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与专注在从雅加达回国的飞机上,决定开始给大家写信,用这种方式交流,可以增加相互的理解,我们的确处在一个需要转变的时刻,但是如何让你和你的团队能够在转变中,不惊慌、不烦躁、不迷茫,是作为管理者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次到河内、胡志明、雅加达与海外同事交流,让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团队的激情、克服困难的决心和能力、寻求发展强烈的欲望,以及对事业和工作的专注。
这一切是他们能够坚守他乡,打造“家园”的核心基础,也是他们能够缔造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原因。
借由3个月来与同事们的交流,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信仰这一段时期,因为上半年整体经营情况非常糟糕,大家对于下半年是否能够如期完成全年目标,是否能够如期完成业绩承诺抱持怀疑的态度,是否过于强调客观环境对上半年的影响,基于认为行情绝不可能大逆转抱着悲观态度,甚至认为绝对不可能发生奇迹。
结果真的就会是这样吗?越南、印尼的团队都是和我们一样的同事,可以在半年内用当地语言工作,可以在一年的时间开启全新的市场,可以把已经开发成熟的市场规模划给新区域,并在最快的时间里再次夺得新的市场规模。
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在这里都变成可能,因为他们坚信“新希望”的事业一定会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五大特区在7月转型调整的时候,有多少人告诉我调整的太快了,一定会失败,一定会出问题,一定会乱。
但是一样是我们的同事,全力转型、克服各种困难,抛开自我界限、努力配合协同,快速恢复区域竞争能力,深入了解饲料、养殖、屠宰产品力的结构,从品质、成本入手,从协调和约束着力,仅仅2个月的时间已经展开了全新的局面,因为他们坚信聚焦区域的发展、聚焦价值的创造,一定会获得市场的认同。
禽肉食品事业部的“产销分离”与“终端转型”更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生产商”向“服务商”的转型,很难想象会遇到怎样的困难,但是这个团队并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在作出一系列紧密、细致的组织调整、人员调整、商业模式调整的安排之后,也是短短不到2个月的时间,北京第一家终端店正式开业了。
这样快速的成效来源于这个团队坚信回到终端是我们必须做出的选择。
成都中心坚持3年多的努力,新希望江油海波尔猪场成为“国家级核心育种场”。
这些同事带给我极大的鼓舞,也让我看到信仰的力量。
和大家在一起工作,我能读懂新希望六和的声音:目前的行情、消费的状态、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半年经营的压力的传递,都是实实在在的困难。
我能读懂大家的声音:经理人的待遇、公司文化的融合、同行发展的诱惑、成长空间的压力、组织内部的不协调,都是实实在在的现状。
不过在我看来,这些还是一个认知的问题,以公司目前的规模、产品、市场理解能力、团队基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机会。
关键是我们是否确信,我们可以解决这些困难,转变这些现状。
今天大家认为是困难的地方,都是我们要接受的事实,只需要我们去面对和接受就好。
我比较担心的是,当我们目光都聚焦在这些困难和现状上时,有多少人还会全神贯注到目标和增长上。
我更担心的是,我们缺失了一定要面对事实、战胜困难的坚定信仰。
因为事实并不可怕,只需要我们有面对的勇气。
信仰,就是一个人所认定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一个人具有信仰的时候,他可以很好的接受生活中所遇到的任何事情,包括挑战与困境;他可以很明确的以自己的信仰做出判断而不至于迷茫和混乱。
信仰至少包括三种类型:人生信仰、政治信仰、宗教信仰。
而在三种信仰中,所历练的都是如何让自己确信并能够超越困顿。
人活在世上,可以创造无数的奇迹,也会遇到很多的痛苦与挑战,如何让自己的创造有益于世界,如何让自己遭遇到痛苦和挑战时能够安然处之,这就需要信仰的力量。
在幼小的时候,我们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信仰父母,确信父母可以给予我们正确的指引;小学和中学的时候,我们也不曾迷失和困顿,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信仰老师,信仰知识,确信老师可以依赖、知识可以依赖并给予我们正确的解决之道。
信仰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一个又一个混沌的阶段。
今天我们所遇到挑战和痛苦加大,独立承担责任的压力开始让我们困惑,同时因为能力的增加,过去的成功与骄傲,我们开始质疑别人的知识和经验,甚至认为老师也不如自己,找不到可以依赖的对象,压力与质疑导致了更大的困顿。
内心中没有建立信仰的力量,迷惑和困顿带来了更大的痛苦,因为信仰缺失所产生的恶果又加重了这些痛苦和挑战。
事实上,我们自身的困顿大部分源于内心信仰的缺失,来源于我们不再信赖同事与伙伴,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曾经亲手写下的目标。
拥有信仰并没有那么困难,只要怀着恭敬之心,相信公司,相信上司,相信同事,相信合作伙伴,相信用户,相信家人,相信生活,相信自己;只要对周遭怀有敬畏之心,开放与合作,你就会获得内心强大的力量。
因你有了确信的能力,困难和挑战都能够接受并安然处之。
我们之所以混沌和困惑,痛苦和不安,正是因为对于环境和自我的不确定,这些不确定并不是源于外在的环境,而是内心的空虚。
我比较担心的是,当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聚焦在困难、困境、无法完成任务的认知、对同事不确信之时,有多少人还会全神贯注于顾客、机会、创新、一定要完成任务的思维习惯?如果遇困境就无法达成目标,我们自己的价值贡献该如何体现?如果遇挑战就退缩,我们的能力又如何彰显?我觉得管理实践应当有一种信仰,养成了所有问题都从顾客开始的思维;养成寻找解决问题,求得成效的行动;养成确信团队能力可以创造奇迹的认知。
以目前的情形来看,今年行业真的没有机会?我们真的没有机会?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去看,我们对顾客做到完美了吗?就饲料而言,我们的确是数一数二,但是,深层次剖析一下,这里面还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第1名不代表就不能再继续进步了”,另一个问题是,我们在全国是第一,但细分到具体的区域或省份,并不是数一数二,甚至相当部分地区很差,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增长的市场和机会,究竟是提振我们自己呢,还是已经放弃?究竟是躺在行情上叹息,还是靠奋起行动创造奇迹?该是确立我们信仰的时候了!专注大家会困惑,信仰又如何确立呢?在我看来,专注于目标,寻找一切可能的解决之道,就可以确立信仰。
在邀请大家阅读大前研一的著作《专业主义》中有这样一段话:“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非常需要具备使自己的肉体和精神在未知的空间中经受锻炼的气魄。
”这段话留给我深刻的印象,所有能够战胜挑战,不断创造奇迹的人或者组织,都是全力以赴,专注于所追求的目标的。
耐克公司的菲尔·奈特说:“即使是想开餐馆,如果没有每天在厨房工作23小时的思想准备,那么还是放弃为好”,如果不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目不斜视地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便无法成就事业。
“我的别的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这件事。
”----只有对这项工作如此专注,并时刻记住这一点,我们的事业必定会获得发展。
这份专注还必须是转向顾客端,无论是我们的养殖户、用户、合作伙伴、最终消费者,还是我们体系内部的同事、相关部门,都是我们需要专注的对象。
基于顾客价值去做行动的选择和判断,可以让专注度更容易获得;基于顾客立场去做资源的投放和积聚,可以让专注力更容易呈现。
有一点点遗憾的是,在日常工作中我较少听到大家提“顾客”二字,较少提到如何更深地介入到顾客的价值创造中,相反,更多感受到的是大家的困惑和压力。
不是每个新希望六和人都希望我们能够保持领先吗?领先的来源是在顾客端,如果我们不专注于此,又如何获得领先的地位?还是回归到顾客,健康、安全、可靠、满足顾客购买能力等等,几乎同行都如此追求,因此成本要素、规模要素、养殖服务、技术创新等等已经普遍在行业内展开,我们又如何创造顾客的价值呢?我想上升到顾客价值的另外一个层面,“顾客感知价值”,这个不像前面4个标准是企业可以在传播中说出来,这是顾客切身感到的,如果做一个推断,当同业都可以追求上述4个顾客价值时,“效率”和“顾客成长”才是隐藏在顾客心里的潜意识的购买原因。
我所指的“效率”是服务效率,很多时候顾客会做出理性的选择和判断,会全面关注产品带给他的价值,但是当真正做选择的时刻,专注于顾客的那份响应速度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服务效率。
这个概念包含很多内容,可以延伸到顾客内部价值链的诸多内容,我们在这方面真的已经无可挑剔了吗?还是问题多多,我们是否因专注力不足而被顾客淘汰?另外一个是“顾客成长”,我想把这称之为“顾客语言”,有时,这种“语言”的沟通是有说服力的,当顾客转了一圈后发现,原来有一个企业给他的正是他所关注的一切,无论是自身的成长、盈利还是抵抗风险的对策,都是他日思夜想的问题。
这种“语言”让顾客与这个企业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本无法区分,甚至是一个共同工作体,工作标准、模式以及流程完全融合在一起。
我们是否拥有了专注于这样的“顾客语言”习惯呢?到今天,我还记得在美的工作的时候,美的人为了设计出“供应商成长模式”,从产品研发、到制造流程规划,以及培训学习设计和实施,都是完整的供应商解决方案,都是完整的供应商语言。
记得有一次参加美的供应商年度会议,整个会议的议题就是讨论每一个供应商在新的年度里面,如何获得盈利和规模的提升,提升的路径和方式是什么?美的专注于供应商建设的努力,使得它能够在拥有千亿规模的时候,依然可以获得稳健的增长和有效的盈利。
我真的非常想得到这样的效果,如果人们一提到“自我成长”就能想到“新希望六和”,那就好了!坦白讲,今天顾客提到“规模”会想到“新希望六和”,“新希望六和”的“规模”联系在一起,我叫做“顾客心中的定型”。
如果是这样的话,“新希望六和”这个名字与顾客价值、顾客成长之间似乎失去了联系,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因为我们专注于规模,没有专注于顾客极其成长,换来的结果是我们处在发展的被动状态,无法引领市场。
总之,我们需要全员专注于顾客,专注于核心价值的创造。
我们要有能力去做专注力的打造和提升,而不是按照惯性发展,更不能够存有侥幸的心理,要知道,我们付出多少,顾客给我们的感觉和信任就会是多少。
这是一个行动结果。
大北农致力于做“猪料专家”、海大致力于做“水产养殖专家”、双胞胎致力于做“乳猪料专家”,我们可以告诉顾客的价值定位是什么?我们所追求的价值创造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确定自己的定位?如果我们一个公司整体出现在行业和顾客面前,我们应该是一个“综合服务专家”,我们能够真正实现“战略供应商”的价值定位转型!当我们站在消费端,“为食者造福”、“滋养生活”的理念会转化为实实在在的顾客体验,可靠地产品,稳定的供应,美好的购买体验;当我们站在养殖端,“为耕者谋利”、“成就伙伴”的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共同成长,有价值的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持久的合作。
让顾客想到我们的时候,能够联想到我们高效的响应速度,卓越的IT、金融与技术专业服务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联想到“成长性”。
另外,如果我们能有一个足够高的顾客概念,如“新希望六和—滋养美好生活”,表明新希望六和为顾客提供的是“美好”,那我们的专注力很明确地聚焦在顾客认知中,并同时体现了我们的信仰与产业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