的切线的斜率为0. (画面中问题1、2与图形适当调整位置,给出问题3)
问题3 对于函数34)(2+-==x x x f y ,它的增减性与函数在相应区间上导数的正负符号有何联系?
因函数在某点处的导数就是函数在该点的切线的斜率,或从动画中学生易知:函数在区间),2(+∞内导数为正;在区间)2,(-∞内导数为负;在2=x 时,函数的切线的斜率为0.
分段展示结论:一般地,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可导,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如果在某区间内恒有0)(='x f ,则)(x f 为常数.
特别说明第三点:)(x f 在某区间内为常数,当且仅当0)(=x f 在该区间内“恒有”之时.否则可能只是“驻点”(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
3.例题与练习
例1
题解可引导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加以完善.然后向学生展示教师的书写格式与此函数的图象,使学生能清楚解题时应如何表达书写为好.最后可提示学生,)(,0)1(x f f ='在1=x 处改变了增减性,)(x f 改变了正负符号,为下一节的学习作铺垫.
学生独立完成并请上台板演.点评时注意学生的思路、符号、术语、书写格式是否合理.然后向学生展示教师的推演过程与函数的图象,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解题过程略) 例2
师生共同完成,展示教师的解答与此函数的图象,加深学生的理解.说明在1=x 和2=x 处函数改变增减性,导数为0.一是使学生能更清楚在何种情况下)(x f 为常数,而不是驻点;二是为下一节课学习函数的极值埋下伏笔.(解题过程略)
特别说明:利用导数法去探讨可微函数的单调性,一般要比定义法简捷,提醒学生在以后解题时可多尝试使用此法.
补充练习1函数53)(2
3--=x x x f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
略解:由0)2(363)(2>-=-='x x x x x f ,得增区间为)0,(-∞与),2(+∞.
补充练习2 已知函数31232)(23+-+=x x x x f ,则函数)(x f 在(-2,1)内是( )
A .单调递减
B .单调递增
C .可能递增也可能递减
D .以上都不成立
略解:当)1,2(-∈x 时,有0)1)(2(6)(<-+='x x x f ,递减.故选A .
补充练习3 已知函数x x x f ln )(=,则( )
A .在),0(+∞上递增
B .在),0(+∞上递减
C .在⎪⎭⎫
⎝⎛e 1,0上递增 D .在⎪⎭
⎫ ⎝⎛e 1,0上递减 略解:当⎪⎭⎫ ⎝⎛∈e x 1,0时,01ln )(<+='x x f ,递减.故选D .
补充练习4 函数1+-=x e y x 的递减区间是_______________.
略解:要使01<-='x e y ,只需0<x ,故递减区间为)0,(-∞.
补充练习5 证明函数22x x y -=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减,而在区间(1,2)上单调递增.
略证:由)
2(1x x x y --=',在(0,1)上0>'y ,增;在(1,2)上0<'y ,减. 补充练习6 讨论函数x x y sin 2-=在)2,0(π内的单调性.
略解:因x y cos 21-=',由0>'y ,得353ππ
<<x ,增.由0<'y ,得3
0π<<x ,ππ23
5<<x ,减. 4.归纳小结
(1)函数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0)(>'x f 时,增函数;0)(<'x f 时,减函数.用导数去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比用定义法更为简便.
(2)本节课中,用导数方法去研究函数单调性问题是中心,灵活应用导数法去解题是目的,适当的见识与练习是达到目的最佳手段,数形结合是应使学生养成的良好思维习惯.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 第1、2题
课外研究题
1.设函数ax x x f -+=1)(2,其中0>a ,求a 的取值范围,使函数)(x f 在),0(+∞上是单调函数.(2000年全国高考题) 略解:a x x
x f -+='1)(2,其中0>a 且),0(+∞∈x 时,)1,0(12∈+x x 使函数)
(x f 在),0(+∞上是单调必然;0)(<'x f ,知1≥a .
2.当0>x 时,证明不等式
x x x x <+<+)1ln(1成立. 解:作函数)1ln(1)(x x x x f +-+=,当0>x 时,0)
1()(2<+-='x x x f ,知)(x f 单调递减;当0=x 时,0)(=x f .知)(x f 在0>x 时,0)(<x f .
作x x x g -+=)1ln()(,当0>x 时,01)(<+-='x
x x g ,知)(x g 单调递减;当0=x 时,0)(=x g .知)(x g 在0>x 时,0)(<x g .综上获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