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桔灯萌芽教案1—15课

小桔灯萌芽教案1—15课

第一课自画像【教学内容】自画像【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一个人物;2、了解介绍人物的几种方法;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

【教学重点】1、描写外貌不必面面俱到,抓住特点,整体勾勒即可。

2、根据性格特点选取合适的事例。

【教学难点】1.外貌描写要能为性格服务;2.事例中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动作、神态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镜子、课件【课时安排】四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做自我介绍。

二、登记学生资料(可发小纸片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项目进行填写,再课下整理;也可发登记表进行填写,但速度较慢,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三、书包、课本上写名字,并抄写“学生必知”,即平行课时间、老师电话等。

四、发作业本,讲解封面填写要求。

五、宣读班级制度六、做游戏,使师生互相加深了解;调查学生语文上到第几课了,了解各学校对学生的作文要求。

七、可给学生分组,并自由制定小组口号,在以后上课的时候用竞赛的形式进行,激励学生更认真、积极地学习。

第二课时一、趣味导入:(10ˊ)同学们,你们想成功吗?知道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么吗?是自信!老师今天然后说说哪里长得好看)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外貌进行细致地描写。

如:我长得很可爱,尖尖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长的眼睫毛,鼻梁高高的,很多人都说我长得像范冰冰呢!同学们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描述了自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课自画像。

二、佳作品读:(主要从范文中总结出构思模式, 20ˊ)1、导入:我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从作文中你能看到一个与众不同的“我”。

2、阅读《我是谁》,标出自然段序号。

3、“我”是谁?“我”有哪些特点?你是从谁口中得知的?我是谁4、文章的开头、结尾有什么特点?5、点评:这篇作文构思新颖,写作角度独特,描写了镜子、试卷、电脑、身边的人对自己的不同看法,比较全面。

文章语言天真幽默,富有童趣,读起来很有意思,值得我们学习。

三、小鬼当家(一)、快速阅读《爱幻想的我》(10ˊ)1.“我”在文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2. 点评:小作者幻想了两种情境下自己不同的样子,行文流畅,语言优美。

突出了自己最大的特点。

第三课时(二)、阅读《我是阳光少年》(10ˊ)12、点评:作者全方面的介绍了自己,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的风采。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条理清晰,主题鲜明。

四、情报总结(做笔记,朗读,理解记忆 10ˊ)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怎样才能显得与众不同呢?今天我们学了三种方法: ——整体勾勒 对人物进行全方位的描写。

如《我是阳光少年》 ——突出典型 抓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来写。

如《爱幻想的女孩》 ——侧面烘托 通过别人对你的评价,或者和别人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如《我是谁》 五、练兵:(此为重点,20ˊ)让学生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来介绍自己,先模仿例文写出构思模式,再口头举例,最后根据内容探讨题目。

(以下为题目举例) ——整体勾勒:《我的优点和缺点》《我的自画像》 ——突出典型:《___的我》《我是______迷》 下雪了想……走在林荫小道上想……(快乐向上)六、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即情报总结)第四课时七、课堂作文:参考以上题目,也可自拟。

八、课外作业:(从阅读中积累写人素材)1、阅读B 3《我是男子汉》及点评,抄写“词句青草地”。

2、阅读B5《野孩子》及点评,完成“阅读训练”。

九、、板书设计:第二课、亲人坊【教学内容】亲人坊【教学目的】1、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明白亲人的重要性。

2、抓住人物的某一特点展开,用具体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3、练习细节描写为人物性格服务;【教学重点】1、语言描写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描写鲜明,事例典型,描写生动。

【教学难点】动作描写具体、准确、典型,能结合语言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四课时【课前准备】蒙眼睛的布、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评讲上一次作文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10ˊ)第一轮:蒙住一学生眼睛,让其在教室中独行,在途中设置障碍,走完后采访学生:在前进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害怕,不知前方有什么)第二轮:指派另一名学生充当其亲人的角色扶着该生通过设置的障碍,再说感受。

(放心,因为有人陪在身边)小结:亲人带给我们温暖与信任,让我们有了安全感,带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我们最重要的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亲人坊,感受亲情的温暖。

(板书课题:二、亲人坊)二、回顾写人的三种方法(5ˊ)1.整体勾勒对人物进行全方位的描写。

如《我是阳光少年》2.突出典型抓住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来写。

如《爱幻想的女孩》3.侧面烘托通过别人对你的评价,或者和别人的对比,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

如《我是谁》下来我们欣赏一篇文章,思考作者用的是哪一种方法。

三、范文分析:《吾家有妹》(15ˊ)1、自读,回答用了哪一种方法。

(突出典型)2、文中的妹妹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你从哪里看出来的?3、选两个学生表演,再现文中情景。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刻画语言、动作的重要性。

)4、这篇文章写得好吗?好在哪里?5、点评:这篇文章细致描写了“我”和妹妹在看电视上冲突的场面,体现了妹妹调皮、淘气以及给人带来欢乐的特点。

尤其是刻画妹妹语言、动作的句子很有特色。

四、佳作欣赏:《我的N 面老妈》(10ˊ)1.快速阅读,回答用了哪种方法来写的。

(整体勾勒)2.文中介绍了妈妈几面?哪几面?3.小作者是通过什么来体现妈妈“温柔漂亮”的?(外貌和事例)4.这篇文章好在哪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独特之处?(一个特点一个小标题,清晰醒目)5.点评:这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妈妈几个不同的特点;并且运用小标题的手法,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楚。

另外,本文语言生动幽默,颇有生活情趣。

第三课时五、情报总结:(5ˊ)人物特点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方面来表现,因此写人时要抓住最能反映他(她)特点的细节来刻画。

1、外貌描写要形象。

指对人物面貌、衣着、身材、神情、姿态等的描写。

通常只选取这个人的外表上一个最最鲜明的部分进行特写,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2、通过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

①语言描写要生动。

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揭示人物的思想面貌。

如《吾家有妹》。

②动作描写要具体生动。

不仅要写出人物在做什么,而且要写出他怎样③可使用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3、结尾要表达对人物的看法。

(喜爱、提意见、希望、建议……)六、 口头练兵(30ˊ) 1、哪些人是我们的亲人呢?2、他们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下面这些词语分别表示哪种性格? 游戏“连连看”(增强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事例)3、 刚才给大家出示的这些词语也是小绰号,概括了人物的不同特点。

什么样的事例给了你如此深刻的印象呢?从外貌上又如何展现呢?举例: 纸老虎:外貌:总是板着面孔,眼睛虽然不大但特别有神,总流露出一种严厉的目光。

事例:喜欢在家大声嚷嚷,可大家都不理他。

爱哭包:外貌:圆圆的脸蛋上镶嵌着水汪汪的大眼睛,常常小嘴巴一撇,金豆豆就掉了下来。

事例:吓唬一下就哭了……4、 思考好后写出构思模式,例:(引导:你最想写谁?引导学生找出他或她最明显的特点,并举出相关事例)七、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哪些要点?(即情报总结)第四课时八、课堂作业选择你最熟悉的(最喜欢的)亲人来写,他有什么特点?运用所学方法介绍给大家吧。

题目参考:《我家的“______”》,以绰号为题。

《____的______》,如小气的妈妈九、课外作业(使学生更全面地去了解认识、描述一个人)1、阅读《亲人坊》,抄写“词句青草地”,思考文中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体现人物性格的。

2、阅读《给老妈打分》,完成课后阅读训练。

十、板书设计:二、亲人坊1、外貌描写要形象。

为表现人物的性格服务。

2、通过事例来体现人物特点。

①语言描写要生动。

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②动作描写要具体生动。

③使用小标题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3、结尾要表达对人物的看法。

(喜爱、提意见、希望、建议……)小气的妈妈 (突出典型)牙膏用完了不许我扔,批评我浪费 买件衣服和店主讨价还价,我很烦 在我学习上很大方潇洒的老爸(整体勾勒)烟鬼——经过我和妈妈多次劝说,仍然无效 足球迷——世界杯的铁杆粉丝,霸占电视 先进工作者——工作兢兢业业,获得奖励第三课众生相(师生图)【教学内容】众生相、师生图两课合一课,以师生图为主。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并在作文中灵活运用各种素材。

2、根据写作内容安排文章结构,掌握多种开头、结尾方法。

3、由现象到本质,学习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教学重点】1、学会如何选材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品质;2、掌握写人作文的几种开头、结尾方法。

【教学难点】1、教会学生生活素材,即如何用同一则材料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不同的主题。

2、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从平凡的人身上看到不平凡之处。

【课时安排】四课时【课前准备】卡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评讲上一次作文第二课时一、游戏导入:(5ˊ)1、猜猜看卡片上分别写着营业员、交警、医生、清洁工、司机……给一个学生看一张卡片,让他表演,其他学生猜是哪种职业。

2、导入课题: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有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人。

细心观察身边走过的每一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今天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赞美我们身边的这些人。

(板书:三、众生相)二、范文分析(20ˊ)在校园里,有给予我们知识的园丁,有活泼开朗、给予我们快乐的伙伴。

对于这些良师益友,我们也有很多话要说,有个小朋友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班的开心果。

2、文章从哪几个方面体现了“开心果”这个特点?(外貌和三个事例)3、你认为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有什么特点?(事例真实典型、贴近生活;语言夸张幽默,符合人物身份)4、学生选读自己最感兴趣的片段。

5、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感受它们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鹤立鸡群、憨厚、出其不意、冷不丁、东抓西挠、摇头晃脑、捧腹大笑、前仰后合、名不虚传、哄堂大笑)6、学习开头和结尾:开门见山,直接告诉读者要写谁。

结尾点题而且和开头相呼应。

7、小结:作者选取了典型的三件事情来介绍班里的“开心果”,突出典型,中心明确。

文章语言幽默,语言动作神态具体,把人物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板书构思模式)三、小鬼当家(15ˊ)除了刻画“特殊有趣”的同学,还能介绍谁呢?我们一定要在下笔前确定好写作对象。

快速默读《漂亮+幽默+认真=张老师》1、为什么作者要介绍张老师?她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老师,有三个特点。

2、怎么介绍这三点的?外貌描写细致突出了她的漂亮,(可让学生读一读)举了两件事来突出她的认真和幽默,尤其是一系列的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把人物刻画得更生动形象。

3、分析开头和结尾:巧设悬念引出最喜欢的老师是张老师结尾也用反问句抒发了对老师的喜爱之情4、小结:文中按小标题的方式列出张老师的三个特点,不但勾勒了整体形象,还使文章结构清楚、条理分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