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汉英词典》第三版叶飞 11级大外部语言学方向 12320111152590摘要《汉英词典》在传承初版和修订版优秀品质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文章拟就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和例证这几个方面,试对《汉英词典》第三版进行简要评析,并将其与1978年汉英词典初版作粗略对比。
关键词:汉英词典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例证一.引言1978年吴景荣先生主持编纂的《汉英词典》(第一版)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学者编纂出版的第一部汉英词典,也是我国汉英词典方面的奠基之作,出版之后受到了英语界和读者的高度赞誉。
当时美国政府的某研究机关把它确定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字宣传中术语和成语译成英语时的标准参考书”。
姚小平在第三版序言中如是说:“在国人的汉英词典编纂史上,这第一步极为重要,以后无论哪一本汉英词典,无论续编、新编、另编,或多或少都受惠于1978年的第一本。
”1995年危东亚教授主编的汉英词典修订版面世,2010年1月,又经历了十年不懈的努力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推出了汉英词典第三版,由姚小平教授主编。
第三版继承了初版和修订版编排合理、译文准确、例证丰富及语言生动等优点,同时在词目收录、词类标注、例证设置和图文并茂等方面又有了长足的进步。
文章拟从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和例证这几个方面,试对《汉英词典》第三版进行简要评析,并将其与1978年吴景荣教授主持编纂的第一版汉英词典做下粗略比较。
二.简析《汉英词典》第三版1.关于词目收录汉英词典第三版以修订版为基础,对词目进行了增删和调整。
收入词条约十万,较1978年的第一版增收近五万条。
篇幅由976页增加到1950页。
增加的词目既包括一些由来已久、具有较强稳定性的词语和固定搭配,也包括大量反映时代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词、热词和流行语。
姚小平在序言中指出,第三版最大程度地反映了近二十年来汉语词汇所发生的变化和更新。
以“白”字下的词目为例,由原来的176个增加到215个。
增加的词包括:(1)久已存在,但为1978版遗漏的词:白板,白榜,白茶,白吃,白醋,白饭,白名单,白牌,白票,白玉,白手,白田等等;(2)口语词、方言词、惯用语和俗语:白茬儿,白眼狼,白玩儿,白嘴儿,白日见鬼,白山黑水;(3)生物、矿业、星座等百科类词语:白蜡树,白鳗,白鳝,白鹿唇,白斩鸡,白云石,白羊座;(4)具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白莲教,白毛女;(5)近年来广泛流行的表达,如白马王子,白衣天使;(6)事物旧称:白契。
同时,第三版删除了一些过时或生僻的词目,大多是一些过于专业的百科词汇,比如白姑鱼,白僵蚕,白浊等等。
这与第三版的定位有关,这是一本中型工具书,而不是百科全书,删除这些词目是合理的。
此外,与1978年的汉英词典第一版相比,第三版对反映社会发展的新词和流行语的态度更加开放和宽容。
姚小平认为,“词典有诸多功能,其中之一便是实录一个时代独具的字词和用法”。
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名词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二十国集团、两会、可持续发展、保障性住房、二手房、交强险、世博会、八零后、鸟巢、版主、傍大款、低碳、房奴、山寨、考博、考研、打黑等等。
这些新词的收录是词典得以保持活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得社会与时代的需求,并更好地满足了语言学习者的实际需要。
2.关于词类标注一部理想的汉英词典,不仅要给出汉语词的英语对应词,配备必要的例证,而且还要提供必要的语法知识,如名词和动词的语法范畴等,以便使用者正确运用这些英文词(黄建华,陈楚祥 2001)。
汉英词典原先的两版都采取了吴景荣(1980:35)对单音节词标注“七种词性……其余不标”的方式,即只标记副词、介词、连词、叹词、象声词、助词及量词。
姚小平(2002:3)指出,词性的标注“虽然棘手,但却值得尝试”。
对于词性问题的探索,国内汉语词典近年已取得可喜的成绩。
多部汉语单语语文词典尝试了标注词性,如董大年主编的《现代汉语分类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语文出版社,1998)以及郭良夫主编的《应用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
影响最大的《现代汉语词典》,从第五版起也开始全面标注词性。
《汉英词典》第三版的词类标注更加彻底和完善,对于多字条目和单字条目都进行了标注,具体有15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词缀、单音语素和无义音节。
后三类为新增词类。
词缀指语义上虚化的不独立语素,即黏附在其他词根、词或短语上的附加成分,包括前缀和后缀,如:阿(阿爸)、第(第五交响曲)、老(老王)、儿(小猫儿)、家(小孩子家)、们(同志们)、头(甜头)、子(帽子);单音语素指有意义但一般不单独使用的单字,如:臂bei(胳臂),儡lei(傀儡);相应地,无义音节指的是既没有意义也不能单独使用的单字,如:肮āng(肮脏),嗷áo (嗷嗷),菝bá(菝葜),舨shàn(舢舨),玳dài(玳瑁),哪né(哪吒),槃p án(涅磐)等。
较之初版,《汉英词典》第三版在词类标注上的另一大特色是尽量照顾到了汉语中常见的具有多种词性的兼类词,使其各类词性分别得到了体现,如“安乐”译作①名词peace and happiness,②形容词 peaceful and happy;“包装”译作①动词pack,package,②名词packing,,wrapping;“封闭”译作①动词seal,seal off,close,②形容词isolated,separate,narrow and provincial;“告白”译作①名词 public notice or announcement,②动词 express,explain;“环保”译作①名词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②形容词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在吴景荣教授主持编纂的初版中,这些词的释义分别为:安乐peaceful and happy(形容词释义);包装 pack,package(动词释义);封闭 seal,seal off,close(动词释义);告白 a public notice or announcement(名词释义);环保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名词释义)。
3.关于释义和例证对双语词典来说,释义和例证是词条的核心内容,是关乎一部词典质量好坏的关键所在。
Zgusta(1971)指出,双语词典编者最重要的任务是在目的语中找到与源语对等的词汇,越精确越好。
Al-Kasimi(1977)在其著作中也指出,双语词典编者的主要任务是在目的语中寻找与源语语汇单位相匹配的合适对应语。
Kasimi(1977)还谈到,例证在双语学习词典中的基本功能是为读者着想,把词放人生动的情境中,并通过阐述上下文中的词来帮助读者理解、掌握词的用法、语法及语义规则。
《汉英词典》第三版在继承前两版释义准确、简明、客观、规范等特点的同时,更加突出了释义和例证的全面性、适用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分别举例如下:3.1. 华夏“华夏”一词在初版中的释义为archaic name for 中国Zhongguo。
该义项仅仅是对华夏的意义作了解释,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译语。
该词目第三版提供了两个对应词,分别为Huaxia (an ancient name for China ) 和 Cathay。
“Huaxia”直接用汉语拼音音译,很好地传达了原词条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气息;“Cathay”是个较为古雅的词,常用于诗歌中,表示“中国”之意,用它来译“华夏”能较好地体现源语词古典庄重的色彩。
3.2. 词典以"词典"一词为例来表现新版词典丰富实用的例证恐怕再恰当不过了。
在1978年初版中,该词目只有一个译词“dictionary”,没有配例证。
新版则提供了大量例证:编词典 compile a dictionary,查字典 consult a dictionary;look up a word in a dictionary,单语词典 monolingual dictionary,双语词典 bilingual dictionary,《汉语词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他的词典里没有害怕这个词,“Fear”is a word that has no place in his vocabulary等等。
这些例证对英语初学者容易混淆的与"词典"一词搭配的重要动词做了区分,为常用的词典分类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口语表达提供了现成的标准译文,为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从事汉英翻译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4. 不足之处与汉英词典初版相比,除了在词目收录、词类标注、对应词和例证这几个方面姚小平教授主持编纂的第三版做了较大改进之外,还增加了字母检索功能,即在词典的右方侧面根据汉语词条的首字母按照26个字母的顺序,设置检索标志,大大提高了使用者的检索效率。
当然,窃以为第三版还存在些许瑕疵,主要由以下两个方面:4.1 配图过少纵观整部词典,只有寥寥几个插图,如在1714页,对词条“卣”做了解释之外,亦在其右侧配了一个小小的简笔画插图,对其外形作了直观的展示。
可惜就是这种只能显示物体大致轮廓的简笔画,整部词典也不超过十处。
反观国外诸多词典,不仅配以逼真的彩色图画,详尽介绍事物的种类和特征,在介绍某种文物时,甚至配上精美的高分辨率照片,所有特征一目了然,比起晦涩的描述性文字,更具说服力和有效性。
4.2 词目收录尚待完善诸多汉英词典均已“突出中国特色”进行自我标榜,然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甚至可以说是突出了“美国特色”,现就第三版为例,词目中收录了“白宫”,而没有收录“中南海”。
4.2 少量词的解释欠妥当不少汉英词典都将“流产”译作“abortion”或“miscarriage”,从而混淆了“abortion”(流产)和“miscarriage”(小产)的界限。
可是汉英词典第三版却犯了另一个错误,在把流产译作“have a miscarriage”(这是对的)的同时,在其前面画蛇添足,加了个说明“of a woman”,这就造成了两个失误:(1)错误估计有人会以为男子也会流产;(2)使人误以为其他雌性动物无“流产”。
三.结语《汉英词典》历经三十年的岁月洗礼,凝聚了我国英语界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的辛勤汗水和心血,为不同时代的英语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了一部具有髙度学术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的工具书。
综观《汉英词典》第三版全貌,我们看到了编纂者所进行的艰苦卓绝、努力创新的劳动,使它在传承优秀品质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时代特色,煥发出了更加鲜活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