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咬伤PPT课件
马蜂
临床特征与识别 局部表现: 部位刺痛、触痛、痒感和红肿。伤口内可遗留 有蜂刺,可引起感染,局部症状多于数小时内 自行消失。如蛰伤头、颈、胸部和上肢.症状 多严重。 全身症状: 较少见,群蜂刺伤可致头昏乏力、发热、恶心 、呕吐、烦躁不安、痉挛,对蜂毒过敏者可出 现荨麻疹、喉头水肿、过敏性休克。 黄蜂马蜂蛰伤比蜜蜂严重,可有溶血,因急性 心、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尖吻蝮
竹叶青
临床表现
混合毒 同时出现神经毒和血循毒的表现 见于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
长吻海蛇
诊
有确切的毒蛇咬伤病史 有蛇咬伤的牙痕
断
出现不同毒蛇咬伤的症状和体征
毒蛇与非毒蛇咬伤鉴别诊断
毒蛇 牙痕 2个针尖大牙痕 非毒蛇 2行或4行浅小牙痕
局部伤口 全身症状
水肿渗血坏死 神经毒
蜂螫伤
病因与发病机理: 蜜蜂、黄蜂和马蜂最常见,蜂的腹部后节内有毒腺 ,与蜂的管状尾刺相通,蛰伤人时射出毒液,注入 组织中。 蜜蜂尾刺有逆钩,蛰入人体后,会留在局部.蜜蜂 毒液为酸性。黄蜂毒液为碱性,比蜜蜂毒性更强。 蜂毒含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磷酯酶A、 胆碱酯酶等蛋白酶类、致敏物质、缓激肽、和血清 素等,造成神经毒、心血管毒、溶血毒、肌溶解、 凝血障碍等毒性反应,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并 可引起过敏反应和MODS。
混合毒素表现:抗银环蛇毒血清和抗蝮蛇 毒血清或(和)抗五步蛇毒血清
其他动物咬螫伤
常见有毒昆虫和节肢动物有马蜂、大黄蜂及节肢动 物蝎、蜈蚣等,它们对人体的伤害多局限于叮咬部 位,全身反应常见于继发性的过敏反应,当成批毒 虫如马蜂群起攻击也可造成严重伤害,马蜂蛰伤引
起死亡的事件常有发生,应予注意。
局部处理:
伤口立即用弱碱性溶液(如肥皂水或5%小苏打 )冲洗,可外敷蛇药,或用新鲜草药(如半边 连、野菊花、鱼腥草、蒲公英)捣烂外敷; 全身治疗:
对症治疗
抗过敏治疗
犬、猫科动物咬伤
犬、猫科动物咬伤特点: 可有较广泛的肌肉和软组织损伤 易出现病毒细菌感染 猫抓病,种多形性革兰阴性菌样的细胞外细菌 汉赛巴通体引起,常引起伤口经久不愈,伴有 引流区淋巴结肿大。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狂犬病毒所致,目前尚无 有效治疗方法,死亡率几乎100%。 破伤风
急诊处理
急诊处理原则:
立即彻底冲洗伤口,负压吸出污染组织残存异物或 液体,消毒清创伤口
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全程疫苗 预防感染和破伤风,处理有关并发症
伤口处理: 一旦被犬、猫科动物咬伤、抓伤,在咬伤现场或就 地寻找水源彻底冲洗伤口。 20%肥皂水冲洗,再用高锰酸钾或双氧水 70-75%酒精或35%碘酒消毒伤口。 较深或面积较大伤口应适当清创,局部伤口一般不 缝合、包扎,如伤及大血管或撕裂较大时应稀疏缝 合,但应在伤口周围足量使用抗狂犬病毒血清浸润 注射后进行。伤口表面不使用外用药。
②绑扎:伤口近心端 5-10cm左右,阻断静
脉和淋巴回流Leabharlann 延缓毒液扩散。注意定时放松,防止肢体坏死
急救处理
③伤口处理:清水或生理盐水或高锰酸钾清洗
伤口。也可用刀扩大伤口(“+”字或“+ +”
字),进行彻底清洗。如伤口有毒牙残留,应 立即挑去。
急救处理
④尽快送医院:扩创 排毒,应用解毒剂
院内处理:
局部处理: 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弱酸性溶液冲洗;
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3%氨水或2%~3%碳酸 氢钠或肥皂水冲洗, 确信伤口内有无蜂刺,注意在拔除蜜蜂刺时不 要挤压毒囊。 伤口周围可涂以蛇药;疼痛剧烈者,可用利多 卡因伤口周围封闭。
全身治疗: 有肌痉挛或抽搐者,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 可给予肾上腺素、地塞米松,抗组胺药物如非那根 、苯悔拉明等。 若有血红蛋白尿,应碱化尿液,并适当加大输液量 ,以增加利尿。 积极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注意控制输液的量 。必要时行血液透析。
切开冲洗、排毒 按牙痕纵向切开,1/5000高锰酸钾冲洗 局部封闭
利多卡因+甲泼尼龙 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同种抗蛇毒血清
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糖皮质激素 破伤风抗毒素 支持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不明蛇种血清选择: 神经毒表现:抗银环蛇毒血清 血循毒表现:抗蝮蛇毒血清或(和)抗五 步蛇毒血清
咬蛰 伤
.
毒蛇咬伤 其他动物咬螫伤
中国的毒蛇分布
在我国,蛇类共有200余种,目前已知毒蛇50余 种。剧毒的毒蛇只有10种,分别是眼镜蛇科的眼镜 蛇、眼镜王蛇、银环蛇、金环蛇;海蛇科的海蛇;
蝰蛇科的蝰蛇,蝮蛇科的蝮蛇、五步蛇、圆斑蝰蛇
、竹叶青、烙铁头等。长江以南多见。
蛇毒:
毒牙和毒腺可以分泌各自不同性质的毒液由沟 牙和管牙注入人体 神经毒素 阻断神经肌肉传导 血液毒中毒 凝血毒和抗凝血毒 溶血毒 心肌损害 混合毒
蜈蚣咬伤
全世界共有3000~5000种,蜈蚣有毒腺,蜈蚣毒液 主要成分与毒蜂成分相似,毒液含组织胺类物质及 溶血蛋白质、蚁酸等,呈酸性,有溶血作用。当被 咬伤时,其毒液顺尖牙注入被咬者皮下,引起被蛰 者中毒。
临床特征与识别: 局部表现: 轻者红肿痒、刺痛,重者可出现水疱,瘀斑、 组织坏死、淋巴管炎及局部淋巴结肿痛等。 全身症状: 较轻微,有畏寒、发热、头晕、头痛、恶心、 呕吐等。严重者休克、抽搐、昏迷等。
发病机制
排毒管
发病机制
毒蛇咬人后,由毒腺分泌的蛇毒,经排毒导管、毒牙及伤
口,沿淋巴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毒蛇牙痕
无毒蛇牙痕
临床表现
神经毒 咬伤症状不明显,仅有麻痒感,视力模糊,严 重者肢体瘫痪呼吸肌麻痹 见于金环蛇、银环蛇、海蛇
青环海蛇
临床表现
血液毒中毒 局部症状明显,肿胀,疼痛,、水肿、组织坏 死,畏寒、发热,出血,休克,肾衰,胸闷, 心脏骤停 见于蝰蛇、五步蛇、竹叶青
心脏和凝血毒 出血 肌毒
无 无
无 无 无
蛇中毒死亡原因 呼吸肌麻痹 循环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出血及凝血功能障碍 感染
治
救治原则:
疗
减少蛇毒继续吸收
增加排出
尽早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对症治疗
现场处理:
制动
近心端结扎
紧急送医院
急救处理
①保持镇静,不要惊 慌奔走。患肢制动
急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