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产融结合模式及国内外案例分析
产融结合模式及国内外案例分析
简介
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设备制造商,1981年它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卡特彼勒金融公司,1983 年开始正式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为购买卡特彼勒产品的客户提供设备融资服务(零售金融服务)
和为卡特彼勒产品的经销商提供应收款或存货融资服务(批发金融服务)。
在产业部门支持下,金融部门得到了快速成长,并反过来服务于产业部门。2008年卡特彼勒金融业
在经历了20世纪90 年代后期以来的曲折发 展后,伴随着资本市场 的蓬勃发展,我国产业 投资金融掀起了新的热 潮,众多企业集团在巩 固已有金融产业布局的 同时,积极参股、控股、 发起成立证券、银行、 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
2004年以后
从世界范围来看,产融结合大体上可以分为“由产到融”及“由融到产”两种形式。由产到融,即产业 资本主导型,是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资本由产业转到金融机构,形成金融核心;而由融到产,即金融资 本主导型,是金融资产有意识地控制实业资本,而不是纯粹地入股。
点评
务为集团贡献了5.8亿美元的营业利润,相当于集团总营业利润的13%。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服务
改变了产业部门的盈利模式,将传统制造部门的产品销售模式改为销售+服务模式,延长了服务期, 在获取增值收益的同时,提高了业绩稳定性。
简介
UPS是全球最大的物流快递企业,上世纪90年代末进入金融服务领域。1998年UPS成立了子公 司UPS资本(UPS Capital,简称UPSC),2001年5月,UPS并购了美国第一国际银行,将其 与原来的UPSC整合在一起,从而获得了美国本土的金融业务牌照,UPSC开始为客户提供各种 供应链金融服务,包括存货融资、应收款融资等,近年来还提供信用保险、货物保险、中小企业 贷款等金融服务。
政策背景是政府实施 大量产业资本进军金融产 随着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 发展大型企业集团战略, 业导致严重的混乱,国家于 产业投资金融的发展也呈现 1994年颁布《关于向金融机 出势头迅猛的态势。该阶段 该阶段共有60多家企 业集团建立了属于集团 构投资入股的暂行规定》, 产业投资金融的主要动因是 内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严格规定了投资金融企业的 资本的多元化经营需求,德 一一财务公司,并利用 资质和参股方式,产业资本 隆、海尔、新希望等集团都 财务公司涉足信托、租 向金融机构参股热情逐渐低 曾借助投资金融得到快速发 赁和证券等金融领域。 落。该阶段产业投资金融的 展。同时,产业投资金融的 该阶段产融结合的主要 突出特点是,在国家制度安 风险开始涌现,从2003年 下半年开始,曾经借助产业 动因是资本的扩张需求, 排不确定、不规范的情况下, 表现为工商企业参股金 工商企业在高额利润的驱动 投资金融得到快速发展的农 下盲目向金融业渗透,产业 凯、德隆、复星等企业集团 融企业逐渐增加。 投资金融行为缺乏市场规范。 相继发生严重危机。 20世纪80年代后 至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中 期 20世纪90年代后 期至2003年
由融到产,金融资本主导 型一般是由银行资本起家, 用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 二者融合成长。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美国摩根银行发起的 产融结合。
由融到产
产业资本
由产到融
金融资本
由产到融,产业资本主导模式是 由产业资本旗下,把部分资本由产 业转到金融机构。在日本、韩国等 一些亚洲国家,早期的金融控股集 团基本上都是以产业资本为核心的, 一方面解决自身发展产业中的融资 需要,另一方面也为自身在产业中 积累的大量资金寻找出路。
分离
1930年代大萧条后,基于对大萧条的反思和反垄断的需要,美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对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市场准入、相互持股和投资实行严格的限制,使从金融业发端 的产融结合模式的发展受到了遏制。但是,以GE为代表的“由产而融”的产融结合模式开 始起步,至70年代美国许多产业集团都建立金融部门乃至开始办金融公司。这些金融公司不 仅管理企业内部资金周转,而且像大银行一样吸80年代-90年代
20012003
2006-2008及以后
GE对金融业务的总体设想是:将从制造业所产生的现金流与金融创新结合起来,发展壮大公司。在集团 支持下,GE金融在集团中的地位不断提升。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五年中,GE金融掌握近8000亿美元GE 总资产的80%以上,如果单独剥离出来,可以位列全美前十大商业银行;收入占GE总收入的35%-40%左 右,利润占GE总利润的一半左右。
我国产融结合是在近20多年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起步主要是由于政府发展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1987 年5月东风汽车工业财务公司的成立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开展产融结合的标志性实事件,1992年首都钢铁公 司发起成立华夏银行,标志着企业集团投资金融的实践正式拉开帷幕。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治理阶段 第三阶段:曲折发展阶段 第四阶段:蓬勃发展阶段
为支撑产业开展金融服务:GE金融 服务业务起源于服务内部产业,在很 长一段时间内也是作为GE制造业的衍 生领域而伴生存在的。 80年代后期,企业价值增长的潜力 已转移到下游服务和融资活动上。GE 提出了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的口号,将多种产品与服务捆绑在一 起销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供金融 服务,由此金融被渗透到GE产业的各 个环节。 金融 产融互动 产业 产业板块对金融业务的支持:GE金融发展后期偏 离产业、向着具有独立性、大金融发展,出现高耗 现金流的财务特性,2004年至2007年年均资金缺 口为200亿美元。而与之相反,GE产业部门年均保 持14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这些现金大多进入了 GE金融的现金池。此外,GE还将富余的经营现金 用于购买GE金融的短期商业票据,这也是GE金融 短期融资的最主要工具。
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是企业做大做强的 重要手段。
有利于促进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现
企业经营多元化的需要
产融结合的 意义
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创造协同价值
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节约运营成本
融合
19世纪末,欧美各国实行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制度,各国政府基本上不限制 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持股和跨业经营。由于当时的产业整合运作比较依赖于银行, 一批以摩根为代表的“由融而产”的企业集团逐渐形成,如美国的洛克菲勒、摩根、花旗、 杜邦,日本的三井、三菱、三和、住友、第一劝业等。
成立信用公 司 大型家电消 费者分期付 款业务
依照《纽约 银行法》将 业务拓展到 其他公司和 市场
零星的 商业信 贷 1905
业务多样化: 重点是抵押 贷款和汽车 租赁等传统 型消费贷款、 涉足交通运 输和房地产 投资 金融业务资 产110亿美元, 服务范围限 北美 70年代末
美国金融管制放松,进 入高速发展期 80年代由主要为母公司 提供消费信贷业务服务 向投资活动转变 90年代以制造业主导的 经济变为以服务业为主 体的经济 金融服务集团分为商务 融资集团、消费者金融 服务集团、设备管理集 团和保险集团
GE金融业务经历了从起步到壮大再到衰退的过程,前后二十多年。服务范围也从对内服务发展到对外服 务为主,再回归到对内服务。
起步:对内服务 壮大:对外服务为主 收缩:重返产融 紧密结合之路 2003年金融业务 销售收入达到 642.79亿美元, 占45%。利润为 74.15亿美元,占 集团总利润的1/3 强。 2001年911事件 后,逐步清理保 险业务 2006年全面退 出保险业, 2008年金融危 机爆发,合并 商业金融与消 费者金融集团, 保留核心的租 赁和借贷业务、 银行业务
点评
沃尔玛产融战略的核心是:零售业务降低了消费信贷业务的营销和管理成本,公司通过将这种成本 的节约让渡给消费者,进一步拓展零售业务的客户平台。
GE最早的金融业务始于1905年,当时只是一些零星的商业信贷。1933年为应对当时的大萧条,开始涉足 消费者信贷领域,目的是帮助电器经销商以分期付款方式促销GE生产的冰箱、电炉等电器产品,直到60年 代前没有什么变化。 20世纪60年代,银行等纷纷推出分期付款业务使得GE金融业务面临巨大压力,于是扩展经营范围,推出 自己所生产设备的租赁业务。到了70年代末,业务更加多样化,包括房屋制造、工业贷款、为个人信用卡 提供经费等,从最初的推动集团产品销售服务转变为专业金融服务,并成立了独立运作的金融公司,不过 规模依然很小。 1981年韦尔奇接任CEO后,通过支持企业收购兼并GE金融实现了飞速发展,金融业务也被纳入GE的主营 范围。 2008年金融危机前,GE金融的销售收入在GE集团中的占比从最初的3.6%上升到40%,贡献了营业利润 的40%-50%,其中仅有2%的收入来自于内部服务,其余98%的收入都来自于外部服务——GE金融的资 产规模达到5730亿美元,占GE集团总资产的70%以上,如果单独剥离出来,它可以位列全美前十大商业 银行,堪比JP 摩根等老牌银行。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中国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资金形态已越来越具备资本的特征,并且形成了少数初步具有实力的 金融机构,但我国银行业改革滞后、产业资本最先成熟,这一特征决定了我国产融结合的发动者不是金融资本,而是产业资 本。并且,目前我国政策规定银行业不能投资实业,所以目前我国大型集团企业产融结合的发展方式多为产业集团向金融业 投资,即“产业投资金融”。
产融结合运营模式及 国内外案例分析
目录
一、产融结合发展历程及模式 二、典型的产融结合案例
•美国:以GE为主,长期以来被誉为标杆的产融结合成功的企业, 产融结合受到金融环境影响 •国内:以德隆为主,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的企业, 产融没有形成互动
三、总结
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 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 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以上都成功地进行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的经营行为,国内的几乎所有 大型多元化集团都涉足了金融领域。
目录
一、产融结合发展历程及模式 二、典型的产融结合案例
•美国:以GE为主,长期以来被誉为标杆的产融结合成功的企业, 产融结合受到金融环境影响 •国内:以德隆为主,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产融结合的企业, 产融没有形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