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梦 张爱玲
主要作品: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半生缘》《色戒》等,散文集《留言》,文学评论《红楼梦魇》等。
二、写作背景
1939.9.1《西风》征文,题目:“我的……”,字数:五千字以内。张爱玲当时是香港大学一年级学生,看错限定字数:把“五千字以内”记成“五百字以内”,极力压缩。(或说:看成“1500字以内”)共有685篇作品应征,评出前十名和三名名誉奖。《天才梦(我的天才梦)》获名誉奖第三名。刊登在1940年8月第48期。《西风》后来以《天才梦》为书名结集出版获奖作品。
华美的袍
蚤子
天才的成功有赖于敏感,天才的痛苦也根源于敏感。
作业布置
1.张爱玲的作品近年走红文坛,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2.创造性工作主要依赖天才还是勤奋?试举例说明。
3.你觉得张爱玲的自我描述真实客观吗?你也试着写一写自己的自传或自述。
巩固知识,锻炼表达能力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天才梦
张爱玲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蚤子
讨论,自由发言
用提问的形式让学生更快进入思考
新课学习
一、作者介绍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ou)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47年离婚,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赴美,1956年与赖雅结婚,1967年赖雅去世,1973年,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1)讨论:“华美的袍”和“蚤子”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华美的袍:天才的智慧及梦想
(三岁背唐诗,七岁写小说,九岁梦想当钢琴家)
蚤子:梦想之外的现实世界
(不会削苹果,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
(2)讨论:从中心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人生矛盾:梦里世界繁华诗意而孤绝,充满了生命的欢悦;梦外世界大多时候可怖可恶,烦恼无处不在。
从文字和图片中了解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
阅读文章
讨论字词的注音及意思并抢答
分组讨论文章的结构划分
分组讨论从文中找出对应的事例
讨论
发言
通过了解作何以及写作背景了解文章表达的内涵
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内容
考察基础知识,抢答提高积极性
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锻炼团结协作,联系从文中提“少作”的压卷之作,也是成熟的开篇之作,成为进入张爱玲精神世界的一扇门。
(2)参差的对照
(3)华洋杂错,雅俗共赏
(4)华美绚丽的文辞
6、关于张爱玲的文学天才
文本中自述了诸多天才的心理特质:敏感、早慧、孤独、机智、卓越。
母亲:“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道出敏感天才所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麻烦。
天才的痛苦:高度敏锐的感觉能力以及过度强烈的心理反应,使她与社会、与他人难以正常相处。
咬啮性:yǎo niè咬住不放、一直困扰
2、文本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女孩儿的天才梦。
第二部分(2-6)天才的种种表现。
第三部分(7-11)天才的乖僻缺点。
第四部分(12)对生命的感悟。
3、文眼(中心句)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全文分成前后两个大的部分。围绕生命中“华美的袍”和“蚤子”两方面展开。前半部分主要谈天才的人生欢悦,后半部分主要谈天才的人生痛苦。一头一尾,感慨系之。
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你觉得世界上有天才吗?举例说明
你觉得你自己是天才吗?为什么?
鲁迅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了。
牛顿说:天才就是长期劳动的结果。
爱迪生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勤奋。
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观点呢?说说理由
(伤仲永—王安石)
提问:如果你的作品获奖了,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
(请学生自由发言)
自由阅读导读部分,看看张爱玲的“获奖感言”。
三、新课感知
自由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分析课文
1、重点词语分析
半打:dá 六个(一打十二个)
帧:zhēn量词,幅,用于字画等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决地走来走去
睽隔:kuí gé分离;乖隔
教学课题:天才梦(张爱玲)
教学目标:1、了解张爱玲散文的基本特征。
2、了解张爱玲的创作个性。
教学重点:1、本章节制、力求客观的自传文特点。
2、作者不动声色却展示乃至炫耀自己天才的技巧。
教学难点:关于文学天分问题以及张爱玲散文的创作个性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人生哲理:“华美的袍”美到极致,“蚤子”让人厌恶到极致,梦想之美和现实之痛的不可分割性,人生困境的不可摆脱性。
4.文本主题
叙述自己少时的天才表现和种种乖僻,抒发一个天才还未实现梦想之时的心情与感受,揭示出在世俗的成名愿望与深刻的生命悲剧意识之间矛盾徘徊的烦恼,道尽“人世沧桑”。
5.文本艺术特色
(1)女性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