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版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治指南解读

2011版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诊治指南解读

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典型症状一般在6070岁出现,低于50岁的IPF患者罕见。
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多数患者有吸烟史。
三、流行病学
IPF 发病率呈现明显增长的趋势。
IPF发病率估计增长率为每年11%。此增加与人口 老龄化或轻症患者确诊率增加无关。
IPF发病率难以确定与地理、国家、文化或种族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
六、诊断路径和诊断标准 十一、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IPF的定义
IPF是一种局限于肺部的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炎的 一种特殊形式。以前国外曾采用“隐源性纤维化性肺泡炎 (cryptogenic fibrosing alveolitis ,CFA)”一词。
其病因不明,主要发生于老年人。 其组织病理学和/或影像学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 usual
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
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
急性间质性肺炎(AIP)
隐原性机化性肺炎(COP)
概述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是弥漫性间质性肺病中的一组有着 多种肺部异常表现的非肿瘤、非感染性肺病。
这类疾病并不限于间质,病因也不完全是特发性的。 该类疾病中大多数都有一定程度间质细胞浸润和 /
四、高危因素
吸烟:每年超过20包危险性明显增加。 环境暴露:包括金属粉尘、木屑、务农、养鸟、石粉、抛光、
护发剂,接触牲畜、植物和矿物粉尘等。 微生物因素: 胃-食道返流:异常的胃食管反流导致反复微吸入是IPF 高危
因素之一。但多数IPF患者缺乏胃-食道返流症状而易被忽视。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投入更多
或胶原沉积,并能从临床、放射及病理上和其它弥 漫性肺病区别。
IIP的病理和临床分类
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 (ATS)和欧洲呼吸学会 (ERS) 共同制定的·ATS/ERS分类,按发生率多少排序
概述
2011年3月美国呼吸危重症杂志全文发表了由美国胸 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日本呼吸 学会(JRS)和拉丁美洲胸科学会(ALAT)共同制定 的特发性肺纤维化( 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诊治指南。
地研究。
五、UIP型的意义
2011指南强调根据UIP的HRCT特点可作为独立的IPF诊断手 段。
许多研究证实HRCT诊断UIP准确性可达到90-100%。 新指南提出具备UIP典型HRCT表现者不必行病理活检。 新指南明确指出对怀疑IPF 患者胸片用处不大。 废除了2000年ATS/ERS共识中提出的主要和次要诊断标准。
DPLD的分类
已知原因的DPLD, 特发性间质性 肉芽肿所致DPLD
如药物所致,胶原血 管疾病
肺炎(IIP)
, 如结节病,外源 性过敏性肺泡炎
其他类型的 DPLD,如肺泡 蛋白质沉积症
特发性肺纤维化 (IPF)
除 IPF 以外的特发 性间质性肺炎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
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 质性肺病(RB-ILD)
2011年版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诊治指南解读
概述
1969年Liebow等首次提出了一组原因不明的弥漫性间质性肺 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概念, ILD是以 肺泡壁病变为主累及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持结构的一组 疾病群,病因近200种。由于多数ILD病变不仅局限于肺间质, 常伴有肺实质受累如肺泡炎、肺泡腔内蛋白渗出等改变,故 也称为弥漫性肺实质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DPLD),因此ILD与DPLD所含的概念相同,是所有弥 漫性间质性肺病的总称。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 AE-IPF的组织学为UIP+DAD ★新指南强调识别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HRCT)的UIP型表现的重要性。
二、临床表现
所有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慢性劳力性呼吸困难,并且 伴有咳嗽、双肺底爆裂音和杵状指的成年患者均应 考虑IPF的可能性。
高分辨CT
与普通CT相比主要有两处改进: 通过薄层扫描(1~2mm)减少了影像叠
加造成的图形模糊 图形重建时采用高空间频率算法,减少了
图像的光滑度,增加了空间分辨率
高分辨CT
以上两方面的改进,HRCT的图像 几 乎可与大体解剖学标本相媲美
肺脏观察能达到次级肺小叶水平 HRCT能清楚显示细小血管和支气管分
该指南重点提出了IPF诊断和治疗方面新的建议,取 代了2000年发布的ATS/ERS IPF共识。
主要内容
一、IPF 定义
七、治疗
二、临床表现 三、流行病学 四、危险因素
八、关于IPF的自然病程 和疾病过程监控
九、关于死亡率
五、UIP型的定义 十、病程的监控
支以及小叶间隔等细微结构, 从而为 间质性肺病的无创性诊断提 供了一个 有力手段
普通CT
HRCT
UIP的HRCT特点
2011指南指出典型UIP型的HRCT分布特征为基底部和外周, HRCT表现为网状影,通常伴有牵拉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扩 张;蜂窝样改变常见并且是确定诊断的关键,磨玻璃影虽然 常见但范围少于网状影。
细支气管扩张; 蜂窝样改变常见并且是确定诊断的关键,磨玻璃影虽然常见
但范围少于网状影。 2011指南指出蜂窝样改变是HRCT确定UIP型诊断的关键。
如果HRCT无蜂窝样改变,其他影像学特征满足UIP诊断标准, 可考虑为可能UIP型。
2011指南指出蜂窝样改变是HRCT确定UIP型诊断的关键。 如果HRCT无蜂窝样改变,其他影像学特征满足UIP诊断标 准,可考虑为可能UIP型,需要外科肺活检确定诊断。
UIPF HRCT典型表现
典型UIP型的HRCT分布特征为基底部和外周; 典型UIP型的HRCT表现为网状影,通常伴有牵拉性支气管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