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倒签合同纠纷案

倒签合同纠纷案


各部门应当按照公司内控制度、合同管理的要求,在实践 中控制和避免倒签合同,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合同纠纷,保障 各类项目的顺利实施。
导入
本案通过分析倒签合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及存在的其他风 险,提醒相关工作人员认真遵守公司合同管理制度的规定,在 合同履行前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避 免出现经济纠纷。
甚至有些企业为了赶在年底之前把计划资金消化掉,或清理 年内因计划资金不够、计划未下达等原因未结算的项目,集中 签订大批合同,导致合同立项审批和履约结算手续几乎同时进 行,造成年底突击花钱和结算现象,扰乱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管 理秩序。
合同倒签风险
3、企业内控审计风险 公司在基本管理制度和内控管理流程中明确规定了项目管理 流程以及合同的起草、审批、签订、履行等管理环节和流程, 规定了合同管理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管理权限。倒签合同无论是 否给公司造成实际的危害后果,都违反了公司内控管理制度和 流程,导致内控制度的执行偏差或发生漏洞。 4、财务信息失真风险 若不签订书面合同,则会影响财务部门的及时入账管理,在 财务部门的成本、应付账款、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上无法如 实显示项目相关的费用列支情况,导致会计信息无法真实反映 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状况,形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容易引 发成本失控、决策失误等经营风险。
案件提示
综合该案例,不难看出: 倒签合同不仅会导致公司产生经济纠纷,给公司造成不可 估量的损失,同时还直接违反了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流程等规 定,使得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的功能 大大降低。因此必须加以规范管理和控制。 那么,如何避免合同倒签? 1、加强合同管理业务培训 加大对公司、下属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合同管理人员和 承办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增强依法经营管理意识和“重合同 守信用”意识,充分认识到规范签订合同对于防范经济纠纷发 生、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性,熟悉合同法律知识、企业合 同管理制度流程和相关工作要求,熟练掌握合同管理操作实务, 进一步提高合同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合同的补签、倒签潜伏着许多风险,因此,应杜绝或尽可 能避免补签、倒签合同。特殊情况下,因生产经营急需,不得 不补签、倒签合同的,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及 时补签。
合同倒签风险
倒签合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1、法律风险 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 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 纷,而一旦产生纠纷后由于证据难以取得,解决起来又比较困 难,合同的事前控制作用无法体现,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如在施工合同中,存在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或工程量变 更等可能性,缺少合法有效的合同作为依据,争议将难以顺利 解决。对于采购合同,可能因为标的设备的市场价格浮动或运 输损失风险而发生争议,又无法出具相关合同证明,如适用合 同履行地或货物交接时的市场价格,可能因市场价格浮动变化 较大,导致企业经营付出更高的成本,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
希望本案引起公司对简介
双方争执不下,A厂拒付工程款。B建筑公司向当地法院提 起诉讼,由于没有书面合同,A厂意见没有得到法院采纳。经B 建筑公司申请,法院委托第三方对工程造价进行了评估,结果 是182万元,法院判决A厂向对方支付上述款项。为此,A厂多 支付工程款60多万元,致使工程超过预算的50%。
案件分析
该案中的A厂如果在确定工程建设单位之时,就能与B建筑公 司签订书面合同,将工程内容和价款锁定,那么就不会出现本 案中发生的工程完工后再狮子大开口的现象。如果等到合同一 方都履行完义务后,再来谈判合同价款,显然就会失去作为卖 方市场主体享有的主动权,处处被动。
引言
倒签合同是指合作双方在合同签订生效之前已经开始实际 履行合同项目合作,而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或在合同履行完毕后 补签合同的现象,又称为“事后合同”。
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的协议,是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 重要依据。
合同倒签和补签潜伏着诸多风险,不仅与企业内控制度中 关于风险防范的目标相悖,也不符合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
案件提示
2、严格执行内控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内控制度规范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诸多环节,是规范管理、 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操作环节中应 遵循的基本制度,两者是相互支撑的制度体系,缺一不可。在 项目实施之前,务必按照内控制度和合同管理要求,依照项目 管理程序,充分做好各项事前准备工作,规范签订相关合同。 3、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加强对合同承办人、经办部门的管理,对合同管理工作中 易出现纰漏失误的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对随意倒签合同的行 为进行考核,对规避监督管理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合同倒签风险
2、合同管理风险 补签合同违反公司的合同管理规定,导致合同管理质量及 效率的下降,扰乱企业正常的管理秩序。如补签合同使合同的 生效时间迟于合同履行,但其他条款内容与正常签订的合同一 致,导致合同的生效日期、履行期限及有效期限等有关期限规 定产生逻辑上的冲突和混乱(如合同约定自签字盖章之日起生 效,而实际生效前,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等),同时也可能使合 同的交货、验收、付款的时间及条件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等, 这些问题都给合同的管理及履行带来了不良影响。

倒签合同纠纷案
目录
☆引言:合同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重要依 据,倒签合同既违背公司管理制度,也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和管理风 险,应引起足够重视。 ☆导入:鉴于倒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合同履行前应签订书面合同,明 确并锁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避免经济纠纷。 ☆案情简介:某油田企业A厂与B建筑公司因倒签合同引起的工程款项 纠纷案。 ☆案件分析:法院认为某油田企业A厂与B建筑公司在工程建设前未签 订书面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不确定,因此不认可A厂提出的双方开工 前已达成的工程内容及结算价格。 ☆合同倒签风险:倒签合同主要存在四方面风险:法律风险、合同管 理风险、企业内控审计风险、财务信息失真风险,每一类风险都可能 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故在实践中应避免合同倒签。 ☆案件提示:为规避倒签合同,应提高合同相关人员签订合同的规 范性、严谨性和专业性;对规避监督管理行为,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并作出相应处理。
案情简介
原告:B建筑公司 被告:某油田企业A厂 某油田企业地处边远地区的A厂为解决单身职工的住宿问 题,计划投资120万元建设宿舍楼。经过议标,B建筑公司同意 以118万元造价承建该项目。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即开工 建设。一年后,该项工程竣工后办理结算时,根据公司内部合 同管理制度,没有合同的不能办理结算。为了通过结算,A厂 与B建筑公司准备补签合同。在补签过程中,双方对合同价款 发生争议。由于是议标工程项目,开工前双方对工程造价已达 成一致意见,A厂认为该项目价格锁定为118万元,但B建筑公 司报出的结算价为187万元。其理由是部分工程进行了变更, 增加了工程造价。另外,由于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价格上涨, 远远高于议标时的预算价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