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DOC)

(完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DOC)

(完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DOC)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DOC))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DOC)的全部内容。

农田水利工程Ⅰ、沟渠土石方挖填施工施工前,首先进行放线,确定沟渠走向和建筑物的位置,对沟渠预期的占地范围进行划定,包括渠底坡脚线和开挖线,对控制高程点进行预设和检查。

渠道测量放线,一般分纵向放线和横向放线。

纵向放线的任务是确定渠沟中心线的平面位置和设置高程控制点。

横向放线的任务是确定沟渠横断面的空间位置,找出挖填起点,并钉置变桩。

(1)土方开挖要点人工开挖沟渠,一般采用台阶式分层开挖,层高0。

5~2。

0m,开挖程序是先挖台阶后削坡.为避免超挖,初挖断面应略小于设计断面,经校核无误后,再行修正(洗坡),由其四衬砌渠道,边坡超挖,十分不利,渠底开挖要正确。

控制渠底高程的简单办法是“三棍法”,即用三更长度相等的棍,将其中两根分别放在两个中心桩处渠底的设计高程上,然后在两桩将的中线上移动第三根棍;用眼瞄棍顶,如棍顶超过视线,说明渠底挖深不足;棍顶低于视线,说明渠底挖得太多;棍顶正落在视线上,说明渠底挖得恰好。

(2)土方填筑要求土方填筑应进行土料选择,然后是填土压实.压实方法有:碾压、夯实、振动压实及利用运土工具压实等。

人工土方填筑应注意以下内容:土料好。

标准是“一纯、二匀、三适当”,“纯”指不夹杂树根、草皮、烂泥和其他腐殖质;“匀"指最大粒径不超过5cm,“适当"指干湿得当,鉴别方法是手捏成团,落地散开.过干洒水,过湿晾干。

含水量用水与干土的重量百分比表示,土料在最优含水量下最易压实。

不同土壤的最优含水量建表7。

3。

4。

表7。

3.4不同土壤的最优含水量应按照先内后外、先近后远的原则,结合填筑部位统一考虑取土区,做到低土低用,高土高用.同时,为保证填方渠道的安全,应控制取土坑与堤外坡脚的距离和取土坑的深度。

为避免填筑尺寸不足,初填断面尺寸要稍大于设计断面,经校核无误后,再行修整。

保证新老土层间的紧密结合。

筑堤前先清去基础上的表土、淤泥、树根、杂草、砖石碎块,打铺底夯一遍。

上下层结合,平面要刨毛,斜面要开槽。

为保证设计高度,填筑时,应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预留一定数量的沉陷高,粉质土壤为设计高的2.3%,粘土为5%~7%.Ⅱ、砖砌体工程施工砌筑砖砌体时,砖应提前1~2d浇水湿润。

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C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240mm厚承重墙的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砖砌体的灰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水平灰缝厚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

砖砌体施工临时间断处补砌时,必须将接搓处表面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

砖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

对不能同时砌筑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高的的2/3。

Ⅲ、浆砌条石工程施工工艺极为重要.砌筑要求①挡墙基础按设计要求开挖后,进行清理,并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已砌好的砌体,在抗压强度未达到2。

5Mpa前不得进行上层砌石的准备工作.②砌石必须采用坐浆法砌筑,砌筑时,石块宜分层卧砌,上下错缝,内外搭砌。

砌体的砌缝宽应符合相关规定。

③在砌筑前,将石料洒水润湿,使其表面充分吸收,但不得残留积水.砌体外露面在砌筑后12至18h之内给予养护。

继续砌筑前,将砌体表面浮渣清除,再行砌筑。

④砂浆砌石体在砌筑时,应做到大面朝下,适当摇动或敲击,使其稳定;严禁石块无浆贴靠,且在填塞砂浆后用扁铁插捣至表面泛浆;同一砌筑层内,相邻石块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顺流向通缝,上下相邻砌筑的石块,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⑤雨天施工不得使用过湿的石块,以免细石混凝土或砂浆流淌,影响砌体的质量,并做好表面的保护工作。

如没有作好防雨棚,降雨量大于5mm时,应停止砌筑作业.Ⅳ、混凝土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一般要经过选料、拌和、运输、浇注、养护等程序,其具体要求如下:混凝土材料和配比水泥:品质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部颁标准的规定。

运至工地的水泥,应有制造厂的品质试验报告。

水泥品质的检验,按现行的国家标准进行,其运输、保管及使用,应符合规范要求。

砂料:应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

4~3.0范围内,砂料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钢筋净间距2/3及构件断面最小边长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

应严格控制各级骨料的超、逊径含量。

以原孔筛检验,其控制标准:超径〈5%,逊径<10%。

粗骨料的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规范规定。

配比设计: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时,应根据其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分别满足抗压、抗渗、抗冻,抗裂(抗拉)、抗风化等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施工和易性的的要求。

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工程所用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均由实验室通过试验确定,并且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

混凝土拌和施工前,应结合工程的混凝土配合比情况,检验拌和设备的性能,如发现不相适应时,应适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应根据气候条件定时地测定砂、石骨料的含水量(由其是砂子的含水量);在降雨的情况下,应相应地增加测定次数,以便随时调整混凝土的加水量。

混凝土各社分称量的允许偏差和拌和时间,应符合规范中的要求.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设备和运输能力,应与拌和、浇筑能力、仓面具体情况及钢筋、模板吊运的需要相适应,以保证混凝土运输的质量,充分发挥设备效率。

并且使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致发生分离、漏浆、严重浸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

不论采用何种运输设备,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以不大于2m为宜,超过此界限时应采取缓降措施.混凝土运输时间一般为:夏季不超过30min,春秋季不超过45min,冬季60min。

混凝土浇筑建筑物地基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

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及止水设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做好记录。

浇筑混凝土时,严禁在仓内加水。

如发现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以保证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浇筑应保持连续性,如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应按照工作缝处理。

其处理方法为,在老混凝土表面用压力水、风砂枪或刷毛机等加工成毛面并清洗干净,排除积水后,先铺一层2cm~3cm的水泥砂浆,砂浆的水灰比应较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0。

03~0.05.一次铺设的砂浆面积应与混凝土浇筑强度相适应.混凝土的浇筑层厚度,应根据拌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速度、气温及振捣器的性能等因素确定。

混凝土必须使用振捣器捣固。

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时为准.振捣器前后两次插入混凝土中的间距,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

振捣器宜垂直插入混凝土中,按顺序依次振捣,振捣上混凝土时,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结合。

振捣器距模板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在浇筑仓内,无法使用振捣器的部位,如止水片、止浆片等周围,以辅以人工振捣,使其密实。

混凝土浇筑的最大厚度和允许间歇时间不得大于规范中的允许值。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

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h~8h内即开始养护,但在炎热、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养护。

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早期应避免太阳光暴晒,混凝土表面宜加遮盖.混凝土养护时间,根据所用水泥品种而定,如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应不少于14d;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硅酸盐大坝水泥等不少于21d.但重要部位和利用后期强度的混凝土,以及在干燥、炎热气候条件下,应延长养护时间(至少养护28d).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有专人负责,并应作好养护记录。

Ⅴ灌溉管网工程施工与安装1、施工放线与土石方开挖(1)施工放线:根据设计图纸标定的工程部位,按照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放线。

较大工程系统现场应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网,并应保留到施工完毕。

标定机组与设备安装位置,管线30米设计标桩,在分水、转弯、变位处加桩号。

(2)首部枢纽基础开挖根据放线标桩、设计高程开挖土石方。

(3)管槽开挖依照放线中心和设计槽底高程开挖,开挖槽口宽应大于60cm,挖深上管线应低于冻土极限值深度。

地形有较大变化处,如管材弯曲弯转时,管沟应尽可能平滑过渡,做到弯曲顺畅。

沟底有不易清除的块石等坚硬物体或地基为岩石,半岩石或砾石时,应铲除至设计标高以下0。

15~0。

2m,然后铺上砂土整平。

2、管道安装、镇墩与出水池的施工(1)管道的安装管道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是将与管轴线垂直的两管子对应端面与加热板接触使之加热熔化,撤去加热板后,迅速将熔化端压紧,并保压至接头冷却,从而连接管子.这种连接方式无需管件,连接时必须使用对接焊机.连接程序:装夹管子—--——铣削连接面--——-加热端面--———撤加热板——---对接-—-—-保压、冷却①将待连接的两管子分别装夹在对接焊机的两侧夹具上,管子端面应伸出夹具20-30mm,并调整两管子使其在同一轴线上,管口错边不宜大于管壁厚度的10%②用专用铣刀同时铣削两端面,使其与管轴线垂直、待两连接面相吻合,铣削后用刷子、棉布等工具清除管子内外的碎屑及污物.③当加热板的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将加热板插入两端面间同时加热熔化两端面,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按对接工具生产厂或管材生产厂的规定,加热完毕快速撤出加热板,接着操纵对接焊机使其中一根管子移动至两端面完全接触并形成均匀凸缘,保持适当压力直到连接部位冷却到室温为止.(2)镇墩的施工①各级管道端点、弯头、三通及管道截面变化处均应设置混凝土镇墩,管道平面弯曲其角度大于10度的拐点两端2米以内应作混凝土镇墩;管道垂直弯曲角度大于5度的拐点两端5米以内及坡长大于30米的管道中点均应设置混凝土镇墩.②各镇墩处应夯实地基,特别是在斜坡处地基应可靠,以免镇墩下沉给管道产生附加重力而破坏管道。

③各镇墩受力面大于900cm2,镇墩四周的土层必须加以夯实。

(4)出水池的施工①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具体作法见详图。

② 每个出水池的地基均应夯实,砼与管材粘接处用油毡作保护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