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PPT课件
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好逸恶
劳,但也心地善良。
8
②《药》的主人公是夏瑜还是华老栓?请结合小 说内容分析。 答:《药》的主人公是华老栓,不 是夏瑜。A.《药》描写的是群众的愚昧麻木,革 命者的悲哀也是因群众的愚昧麻木引起的。B.全 篇着力刻画的是华老栓。作者通过行动、心理描 写和环境衬托,表现了华老栓愚昧麻木、老实本 分等性格特征。C.作者明写华老栓,暗写夏瑜。 意图是将国民的劣根性暴露出来,因此,正面描 写华的愚昧麻木。对夏瑜采取侧面描写,只是反 衬不觉悟的群众,更深的揭露国民的劣根性,警 醒人民改造国民性。
11
第四,故事情节总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梳 理故事情节的过程就是对人物性格感受的过程, 也是对小说主题理解的过程。如《水浒传》中的 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官居高位。小 说在前五回里,浓墨叙述了“娘子受辱”、“带 刀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大闹野猪 林”、“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等情节, 展示了林冲一步一步地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一位 逆来顺受的“忠臣”最终成为犯上作乱的“英 雄”,其性格刻画运用的是情节推进法。
3
第二,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 活动的,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要 联系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中的自 然环境。既准确把握人物鲜明的个性,又 深切理解人物的社会意义(共性)。既要 善于从自然环境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情感、 心境等,又要善于从人物间的相互关系、 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14
典例分析: 小说《项链》的结尾出人意料,但合 乎情理吗?请结合有关情节进行分析。 答:合乎 情理。① 借项链时,福雷斯蒂埃夫人很爽快地答 应:“当然可以。”显得相当大方,这就暗示项 链是假的。② 玛蒂尔德四处买项链时,珠宝店老 板说“我只卖出去这个盒子”,这又暗示项链与 盒子不是原配的。 ③ 玛蒂尔德去还项链时,福雷 斯蒂埃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这再一次暗 示项链并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所以,结尾由福 雷斯蒂埃夫人亲口说出项链是假的虽是出人意料, 却是合乎情理的。
2
此外,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还有肖像描写、 神情描写、细节描写等。既有概括的介绍, 也有具体的描绘;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 面烘托。分析人物形象时一定要抓住这些 具体的描写语句去揣摩、领悟,如《孔乙 己》一文中,对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写他 的衣着是“一件又脏又破的长衫”,写出 了他迂腐、虚荣的性格,也反映出了他深 受科举制度的毒害。
9
二.情节的鉴赏 鉴赏方法: 对小说情节的 鉴赏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理清基本 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弄清故 事的来龙出脉,从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的全过程来把握故事内容,尤其注意分 析透发展和高潮部分。善于体悟出故事情 节中寄寓的深刻生活哲理、社会现实意义。
10
第二,鉴赏小说的情节要从细节入手,细 节往往成为设题点,伏笔与点睛之笔是命 题者的热点选择。另外,还要注意鉴赏小 说情节中倒叙、插叙、伏笔、悬念等的表 达效果。 第三,小小说必有情节上的“转” (即情节、感情的变化);因为短,冲突 往往在高潮中戛然而止,引人深思。这使 结尾句往往成为点睛之笔,是理解全篇的 关键。
12
常见命题方式: ① 某段划线的句子在文中 有何作用,请作简述。② 将小说的某个情 节抽去,对小说的人物刻画和主题的表现 有没有影响?为什么?③ 为什么小说要几 次写到某某事件?④ 小说在哪些方面对某 某人物作了伏笔,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13
解题思路: 解题时仍然要从小说三要素寻 找思路,明确情节构思是为了表现人物的 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 ①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 是点题或突出主题。②是对塑造人物形象 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 表现了人物性格。③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 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 节的发展。
5
常见命题方式: ① 小说的主人公是什么样 的人?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分析。②某 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其性格 特点。③ 试析某某人物的形象。
6
解题思路: 首先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 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 颂扬还是讽刺。然后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 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 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 接着看用了什么描写方法,通过人物的描 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 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 概括。最后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完 整的故事情节、描写具体的环境,高考命 题人设题问题离不开小说“三要素”,自 然,这也是阅读小说时必须关注的重点。 考生需要知道的是,环境、情节常常是为 塑造人物服务的,塑造人物形象又是为了 表达主题的。
1
一.人物的鉴赏 鉴赏方法: 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 赏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人物的性格总是 通过描写手段表现出来的。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 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表 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 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表白, 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则更是直接表白了。 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物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 格的生动表现,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 乙己为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 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 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4
第三,人物性格也常用抑扬、虚实、对比、 衬托等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揭示出来。 另 外,确立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可从五个方 面进行分析:有的作品的标题就指明了主 人公,最能传达主题思想的人物是主人公, 与情节联系密切的是主人公,作者极力刻 画出的栩栩如生的人物是主人公,作者用 墨最多的人物往往是主人公。
7
典例分析: ① 《孔乙己》中的主人公孔乙
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孔乙己“身材高
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
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
可是又脏又破”“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
之乎者也”。他说“窃书不能算偷”,他
教“我”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可
见,孔乙己是个深受科举制毒害的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