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部编人教版版小学二年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2020年部编人教版版小学二年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全册)

-6-
6. 你觉得你的周末时间是浪费了还是很好的利用起来了?
分享讨论:总的爱说你对自己的周末满意吗?
你认为你的周末活动安排还可以做哪些改进?
(二)成长不烦恼
家和 8 页 9 页内容讨论我们该怎样安排周才能更精彩
教师小结:我们要增强时间管理的意识,正确处理好学习与休息和娱
乐之间的关系巧妙的安排周末时光让我们的周末过的有意义有收获。 三、教师总结 (2 分钟)
所教 班级 概貌 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 行规方面、 纪律方面、 学习生活方面都有待常规 化。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并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并教 育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为集体 服务,以树立集体荣誉感。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体验生活,愿意 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收获, 能乐纳自己并能真诚地对待别人, 是这一学期品德与 生活课内的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必须形成的态度。在过去的一年里, 班级中的学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 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我们面对的孩子在不久的将来, 必须自己面对周边人, 适 应生活,融入社会。而人与人相处之道在于真诚, 人在社会生存之道在于诚信, 所以我们教师有责任培养一群真实的社会人, 课堂上, 教师的态度要真诚, 语 言应该真实。 让学生在学校里能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 身心健康地成长。
1. 辨一辨:课件展示图片,周末这样做可以吗? 认为可以的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 不可以有为什么呢? 2. 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二)虚拟周末 游戏畅想:如果下一个周末完全由你安排,你将会做什么呢? 全班交流,互相评议,选出大家最喜爱的安排 总结:周末过的充实愉快而有意义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 我们应当认真的安排自己的周末生活。 三、拓展 撰写周末日记,把你在周末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写出来(结合 6 页上 内容)
-1-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 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 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 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 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 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 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 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5. 了解元旦和春节的来历及相关的民俗文化, 认识十二生肖, 学会区别公
历和农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造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
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 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能够尝试一物多用, 学会
正确使用剪刀等工具。积极参与新年联欢活动,并体验节日的快乐。
-2-
单元 课时 比重 及重 难点 分布
动态修改部分
三、教师总结 (2 分钟) 暑假生活忙乱又快乐,要想过个有收获的暑假,你要做一个 有打算的小朋友,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四、拓展 (2 分钟)
-4-
请你为下一个暑假做一个计划,说一说下一个暑假你会怎么 安排?
假期有收获 板
书 设
用心过 有收获

有打算 不忙乱
教学课题 课型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共编排了四个单元: 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由 4 个主题构成,建议 6-8 课时;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由 4 个主题构成,建议 6-8 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由 4 个主题构成,建议 6-8 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由 4 个主题构成,建议 6-8 课时 教学重点分布在一、二单元,第二、三单元是本册的难点。帮助学生学会 准守班级规则和公共场所规则, 让学生学会交际; 懂得集体生活需要大家来维 护,在公共场所里要讲礼貌、守秩序,遵守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常规。
多媒体课件
教学 流程
一、 导入 (3 分钟) 问:孩子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夏天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学生汇报) 夏天给我们的很多很多,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关 于夏天的小诗吧 教师领读: 夏天的礼物是烈日和蝉鸣 夏天的礼物是雷雨和彩虹 夏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是有滋有味丰富多彩的暑假 教师:提到暑假,我们的暑假正好刚刚结束,能告诉我你们
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知道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具 体 目 标 或
3. 尊敬国旗, 学会唱国歌。 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 知道规 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 热爱集体, 乐于与他人合作, 生活中有自 己的创意。
4. 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 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我们可以怎样做:
1、 在活动安排上:体现劳逸结合
2、 在内容选择上:要强调有益身心
3、 在时间分配上:各项活动都要适度
四、拓展 (2 分钟)
在班级举办一次“我的周末成果”展示,用丰富的形式汇报自己
在周末期间的劳动学习或娱乐中的收获


பைடு நூலகம்
周末巧安排

劳逸结合 有益身心

-7-
教学课题 课型
教学课时
第 3 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新授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第 2 课:周末巧安排 新授
二课时 1、要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2、学会在生活中黑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懂得周末时间很短,要好好安排才能让周末更精彩。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了解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 养成有秩序,守时间的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补学法 谈话法 学习方法:交流合作法、观察发现法
你知道吗?还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祖国就要过生日啦。
那一天我们全国人民要一起给祖国妈妈过生日呢。
2、国庆的由来
师:谁知道国庆节的由来?
生答
(多媒体展示:国庆节的由来, 1949 年十月一日举行的开国
大典,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思考:今年的 10 月 1 日式第几个国庆节?
揭示课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学校与幼儿园生活、学习的不同。 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自豪。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上学的意义,引导学生适应并喜欢上 学。
教学难点: 体验上学的快乐,体验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愉悦和 自豪。
教学方法: 谈话讨论法、观察法、探究发现法 学习方法: 互学法
-3-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重点: 认识国家象征,树立爱国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国庆节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实践法
《生日歌》《国家》歌曲
教 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2 分钟)
1、 声音导入:教师播放一段生日歌
听到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会怎么过呢?
二、 教学活动 ( 34 分钟)
1、你知道关于国庆节的那些故事, 你能讲给同学们听吗?
2、教师分享国庆节的故事,让大家懂得新中国的来之不
易。
3、介绍国家象征:
动态修改部分
-8-
、 2、
国旗:五星红旗 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国徽:五星 天安门 谷穗 齿轮 这些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 我们应该尊重国旗, 国徽,学 会唱国歌 4、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国家象征? 5、 这时应该怎么办? 出示 11 页 12 页下四幅图讨论你该怎么做 三、教师总结 (2 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 ( 2 分钟) 学唱国歌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 2 分钟) 听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 你在家里页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 爸爸妈妈对你说过什么事情不可以? 我们书中有这样一个小朋友,他可有更多委屈想跟大家倾诉, 因为就连周末他的爸爸妈妈也会对他说“不可以”你想知道都是 什么事情连周末都不可以做吗? (阅读书中下面的故事 《小宝不可以》) (学生阅读并讨论) 到底要怎样安排才能让周末过的更精彩呢? 二、教学活动 (34 分钟) (一)我是小小调查员。 回顾周末,你认为你有什么收获? 1. 你在假日里用于学习的时间是多少? 2. 你的假期是呆在家里还是有户外活动? 3. 你会在假日里帮助父母做家务吗? 4. 你在周末会一整天在家看动画片或者玩游戏吗? 5. 周末你会主动写作业吗?
图片、故事
教学 流程
动态修改部分
第一课时 一、导入 ( 3 分钟)
谈话导入:周末刚刚过去,这个周末你做了什么?
-5-
请同学们填一填 6 页的周末调查表,然后把你的周末故事告诉我们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的周末真是丰富多彩,有的
有的 有的 ,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周末才最有意思吗? (板书:周末巧安排)
二、授新 ( 35 分钟) (一)这样可以吗?

《道德与法治》 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
目 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
标 意地生活。
1. 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 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 对比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
不同,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
2. 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
课时教学计划
教学课题 课型
教学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第 1 课:假期有收获
新授
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知道爱护书本的重要性;了解学校的有关设施、 设备;学会比较幼儿园与学校生活的差异,感受到角色转换带来 的快乐。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做游戏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学生 身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上学生活,克服不良情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