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族谱的研究与调查 PPT

对族谱的研究与调查 PPT

西河避难。 汉朝时,林姓成为名门望族。后因遭受政治迫害,中原林姓
大批南迁,迁入江浙一带。至西晋末年,中原林姓开始进入福建。 其苗裔散居侯官、龙溪、漳浦等地,称“闽林晋安世系”,
成为林姓最大、最著名一支。明清之际,闽粤沿海地区的林姓开 始移居台湾,繁衍发展。
二、林氏族谱的价值研究
1.资料价值 人物资料:族谱比较全面地记载了家族中各成员的基本情况。 例如: 天毕次子林德泽:字润卿,号仲吉、福亮。1871年3月17 日生于田坝桥瓦房。武秀才。1936年6月19日殁于贵阳小 河坎旅社。葬于瓦房寨后。为天毕▪德泽支系(住毕节市、 六盘水市、贵阳市)。 配罗氏:1868年9月6日生。1889年4月28日殁葬龙潭湾房后。 配葛氏:1874年10月10日生。1902年2月21日殁葬椅子湾。 子二:绍琦、琦;女:文锦。 配邓氏:1883年8月15日生。1934年7月19日殁葬银子坑。 子三:绍尧、铭、镛;女四:文芳、瑞、慧璜。
口6.5%,加之海外林姓华侨、华裔,为数更多。林姓在 《百家姓》中排名第147位,是中国的第十七大姓氏,台湾 第二大姓氏
3.林氏的迁徙和分布
春秋时期,林姓散居于周、齐等地。战国时,赵宰相林皋,
始w居e九lc门om,e生to有u九se子t,he父se子P均o十we分rP贤o德in,t t被em称p之la为tes“, 九Ne龙w之 父C”o“nt十en德t d之e门sig”n。, 1后0因ye为a赵rs王ex妒p才er欲ien加c害e ,迫使林姓举家迁至
对族谱的研究与调查 ——以贵州毕节林氏族谱为例
目录
一、林氏族谱和林氏的研究 二、林氏族谱的价值研究 三、利用林氏族谱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族谱调查总结
一、林氏族谱和林氏的研究
1.林氏族谱概述
唐有元和年间(公元806—820),邵州刺史林蕴撰 《续庆图》。后有《九牧林氏家乘》、《淮阳林氏族 谱》、《林则徐族谱》等,继继承承,绵延于世。
例如:林升《题邻按邸》、
人生态度和社会价值态度
林逋《山园小梅》、《和家庭氛围的建设。
熙《商妇吟》、林晟《龙潭 夜月》等诗词;
林雄《新建西定楼记》、 林纾《黜骄》等长篇文章。
《林氏族谱》 在家训方面,
有如下要求:一要崇孝道; 二要睦亲族;三要重修养; 四要齐家政;五要正礼节; 六要务读书;七要明德性;
黔毕林氏,多在明、清两代由福建、湖南、广西、 广东等迁入,因明清变革之故而散失。清光绪三十四年, 幸有林德泽、林辉伍、林德阳、林泮香等收集整编而存 的《林氏族谱》十五卷行世。但因受当时人力、物力、 交通等条件之限,且该谱距今已近90年,该谱入黔以上 世系不明,已无从考察。但我们可利用手头的林氏族谱 及相关资料对林氏家族进行初步分析、研究,挖掘其中 的价值,了解林氏家族的发展过程。
2.林氏的起源问题
林姓出自子姓,血缘始祖相传源自名臣比干。“三代孤 忠”的他以忠正敢言而闻名,后被暴君纣王挖心,他的夫人 逃难到今天河南卫辉、淇县一带的长林,生下一个儿子。周
武王姬发灭商后,赐他儿子林姓,此人就是林坚。林姓由
他最早发源,后人尊他为受姓始祖。 据国家人口普查记载,林氏人口七千多万,占全国人
宗族文化资料:如宗族的祭祀、家训等文献资料
祭祀:田坝桥林氏宗祠有正厅五间,左右厢房各三间,合成一四合院, 以左厢房为门厅,上悬“林氏宗祠”烫金匾额。正厅中间,祭祀林 氏历代考妣神位,右祀天后神姥神位,左祀入黔始祖前明指挥林沐 润公神位。每岁春秋二季,族人备祭礼聚此以祀先祖之灵。
字辈排行和郡望堂号资料
字辈排行:文明开国选,全兴正连长,祖烈家声远,腾辉百代昌 积善源生裕,敦仁品自崇,安平知运泰,和协兆年丰 望峻惟山类,心清与鉴同,高材称座辅,厚禄受恩隆
堂号:梅鹤风标、忠孝传家、露乌孝瑞、九牧传芳、雾峰林家等。
2.文献价值
3.教育价值
家谱作为一种文献,文献价 值是其最主要的价值体现。
林氏族谱中所保存的家规、 家训以及治家格言等,从 一开始就以积极、进取的
四、族谱调查总结
林氏家族出现的历史名人,激励着后代努力拼搏奋斗; 《林氏族谱》历代子孙繁衍的记录,让我们追本溯源,了解 自己的祖先; 族谱中醒目的家规、家训,让我们砥砺自我,追求优良品 质……
对于家谱资料的利用,要本着实事求是和科学的态度, 把家谱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研究,
要扬长避短,去伪存真,让家谱真正为现代社会 服务。
八要谨言语;九要慎交游;
十要处世事。
三、利用林氏族谱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是对本支始迁祖的历史回溯,很多攀附历史上 同姓的帝王将相名人,有的甚至追溯到夏商周, 来炫耀本家族历史悠久、血统高贵。
二是为了提高本家族的声望地位,随意假托名人 之名而编造的序跋、墓志铭等。
三是族谱是家族内部的出版物,不可避免的存在一 些纰漏,所以在利用族谱时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 把族谱放在历史和社会的大背景中去研究,要做到 去伪存真、科学地的使用族谱。
感谢您的聆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