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1.染色方法
Q—染色法 G—染色法 R—染色法 又称反转G染色法 C—染色法 又称着丝粒异染色质带 Cd-染色法 N—染色法
2.染色体带的区分和命名
带:是染色体上的一部分,它能通过某种染色方法显示出 较深或较浅的染色,以至于能很清楚的与其相邻的节段区 分开来,染色体上没有带间区,深染浅染都是带。
一秃二蛇三蝶飞, 四像炮竹五黑腰,六是一、四小白脸, 七上八下九苗条, 十号长臂近腰好, 十一低来十二高, 十三、十四、十五三个样,十六中央次缢痕好,十七脚上带镣铐, 十八人小白肚皮, 十九中央一点红, 二十头重脚又轻, 二十一像个葫芦瓢,二十二一点y黑脚, X-pq竹节一担挑, 1-9-16有次缢痕;13、14、15端部着丝点有随体,21、22有随体。
⑴按大小分:从大到小排列下去,x相当于6号(即x长短 相当于6),y相当于12号
⑵按着丝点位置分组:A(1-3),B(4-5),C(6-12), D(13-15),E(16-18),F(19-20),G(21-22)。
⑶据带纹,每条染色体都分区分带,每区之间都有界标 隔开。
4.人类各染色体的特征
界标:具有鉴别染色体的重要、一致而明显的形态特点, 包括染色体两臂的末端、着丝粒和某些染色带。
染色体区:就是指位于相邻的界标之间的染色体区域,界பைடு நூலகம்标被标为那个区的第一带。
在一个特定的染色体带定名时,有四种符号:染色体号, 臂的符号,区号,在该区内的带号。如:1p33。
3. 国际体制的几个原则
实验九 人类染色体观察
一、实验目的
学习人类染色体G带识别方法; 了解核型鉴定技术; 初步了解人类染色体命名的基本原则。
二、实验原理
染色体技术:一般包括细胞培养,染色体标本制 备,常规染色和分带染色,以及染色体观察分析 四个部分,已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染色 体技术。
核型:就是将一个典型的二倍体细胞中的全部染 色体用显微照片剪贴或显微镜描绘的方法,按一 定系统排列起来。因此他代表某一个体所有细胞 的染色体组成,其中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 形态。
三、实验内容
对着照片识别人类染色体G带, 观察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片。
作业:绘人类46条染色体示意图
图 人类染色体核型照片
图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
图 人类染色体核型图谱
图 人类染色体核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