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挡土墙及道路施工方案

挡土墙及道路施工方案

赤水市长江半岛酒店挡土墙及道路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瑞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赤水长江半岛酒店项目部2015年8月22日1.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1.1.1工程名称:赤水市长江半岛酒店工程1.1.2 建设单位:赤水旅游发展股分有限公司1.1.3 设计单位: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2.1地理位置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东南及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及四川省的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

城区距遵义300 千米,距贵阳450 千米,距重庆240 千米,距成都350 千米,距泸州70 千米。

赤水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全境跨东经105°36′~106°15′,北纬28°16′~28°46′,东西轴线长61.85千米,南北轴线长55.35 千米,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及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

1.2.1 气象、水文1)气象气候赤水市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暖春早,夏季炎热多伏旱,全年日照少,初夏晚秋多阴雨,立体气候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气候特点。

年平均气温为18.1℃(最高气温41℃,最低气温-2℃),年均降雨量1292.3 毫米,年日照时数1297.7 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2%,无霜期340~350 天,并随海拔高度上升而递减,800 米以下地区无霜期300 天左右,800 米以上地区无霜期210~300 天。

赤水7 月平均气温最高达28℃左右,1 月平均气温最低仅7.9℃左右,气温年较差为20.1~20.5℃,极端最低气温为-4℃,极端最高气温39℃。

由于地形遮蔽大,林木茂盛,40℃以上的伤害性高温罕见。

年降水量在800~1700 毫米之间,降水量主要集中分布在4~10 月,约占全年的80%以上。

夏季(6~8 月)降水量最多,达383~681 毫米,占全年雨量的40.12%~44.7%。

冬季(12~2 月)降水量最少,仅58.3~166 毫米,占年雨量的6.5%~10.5%。

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北风。

极端风速可达27 米/秒,风力10 级。

平均风速1.6 米/秒。

8 级以上的大风常发生在3~9 月,7、8 月最多。

2)水文地貌赤水处于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境内有1300 多平方千米全国面积最大、赤水丹霞地貌发育最壮观典型的丹霞地貌。

地形主要为高原峡谷型和山原峡谷型,东南部重峦叠嶂,峡谷幽深,西北部丘陵起伏,河谷开阔平缓。

地势为东南高西北低,海拔高度由东南向西北递减,最高处海拔1730 米,最低处221 米,相对高差1500 米以上。

境内地层出露有中生代的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代的第四系地层,分属3 统6 组,是贵州省内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发育最好、出露最齐的地区。

赤水土壤类型多,分布比较零散,有“数步不同土”之说,以紫色土壤为主,占赤水市土地总面积60.61%,耕作层含钾最高,但含磷低,保肥力较强。

[3]水文赤水属长江水系,有大小河流352 条,总长度1255 千米,其中流域面积大于赤水桫椤20 平方千米的河流26 条,总长度335 千米。

赤水市河网密度达到0.7 千米/平方千米,赤水河为境内最大的河流,是长江一级支流。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东南及贵州习水县接壤,西北及四川省的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交界。

城区距遵义300 千米,距贵阳450 千米,距重庆240 千米,距成都350 千米,距泸州70 千米。

赤水位于东经105°36′35″、北纬28°17′02″,全境跨东经105°36′~106°15′,北纬28°16′~28°46′,东西轴线长61.85千米,南北轴线长55.35 千米,地处贵州遵义西北部,赤水河中下游,及四川南部接壤,是黔北通往川渝的重要门户。

1.2.2地质环境1)地形地貌本工程甲方已进行基坑开挖至中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7.8MPa,中风化砂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2.7Mpa2.施工人员、机械、材料配置投入计划2.1 劳动力配备一览表2.2 主要施工机具、用料一览表2.3 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3.施工工艺和方法3.1 施工测量3.1.1 测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必须经过验定部门检定,有检定合格证。

3.1.2 测量人员施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

了解掌握业主提供的施工坐标标高、水准点、相对标高及绝对标高之间的关系。

3.1.3 采用J2型经纬仪和NA20型水准仪进行工程监测,确保施工误差符合规范要求。

3.1.4 测量人员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资料施测本工程的测量控制网并作出书面材料,经复测合格后,报工程监理工程师验线,在收到验线合格书面通知后,方可正式使用。

3.1.5 定位放线A根据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的测量控制网资料测定道路的平面控制网。

B测定道路控制桩。

C验线:首先检查定位依据的准确性和定位的几何尺寸,再检查控制轴线间距是否正确。

3.2 挡土墙施工3.2.1 挡土墙土方施工3.2.1.1本工程挡土墙为水工挡土墙,挡土墙平面位置处在湖面及道路交汇处,挡土墙建好后常年泡在水中;根据业主要求和现场情况道路施工提前于挡土墙施工之前,鱼塘降水后,挖机到鱼塘底开挖挡土墙基础,采用1m3反铲挖土机挖土,开挖时要设专人负责管理。

测量人员随挖随测,保证基底的设计标高及设计几何尺寸。

3.2.1.2土方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请业主、监理等有关人员验槽,验槽后要及时施工砼垫层,防止基底被扰动,影响承载力。

3.2.1.3土方开挖后,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检查基土情况,如果发现基土及设计不符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及设计部门,研究处理办法。

3.2.1.4 土方回填前,对基础结构进行检查验收,并把基坑内的杂物清除干净,做好隐检,待业主、监理及设计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3.2.1.5 回填土采用装载机装土,回填土石控制,土比石为3:7,自卸汽车运土至挡土墙外侧,人工运土、平土到基础周围。

机械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93。

3.2.1.6 基础周围边角地方采用冲击夯进行夯实,大面积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必须分层回填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0mm。

3.2.1.7 回填土分层夯实分层取样,取样数量和质量要求确保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

3.2.2 钢筋工程3.2.2.1 钢筋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进场钢筋必须由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取样复检,复检合格方可使用。

进场后的钢筋按其规格分类堆放,并做好产品标识,写清产地、规格、数量及检验状态,不合格品及时运出施工现场,未经复检的钢筋单独堆放,不得使用。

3.2.2.2 钢筋现场制作成型,钢筋制作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认真填写钢筋下料单、加工料牌。

加工成型好的钢筋要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成型后的钢筋要及时绑扎,防止久放雨水淋浸生锈。

3.2.2.3 钢筋绑扎前要检查钢筋的规格、数量、形状、尺寸是否及下料单相同,确认无误后方可运至施工现场。

钢筋绑扎前要先清除模板内的杂物,按设计要求铺设钢筋,钢筋要满绑,绑扎牢固,不允许出现松扣、漏扣现象。

3.2.2.4钢筋绑扎时应注意钢筋绑扎铁线不得外露砼表面,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控制。

3.2.2.5挡土墙底部钢筋为上下两层钢筋网,为保证上层钢筋网不下沉,在两层网片之间加U型Ф16钢筋马凳,按梅花形间距1m布置。

3.2.2.6钢筋工程施工完毕后要认真做好自检、专检工作,会同业主、监理等进行复检,监理工程师在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认可后方可施工砼。

3.2.3 模板工程3.2.3.1 根据工程特点,为保证挡土墙外观质量,采用竹胶板配置模板。

3.2.3.2 现场使用高速手提电锯进行木多层板锯板,制作误差为+0,-5mm,为防止产生毛边,锯板前先将板下垫实,锯板速度不宜过快。

并将锯口处用耐水酚醛油漆涂刷三次。

3.2.3.3 锯板成型后,在板后用50×100木方沿纵向扁放后用钉子钉牢,木方间距不大于300mm,模板平面拼缝处用不干胶带封好,接缝处用木方钉牢。

3.2.3.4 木模板使用之前,先将板面均匀涂刷一层脱模剂,脱模后应及时清洁板面,严禁用坚硬物敲刮板面。

周转下来的模板水平摆放,下垫木方,边角对齐堆放在平整地面上。

3.2.3.5 模板重复使用前,必须再将表面清理干净,并均匀涂刷一层脱模剂,处理不净或未刷脱模剂的模板不允许使用。

不允许在已支好的模板上刷脱模剂,防止污染钢筋。

3.2.3.6 为了保证模板支设的整体稳定性,采用φ14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模板,对拉螺栓自挡土墙底部300mm开始水平、竖直方向间距均按500mm 交错布置。

模板外侧用ф48×3.5mm脚手管加固支撑。

3.2.3.7 模板及其支承体系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措施。

3.2.3.8 模板及其支架拆除要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3.2.4 砼工程3.2.4.1 本工程因工程量大,工期短,施工工作面少,施工难度大,工程地点距城区近,施工现场不设置砼搅拌站,整个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砼运输车把砼运至浇筑地点,再由砼汽车泵浇筑入模。

3.2.4.2 (零星工程)原材料选择水泥:选用强度等级不小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选用级配均匀的中粗砂,含泥量小于3%。

石子:采用级配均匀的砾石,粒径为5~20mm,确保砼泵送的可泵性和连续性。

外加剂:在砼拌和物中掺入高效复合泵送剂提高砼的施工性能。

3.2.4.3挡土墙砼施工时,采取连续浇筑方法,分层厚度不大于500mm,砼浇筑从一端开始平行推进。

3.2.4.4 采用插入式砼振捣器,插入点间距为300mm,插入时做到快插慢拔,每一点振捣时间为20~30s,分层浇筑时,每层砼厚度应不超过振捣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层砼时,砼振捣器应插入下层中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

3.2.4.5 砼浇筑时要振捣密实,不得漏振,同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位移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经浇筑的砼初凝前将其加固修整完好,再进行砼浇筑。

3.2.4.6 砼养护在平台砼表面洒水湿润进行养护,并覆盖一层塑料布,避免砼干缩出现裂缝,养护期不少于7天。

3.2.4.7 泵送砼3.2.4.8 泵送砼前,先用水润湿整个泵管,然后输送水泥砂浆,使输送泵管处于湿润状态,再开始泵送砼,砼泵送应连续进行。

3.2.4.9 操作人员在泵送砼时要注意观察砼泵的液压表和各部位的工作状态,在泵的出口处最容易发生堵塞现象,如发生堵塞泵管情况,应立即将泵机反转运行,使泵出口堵塞的砼能回流到料斗内,将回流后的砼搅拌后再继续进行泵送砼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