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你所学的专业,谈谈新工业革命将带来哪些变化/机遇新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与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
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
以绿色能源为核心的能源技术。
包括太阳能、风能、页岩油气等非传统油气、分布式智能电网、储能等新技术。
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为核心的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干细胞、生物医药等新技术。
以新制造方法为核心的制造业技术,包括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
以新型材料为核心的材料技术,包括碳纤维和石墨烯等新技术新工业革命的内容新科技革命新工业文明的关键科技和标志性生产力就应该是能够导致人工创造化学物质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
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应该能够以微观粒子(原子甚至基本粒子、小分子)为基本原材料而生产各类分子乃至各种宏观化学物质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力。
纳米科技等微制造科技是一种从小到大的物质深层次生产技术,原则上它可以从原子层次上把各种物质作为原材料来制造出一切我们想制造的东西。
除了纳米科技等微制造科技,新工业文明还必然有许多其他相关科技革命成果,但它们的新发展都与纳米科技密切相关, 信息-智能科技,新能源科技,生物科技,太空科技,新产业革命其一,新产业革命主要源于新科技革命,新科技革命推动形成了新产业并改变了旧的产业结构,总体上形成了产业的高知识化高新科技化;其二,形成了产业的有机化网络,形成了循环式生产方式;其三,产业结构的二元化,总体上形成生活性产业群与创新性产业群,其运行规则将发生重大变化。
新社会体制革命新观念革命面对工业4.0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不应盲目跟从、一拥而上,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切合实际的规划,特别是要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一篇大文章,既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迷失方向。
新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中国必须加强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鼓励物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鼓励产业加快互联网化应用。
实现弯道超越,正是我国工业发展战略的一个支点。
未来20年有两件事将改写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一是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的能源革命,它将改写世界能源版图;二是发端于发达国家的智能制造革命,它将重塑现代制造业面貌。
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正是基于对这个形势的判断。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体现在工业科技创新领域,就是要引导各种资源适当向中小创新企业倾斜,保护好他们的创新热情,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全球的先进制造技术发展正处于从传统技术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技术时代迈进阶段,这为我国整个工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
”胥和平说,只要抓住这股东风,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不仅我国在高端制造领域能占据一席之地,更会为提高国民经济发展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压反腐我对反腐倡廉的建议1、加强大学生“反腐倡廉”的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层次,对其进行廉洁修身教育。
首先,廉洁修身是社会对大学生的殷切期望,在大学生身上祖国和人民寄托了许多期望,廉洁修身就是其一;其次,廉洁修身是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知识分子,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再次,廉洁修身是大学生现实需要,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复杂的社会,腐败行为有很多,廉洁修身是大学生在复杂社会环境中保持道德人格的关键,廉洁修身是大学生追求的一种道德品质,一种道德能力,一种道德关键。
因此要加强大学生的廉洁修身教育。
2、建立健全民主法制机制与监督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进行。
制度造就腐败,而法就是对制度的规范,完善的法制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
所以打击腐败需要建立反腐败的专门机构,不受有关官员的牵制,制定专门法律,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对官员的监督。
只要把反腐败斗争纳入法制轨道,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3、加强党的党风廉政建设,突出以领导干部为重点的反腐倡廉教育,在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重视作风建设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鲜明特色。
党风廉政建设是党艰深晦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个代表”的内化对纪律执行情况的检查,抓紧修改党风廉政建设党规党纪和相关法律,保证党内监督权威、有效。
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强大的力量,即刀枪和思想;从长远看,刀枪总是被思想战胜的。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刀枪只是工具,人类进化文明史上衍生出来的(有利于自己的东西),而掌控刀枪的是人的主体,人的主体就是思想。
一个只会刀枪的统治和只会繁衍生存的机器没有任何区别,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没有任何意义去打仗带来的只是无谓的牺牲。
拿破仑在很大程度上道出了人类历史的一个秘密——那就是忽视了意识形态的力量,很难实现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繁荣富强在某个历史时期,武力的胜出是可以改变现状的。
但是,人的行动是受思想控制的,掌控了人的思想,就等于是掌控了这个人。
劳心者役人,就用的是通过役其思想而役其行为的作法。
世界上能征服别的地方或者国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武力也就是刀枪,其次就是思想文化。
武力的征服是短暂的,人民会不断反抗,总有失败的一天。
而通过思想文化的征服却是长久的有效的,文化思想会慢慢潜移默化地改变任何民族。
就像北魏鲜卑族和清朝满族,少数民族入侵了汉族,但是在学习汉族文化中被同化,甚至鲜卑族最后融入了汉族,整个民族都变成了汉族。
思想成全了人的伟大,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读书不学习不思考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恩恩,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维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
只有善于思考,做到谋划在前、思虑在先,才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思想是进入人们内心的,永不磨灭的,杀不死的,而人的肉体是可以被刀枪杀死的!思想是永恒的力量!西方对高校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有哪些方式?你有没有感触?美国及西方国家对我意识形态渗透主要有五大战线(该论断由国防大学部分教授得出):(一) 对我实施政治渗透,企图通过各种形式对我政治走向渐进施加影响;(二) 对我实施长期、广泛、全方位的文化渗透,企图改变中国民族,特别是年轻一代的思想观念;(三) 充分运用以互联网为核心手段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对我实施舆论渗透和思想渗透,为政治颠覆创造条件;(四) 对我实施组织渗透,“精确演变”,培植代理人基团,为政治颠覆埋下大威力的“定时炸弹”;(五) 对我实施政治干涉和社会渗透,积极培植反对力量,隐蔽扩大政治颠覆的社会基础和组织基础。
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时,一般不会直接标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更多的是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包装成所谓的“普世价值”、“普世伦理”、“普世文化”、“大众文化”等。
事实上,当前西方国家输出的“普世价值”、“普世文化”、“大众文化”等大多是暗含意识形态内容的文化和价值。
毋庸置疑,经由“普世”、“大众”等名称的包装和文化修饰,暗含意识形态的西方文化就蒙上了普世的虚假幻象,在远离其发生的特定环境后就会给人以形式上抽象的普遍性和合理性,这无疑增加了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渗透的潜隐性、蒙蔽性,以及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他们刻意将这套东西包装为所谓的“普世文化”,无非是为了增加蒙蔽性和减少推销阻力,从而达到实现其意识形态斗争的目标。
内容的隐蔽性。
意识形态的斗争并没有消除,明确颠覆中国意识形态的著作和文化产品不可能在中国公开发行,西方就将意识形态的内容分散嵌入在哲学、经济学、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大众文化产品中对我国进行渗透,从而使西方意识形态在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从表面上看,中国出版的大部分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与意识形态的渗透无关,其实其内部大都嵌有西方意识形态的内容,学习西方人文社会科学不可能避开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当前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和大众文化产品在中国高校和市场中有很高的占有率,其中嵌入的意识形态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
方式和过程的隐蔽性。
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方式和过程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文化与学术交流中向中国进行意识形态的隐蔽渗透。
为了向中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西方国家设置了文化与学术交流项目,资助专家、学者、学生进行学术、思想文化交流。
有些中国的专家、学者和学生通过文化与学术交流,在国外很容易强化对西方文化意识的认同,回到国内有意无意地传播暗念强烈意识形态内容的西方文化。
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西方国家通过学术讲座、国际会议等文化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嵌入在各种理论中输入到中国,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使中国的知识分子接受和传播西方的文化价值,最终实现意识形态渗透的目的。
二是通过大学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意识形态的隐蔽渗透。
随着教育国际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地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原版教材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
目前我国对西方学术著作翻译介绍得多,反思批判得少。
在一些高校的学科建设和教学中,往往不加批判地照搬西方教材,一些国内编写的教材也以介绍西方理论为主,以致西方理论的话语系统统治着我国高校的科研与教学领域。
西方原版教材除部分纯自然科学外,应当说都不同程度地打上了西方国家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印记。
从整个渗透过程来看,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环境内,通过看、听、讲、练等过程很容易无意识地受到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主动、自觉地接受西方社会意识形态的约束。
三是在“大众文化”消费过程中进行意识形态的隐蔽渗透。
大众文化产品消费过程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
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渗透可以造成一种意识形态的接受机制,使主体进入一种无意识接受的环境。
西方国家把意识形态嵌入在西方的影视、音乐光盘、游戏软件等大众文化产品中。
这些文化产品具有新、奇、特的视听审美形式,对大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消费过程中通过大学生感知体验,开启意识形态渗透的心理机制,通过创造性艺术形式的表现和丰富的联想,释放意识形态感染力,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完全开放的意识形态接受心理机制,从而使大学生抛弃心理束缚,自觉地接受大众文化艺术内涵的意识形态理念,使大学生在乐陶陶的享受中无意识地就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
长期接受西方大众文化的熏陶,大学生就会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西方文化烙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你应该怎样迎接新工业革命时代的机遇?面对工业4.0的冲击与挑战,我们不应盲目跟从、一拥而上,而应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好切合实际的规划,特别是要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一篇大文章,既不能畏缩不前,更不能迷失方向。
无论德国的工业4.0还是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不可能出现超越某一阶段的跃升式发展。
只有从本国国情出发,立足国内产业,以开放和辩证的方式来参考世界其他国家的做法与理念,才能够真正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产业模式,实现产业链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从而完成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这一历史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