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民事诉讼介绍A. 诉讼程序在美国,民事诉讼是一种对抗性的和公开的程序。
双方当事人提起和进行诉讼,向对方以及非诉讼当事人取得信息以证明各自的诉讼请求或答辩理由,并在公开审判中向法院或陪审团提供证据和理由。
法院作为裁判员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争议。
在要求陪审团参加的审判中,由陪审团对案件事实争议进行裁决;不要求陪审团参加的审判,则由法院对事实争议进行裁议。
原则上,法院的审判程序都是向公众公开的,但法院为保护当事人的秘密而命令不公开审理的除外。
B. 美国的法院制度美国的五十个州各有两套不同的法院系统:联邦法院系统和州法院系统。
两套法院系统都受理民事案件。
1.联邦法院分布全美国,分为三个等级:地区法院、上诉法院和最高法院。
联邦法官由美国总统任命,享受终身制。
联邦法院能审理由美国宪法和国会法案明文规定的争议,包括"多元性" ("diversity") 案件,例如美国公民和外国公民之间的争议。
2.州法院五十个州各有自己的州法院系统,各州内的法院分为不同的等级。
州法院法官或者任命或者选举产生,取决于各州自己采用的方式。
州法院可以受理对当事人有属人管辖权的任何案件,除非联邦法院对争议事项拥有排他的管辖权。
联邦法院系统和州法院系统拥有各自的民事程序规则,包括了民事诉讼中的各种程序性问题。
大多数州的民事诉讼规则是以《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简称"《联邦规则》",) 为蓝本制定的。
本大纲即以联邦规则为依据。
3.哪些法院最有可能受理牵涉中国被告的争议?对中国被告提起的诉讼,一般既可以在州法院也可以在联邦法院起诉。
通常是由原告选择在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可以选择在地方性的法院,通常是州法院。
在某些情沉下,中国被告可以将案件从州法院转移至联邦法院。
这是因为联邦法官通常被认为较之州法院法官更为公允,并且,联邦法院多位于大城市,从而陪审团成员可以从一个较大的和更广泛的社区背景之中选择出来。
转移案件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因此,中国被告如欲转移案件必须及时采取行动。
C. 在美国,民事诉讼的类型和法律救济方式通常有:1.产品责任诉讼2.违约诉讼3.指控违反州或联邦法令的诉讼4.法律救济方式包括损害赔偿,强制执行和/ 或禁止令救济。
D.法律适用体系美国的五十个州各有两套不同的法律适用体系:国家法(联邦法)和州法。
私人当事人可以在联邦法院或州法院开始民事诉讼,根据联邦法律或州法律申明诉讼主张。
例如,违约诉讼或产品责任诉讼一般适用州法律,而基于反垄断法或证券法的诉讼则一般适用联邦法律。
诉讼开始A. 美国法院的正式文书B. 传票1.通知被告已被起诉。
2.告知被告限定的应诉(答复)期间。
3.解释不按期应诉的后果。
C. 诉状(附于传票后)1.为在美国法院提起诉讼所要求(的起诉状)。
2.须指明被告并陈述原告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
3.须提出法院对该争议和该案被告的管辖权依据。
D. 传票和诉状的交付:送达1."送达"为使法院对被告行使管辖权,原告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向被告交付传票和诉状。
文书的交付过程称为"送达程序",或简称"送达"。
2.《海牙公约》《联邦规则》详细规定了向被告送达传票的诉状和适当程序。
《联邦规则》还规定可以按照可适用的条约中规定的方式向美国境外的个人或组织送达传票。
适用于中国的条约是《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和司法外文书的公约》(简称"《海牙公约》",)。
美国原告必须向司法部("M0J")提出送达请求;送达请求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拟写;传票和诉状可能会要求有译文,但通常不作此要求;其后司法部向中国当事人送达文书;直接邮寄送达在中国无效;如原告不遵守《海牙公约》的规定,则送达无效。
3.送达期限原告应在递交起诉状之后120天内将传票送达被告;如果起诉状未在上述期限内送达,法院可能会驳回诉讼;上述送达期限只适用于对外国公司的送达,而不适用于对外国个人的送达。
4.送达的放弃联邦规则》允许原告请求被告放弃传票送达以减少不必要的花费。
这意味父原告可以在向被告发送起诉通知和起诉状副本时,请求被告放弃接受送达传票的权利。
外国被告拒绝答复放弃送达请求的,不受任何制裁。
但能够放弃送达也许对外国被告有利。
放弃送达的被告将比坚持要求正式送达的被告有更多时间准备答辩:如果同意放弃送达权利(发回放弃送达的表格),被告将会得到90天的时间准备和提交答辩状,而拒绝放弃送达权利的被告只有20天时间准备和提交答辩状。
被告放弃送达并不意味父放弃对审判地的异议或对法院管辖权的异议。
E. 属人管辖1."属人管辖"分析除应适当通知被告已被起诉外,根据美国的宪法原则,外国被告必须与诉讼管辖地有"充分联系",以便法院对被告实行"属人管辖"。
分析被告是否与诉讼管辖地有相应的联系,应当首先确定"诉讼根据",(例如,究竟根据联邦法还是州法) 和"诉讼类型"(合同诉讼、产品责任诉讼或其它诉讼等);然后判断被告与美国以及被告与诉讼管辖地的联系。
2."最低限度联系"o中国被告如从事下列行为,即有使其受美国法院属人管辖的"最低限度联系"。
o一方当事人居住在诉讼管辖地达成合同,即合同的谈判和签订在管辖地进行。
o意图以管辖地所在州以及该地的消费者作为产品的市场对象(这点可通过以下活动证明:中国制造商针对管辖地的市场进行产品设计,在管辖地进行广告宣传;建立渠道向管辖地消费者提供经常性建议;通过管辖地内的销售代理人作为产品的经销商销售产品,哪怕该经销商是毫无关系的商业实体)。
o在诉讼管辖地有从事经营活动的场所。
o有雇员或代表在诉讼管辖地从事经营活动。
o在诉讼管辖地拥有有形资产。
o在诉讼管辖地从事经营活动。
o在诉讼管辖地从事有诚意的活动。
o在诉讼管辖地设有子公司,并且母公司控制和管理子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
o从事证明其在诉讼管辖地从事其它经营活动。
3.属人管辖权的规避有几种方式可以规避美国法院对外国被告的属人管辖权。
以违约诉讼为例,中国被告需要证明:o在合同谈判和起草过程中,中方与美方的接触只限于谈判与起草合同。
o会议均在美国以外举行。
o合同在中国签订。
o合同在中国起草并适用中国法律。
o中国当事人在美国诉讼管辖地以外履行合同。
o所有货物的发运均在中国进行,货物的所有权在中国境内转移给美国公司。
o美国公司负责货物运输中的货物装运和保险。
o中国被告在中国收取货款。
4."公平对待和实质公正"观念法院除考虑被告与管辖地所在州的联系以外,还将考虑"公平对待和实质公正的传统观念"。
这意味父法院在某一州内对被告行使属人管辖权时,必须公正地平衡州和被告之间的利益。
法院在作如上判断时将考虑以下五种因素:被告所承受的负担;解决此争议对诉讼管辖地的利益;原告在获得便利和得到有效法律求济方面的利益;数个诉讼管辖地的法院系统在争议获得最有效解决时的利益;以上因素适用于对外国被告的诉讼时更为有效。
F.案件移送外国:不便于审判原则1.不便于审判原则,是指有司法管辖权的法院,在当某一案件由另一可替代法院(包括外国法院)审理更为便利时,可以拒绝受理该案件,这一原则符合司法的终极目的。
2.根据不便于审判原则,法院的自由裁量权限于中止诉讼或驳回诉讼,而不能将诉讼移送至另一国家的法院。
第一个要求是,在外国确有另一可替代审理此案的法院,这就要求被告须遵从该外国的送达程序。
然而,只有在被告同意接受外国法院的属人管辖时方可满足这一要求。
法院必须平衡以下"私下"和"公共"利益因素:"私人利益"因素:诉讼各方当事人及证人的住所地;证人强制出庭作证的可能性;将证人以及案件当事人带至审判地点所需的费用;取得物证和其它证据来源的可能性:判决的可执行性;以及"所有可使案件审判简便、迅速和经济的其它实际问题"。
"公共利益"因素:当地陪审团的工作负荷;就地解决案件的地方利益对适用法律的熟悉程度以及避免冲突法上的或适用外国法中的不必要的问题。
除非"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因素均强烈偏重于在外国法院审判,否则,原告对管辖法院的选择一般不会受任保妨碍。
如果诉讼是由美国公民提起,则被告将很难变改管辖的法院,因为,批准被告要求在外国法院审判的动议,将会剥夺美国公民在其自己国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
被告应诉被告一经收到传票和起诉状,即需在20天内应诉。
但是,如果原告已向被告提出放弃送达的请求且被告已同意放弃传票送达,则被告可有90天时间就诉,应诉可以有几种不同方式。
A. 答辩状被告应诉的方式之一是提交答辩状。
答辩状应包括对起诉状中的每一条指控进行答复--承认指控为真实或驳斥指控为虚假。
答辩还应包括确认答辩--反对原告的诉讼主张。
确认答辩的例据包括胁迫、诈欺、缺乏约因、付款、权利免除和弃权。
被告还可在答辩中提出反诉或交叉诉。
反诉是被告对原告提出的反请求,交叉诉是被告向第三方提出的诉讼请求。
有些反诉必须包含在答辩状中,否则被告即被视为放弃提起反诉的权利。
交叉诉讼则具有任意性。
B. 动议•动议是向法院请求某种形式的法律救济。
动议可以包括下列情形:•以某些理由请求撤销案件(指控)的动议,包括管辖依据不足、审判地点不适当、送达程序不当、诉讼请求不属于法律救济的范围,以及必要的当事人没有参加诉讼。
•请求原告进一步明确其诉讼请求的动议。
请求将案件转移给更适当地点的法院的动议。
•除了向法院请求法律救济以外,被告在提出动议时还须提出详细理由以支持其动议。
C.被告不应诉:缺席裁判1.缺席如果被告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就传票或起诉状进行答复,则被告即被视为"缺席"。
这意味父原告可以请求法院人员对被告作出"缺席裁定"。
o如果被告对传票和起诉状不予答复,原告在申请法院裁定缺席之前不必通知被告。
o法院作出缺席裁定以后,被告则不能向法院提出任何证据。
o原告对被告提出的诉讼指控认定将被视为是真实的。
某些情况下,原告要求对被告裁定缺席的请求一经获准,法院即可就起诉状中指称的损害赔偿数额对被告作出缺席判决。
o被告为了维护其出席法庭答辩诉讼的权利,必须向法院提交答辩状或动议书,以对传票和起诉状进行正式答复。
仅仅向法院致函或者亲自到法院而不向法院提交正式答辩状是不足以维护被告在诉讼中的答辩权利的。
尽管这些措施可使被告有权在缺席裁定或者缺席判决作出之前得到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