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一套表操作流程新————————————————————————————————作者:————————————————————————————————日期:企业一套表平台操作一、联网报送流程二、联网报送平台地址企业一套表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网址:电信为http://124.239.212.134/dr;联通为http://110.249.220.84/dr。
登陆使用企业一套表统计数据联网报送平台推荐使用IE8浏览器,IE 10和IE11浏览器可以通过设置兼容模式正常登陆报送平台。
平台登陆界面见图1三、登陆系统为保证企业用户报送数据的安全,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采用数字证书进行用户身份认证,用户第一次进行报表报送前,需要下载安装证书。
下载安装根证书1、进入登录界面,见图2:2、点击“申请证书”链接,进入申请证书页面,如下图所示:3、点击“根证书及配置工具”链接,弹出文件下载页面,如图4所示:4、点击“下载”将文件保存,然后鼠标选中已下载的文件单击鼠标右键,点击“打开”:5、点击“运行”:6、显示如下图所示,点击“确认”7、返回到如下图所示页面,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均为组织机构代码),点击确认。
8、进入如下图所示:9、点击“证书下载”显示如下图所示:10、返回到原始登陆页面,如下图所示,输入用户名、密码(均为组织机构代码)、验证码,点击“登陆”11、点击登陆后弹出如下页面,选择“刚下载的证书号”,点击“确定”12、进入报表系统如下图:13、点击“报表报送”,选择“报表制度”,如下图所示: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验证码刷新不出来的问题。
由于IE浏览器版本问题,需要对IE浏览器进行兼容性设置,才能在登录界面刷新验证码。
如果还是不行,则更换360浏览器,一般情况可以解决。
兼容性设置方法:点击IE地址栏或菜单中的兼容性视图按钮”,设置兼容性。
在兼容性设置界面,点击添加,关闭窗口就可以看到验证码了。
缓存造成,在工具---internet选项下,点击“常规”选项,删除历史记录,如下图再点击“内容”,“确定”即可三是数据上报后,如果更改数据将会在平台上留下修改痕迹。
企业数据上报后,各级统计机构进行审核验收,对验收不通过的企业打标记并做验收不通过处理,企业登录一套表平台后,会看到统计机构返回的信息,经过核实更正或写明原因后即可再次上报。
五、报表报送1.报表选择按照用户拥有的报表填报权限,列出可以填报的专业报表,如图23所示:报表列表信息包括表号、表名、报告期别、报告期、报送开始时间、报送截止时间、报送与验收状态.直报用户可填报的报表包括报送期内的报表(非免报)、补报的报表、审核反馈修改报表列表;报告期别使用报表的调查频率属性,报表报告期显示可填报的期别,报送与验收状态包括“未填报、已上报、验收不通过、验收通过”。
点击报送预验收状态,可以进入数据录入界面。
2.报表录入点击要报送报表的报送与验收状态,进入该表的录入界面,如图24所示:录入需要填报的报表,然后点击审核。
如图所示:审核错误信息有四种:◆提示性错误:不影响数据上报;◆核实性错误:不影响数据上报,但是需要企业填写错误说明。
※错误说明需要表述清楚,请不要填写类似于“经核实数据无误”、“按实际发生填报”等没有说明情况的内容。
◆准强制性错误:需修改审核无误后方可上报,部分企业可将准强制性审核降为核实性审核。
◆强制性审核:需修改审核无误后方可上报。
该类审核必须审核通过,否则不能上报数据。
3.上报点击“上报”按钮,系统会自动进行审核。
如果审核通过,或者不满足审核关系的全部是提示性错误,系统将进行数据上报,上报成功后,页面变为数据查看页面,如图所示:如果数据没有通过强制性审核,将弹出如图所示:数据不能上报,用户可继续修改数据,直至数据满足强制性审核为止才可上报。
如果有核实性审核时,点击“错误说明”,可以填写该审核公式对应的详细说明,填写完毕后可以继续上报,如图29所示:当数据上报成功以后,此时的报送与审核状态为已上报。
如图30所示:点击图31所示页面中的按钮,退出当前页面。
如果有修改的数据但是没有保存,则系统会提示:录入的数据还没有上报,点击取消返回录入页面,点击确定不上报数据并关闭页面?如图34所示:图31点击“确定”,该报表录入页面关闭,修改数据没有保存;点击“取消”,报表录入页面不会关闭。
报表样表及指标解释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表号:F603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经济普查办公室组织机构代码□□□□□□□□-□文号:国统字(2013)56号单位详细名称:2013年有效期至:2014年6月指标名称代码本年上年同期甲乙 1 2一、年初存货101二、期末资产负债—固定资产原价209本年折旧211资产总计213负债合计217所有者权益合计218三、损益及分配—营业收入30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2营业成本307其中:主营业务成本308营业税金及附加309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10销售费用312管理费用313其中:税金314财务费用317其中:利息收入318利息支出319投资收益(损失以“-”号记)322营业利润323利润总额327应交所得税328四、人工成本及增值税—应付职工薪酬(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 401应交增值税402补充资料:从业人员期末人数(698) 人从业人员平均人数(699) 人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分机号:报出日期:20年月日说明:1.统计范围:辖区内重点服务业法人单位。
2.报送日期及方式:调查单位次年2月28日24时前网上填报;市级统计机构次年3月20日12时前完成数据审核、验收、上报。
3.本表“上年同期”数据由调查单位自行填报。
4.审核关系:(1)所有者权益合计(218)=资产总计(213)-负债合计(217)(2)营业收入(301)≥其中:主营业务收入(302)(3)营业成本(307)≥其中:主营业务成本(308)(4)营业税金及附加(309)≥其中: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10)(5)管理费用(313)>其中:税金(314)(6)当利润总额(327)>0时,利润总额(327)>应交所得税(328)服务业企业财务状况—指标解释存货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通常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以及周转材料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其中:“年初存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年初余额数填报。
固定资产原价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全部支出总额。
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
本年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合计数。
可以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报。
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可以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项本年增加数填报。
资产总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一般按流动性(资产的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其中流动资产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非流动资产合计;未执行2006 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等。
负债合计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非流动负债合计;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的负债包括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合计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
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合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
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
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
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结转前)填报。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
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包括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
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成本”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
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前)填报。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成本”代替填报。
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根据会计“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结转前)填报。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税金及附加”代替填报。
销售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建筑业企业销售费用指企业从事施工生产活动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维修费、展览费、差旅费、广告费和其他经费。
房地产企业销售费用指企业在从事主要经营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销售费用,包括转让、销售、结算和出租开发产品等。
根据会计“利润表”中“销售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费用(或经营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管理费用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