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第2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国家元勋还是独夫民贼》
19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克伦威尔为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出的努力。
(2)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分析克氏“令人敬 仰”并被安上“王者之雄”的原因。
提示:(1)议会中与王权斗争,建立骑兵队,整治军 队,指挥取得马斯顿荒原战役胜利,组建“新模范军”, 指挥取得纳西比战役的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20
(2)颁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为拓展英国海 外贸易开辟道路;与欧洲强国签订商约,巩固英国的海上 权威与商业利益;积极发展工商业,使英国工业生产超过 革命前的水平;远征爱尔兰、苏格兰,扩大国内市场;通 过奴隶贸易实现资本的原始积累。
21
要点二:综合认识英国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1)特点。 ①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 ②革命过程呈现出曲折性和反复性。 ③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4
(2)概况。 ①第一次内战(1642—1646 年):议会军在内战初期屡 战屡败。1645 年,经过军队改革建立的“新模范军”在 纳西比战役中给国王致命一击。1646 年,查理一世成为 阶下囚。 ②第二次内战(1648 年):议会军取得胜利,再擒查理 一世。
5
(3)结果:1649 年初,查理一世被处死。 2.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649 年,克伦威尔掌握国家政权。
15
评价:总的来说,克伦威尔的护国政体在当时维护 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但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进行革命的目的是要分权,克伦威尔却独裁掌权,披着 共和制外衣进行专制统治,违背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意 愿,后期的独裁统治也引起他死后英国政局的混乱。后 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另找稳定局势的办法。
16
[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单元 英国议会与国王的斗争
1
第 2 课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 较量
2
[课程标准] 简述英国内战的爆发、议会处死国王查 理一世、建立“护国政体”和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史实, 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复杂性和反复性。
3
一 从内战到英吉利共和国的建立 1.内战(1642—1648 年) (1)导火线:1642 年,查理一世宣布讨伐议会。
22
(2)原因。 ①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②资产阶级在革命中妥协的表现。 ③封建专制统治和欧洲宗教势力仍然有相当强的社 会基础。 ④新生事物需要一个发展成熟的过程。
23
(3)影响。 ①推翻了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 展和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②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
10
4.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复辟势力的斗争 (1)17 世纪 70 年代末,议会通过了《人身保护法》, 封建专制受到一定的限制。 (2)“光荣革命”(1688 年):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各阶层联合发动的不流血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王朝。 革命后,英国建立起代表英国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利益的 君主立宪制。
材料一 克伦威尔生平事迹(部分) 1616 年 进入剑桥大学 1639 年 被选进 18 个各种议会委员会 1642 年 组建骑兵队 ……
17
1649 年 敦促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53 年 就任护国主 1658 年 在伦敦去世
18
材料二 到了十九世纪工业革命完成后,不少人开始 回顾起“为他们海外扩展开辟道路”的克氏(克伦威尔), 觉得他格外令人敬仰。革命者像如今人们对切·格瓦拉一 样将克氏塑造成为图腾,著名的英雄史观作者卡莱尔顺势 给克氏安上了“王者之雄”的美誉。
24
[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 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 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 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
25
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 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 17 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 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 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6
二 “护国政体”的建立 1.建立的标志 1653 年,克伦威尔用武力解散了议会并且改共和政 体为护国政体,他本人成为共和国的“护国公”。 2.“护国政体”的特点 (1)护国公终身任职,并将立法、行政、军事、外交 等大权集于一身。
7
(2)实行军事管制,不断对外征服。 (3)言论自由遭到禁止,民主思想受到禁锢。
11
温馨提示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是指政权重新回到原来的统治者 手中,并不表明整个社会经济又倒退到封建制度之下。复 辟是资产阶级为维护既得利益与封建势力的妥协,复辟王 朝是资产阶级政权的变通形式。
12
【知识结构】
13
要点一:英国共和国时期出现“护国政体”的原因和 评价
英国共和国成立不久,出现了克伦威尔护国公统治。 这是个特殊的历史阶段。
8
三 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到“光荣革命” 1.背景 (1)克伦威尔病死后,军队内部的争权导致政局混乱, 政权动摇。 (2)大多数英国人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希望结束 “护国政体”,恢复王权来保护既得利益。
9
2.复辟标志 1660 年,查理二世登上英国王位。 3.复辟时期的反动统治 (1)查理二世:恢复英国国教,对其他教派实行迫害; 要求国家公职人员按国教仪式进行宣誓;对参加过革命 的人实行反攻倒算。 (2)詹姆士二世:竭力恢复天主教,并任命一批天主 教徒为军官,实行专制统治。
原因:客观上说,共和国成立后英国局势动荡,需 要强有力的人物来稳定政局;
14
当时资本主义还处在手工工场时期,共和制在理论 和实践处在不成熟的阶段,专制思想并没有得到彻底批 判,旧势力没有被铲除。主观上说,克伦威尔在战胜王 军的斗争中,掌握大权,且在作战中赢得了地位、支持 和威望;他本人逐渐擅权专断,好大喜功。
2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 与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 作。
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 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
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
27
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 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 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 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