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国内外强迫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及动态范红霞①② 申荷永① 张 敏①【摘要】 目的 了解近20年来国内外强迫症在心理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动态。
方法 以最近20年国内外有关强迫症研究的成果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与总结了近150篇有关的研究论文和一些相关的治疗研究。
结果 呈现出有关强迫症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动态。
结论 加强文化因素的研究对强迫症预防及治疗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强迫症;研究进展;综述;心理治疗;人格因素;沙盘游戏;心理分析An Review of Evolvements and Trends in Researches on Psychotherapies of OC D Domestic and Abroad during the Recent20 Years.Fan Hongx ia,Shen Heyong,Zhang M in.South China N ormal Universit y,G uangzhou510630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he auth ors a ttempt to provide an ov erview of ev olv ements a nd trends in resea rches on psychothera-pies of OCD.Methods Ba sed on finding s a nd discov eries o f resea rches co nducted do mestic a nd abroad on the treatment of O CD during th e recent20years.T he metho d used in this a rticle is bibliog raphical research,which inv olv es an analy sis and summery of abo ut150relativ e articles a nd resea rches.Results Present an overv iew of ev olv ements and tr ends in resea rches on psychotherapies of O CD domestic a nd abroad during the recent20y ea rs.C onclusion A reinforcement o f research on th e influence of cultural factors will be of g rea t sig nifica nce on the interv ention and t rea tment o f OCD.【Key Words】 O CD;Research adv ance;Rev iew;Psychotherapy;Personality facto r;Sa nd-play thera py;Psychanalysis “强迫症”正在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严重问题。
有关的专业研究显示,普通人群中强迫症的患病率高达2%(P<0.01)。
新兵集训后,SCL-90各因子分均低于集训前(P<0.01)。
SCL-90各因子分值中,除了偏执和敌对分外,其余各项分值(包括:焦虑、抑郁等),均有明显下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敌对分值略有下降(P<0.05),有显著性差异。
但偏执分值下降不明显(P>0.05)。
集训后SC L-90总分110.33±22.45,大于160分者44人(4.0%);较集训前[2]减少100人(9.1%);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者71人(6.5%),较集训前[2]减少150人(13.6%);集训前[2]所检出的心理障碍者,有4人在集训后症状消失,1人症状减轻。
3 讨 论本组心理测试对象都是经过严格筛选即将开始军旅生涯的新兵,正处在由地方青年向军人转变的初始阶段,生存环境的巨大改变,对每一个人都是非常严峻的考验,他们正处于心理上的适应期。
我们运用SCL-90,对本组入伍新兵集训前后心理健康水平的变化进行了评估。
就SCL-90量表分值的变化来看,与国内报道结果相似[2~5]。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新兵,集训后SC L-90偏执分值变化差异不大,这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不尽一致[3,5]。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军队已经开始对入伍新兵在集训期间常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战士的心理素质这一结果,在本文中已经得到了证实。
但是,本文提示在实际训练工作中,应该对那些集训后思维偏执和敌对分值仍较高者(心理水平低,在训练及工作中可能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消极适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新兵集训后的焦虑和抑郁分值均有明显下降,差异非常显著(P<0.01)。
表明集训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通过集训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集训前士兵的社会角色还未彻底转变,通过集训这一转变加快,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在新兵集训期间得到了强化,这是新兵集训带给新兵在心理适应和心理健康方面的最直接影响。
总之,新兵集训,通过严格的军事、政治、体能训练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使新兵的整体素质得到升华。
其中引入心理因素,动态心理监测,及时了解新兵的心理变化,注重心理疏导及人性化理念,对于提高新兵群体心理水平,促进新兵快速由普通地方青年成长为合格军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参考文献[1]王家华,张凤刚,宋林琳,等.中国新兵SCL-90常模的建立.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228[2]黄继真,赖淑珍,熊富先,等.1097名新兵SCL-90测试结果分析.东南国防医药,2003,5(4):274~275[3]栗文彬,高红丽,徐德忠,等.新兵基础训练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12:21[4]郝永建,廖远祥,林敏,等.某部新兵集训期间心理卫生状况调查.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0,18:75[5]李红政,谭海鸥,邹华根,等.对新兵军事训练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变化特点的调查.四川精神卫生,2000,13:230(收稿时间:2006-04-20)① 中国.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州) 510630 ②山西大学心理学系(太原)~3%[1]。
是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和恐怖症的第四位最常见的精神类疾病。
基于近年有关综述多是针对生化和药物治疗方面[2]展开的思考,利用中国期刊网、美国相关的心理学期刊网及我国相关的心理学、医学学术刊物,加上对一些治疗研究的分析,我们对最近20年有关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的研究进展及动态报告如下。
1 强迫症的一般临床特征表现一般认为,强迫症是一种病因复杂、表现形式多样的心理障碍,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主的神经症[3]。
英文中常用o bsessiv e-co mpulsiv e disorder(OCD)表达。
Foa等(1985)曾经从强迫与焦虑的关系上重新定义过强迫症,他将o bsessio ns定义为激起焦虑的想法、想象和冲动;将co mpulsions定义为用来缓和焦虑的行为与认知反应[4]。
从强迫症的发病年龄上看,较早的报道有两岁、六岁、八岁儿童,但更多的研究报告表明强迫症多发病于青春期,平均年龄为20岁左右。
就诊年龄平均超过发病年龄10年。
Berg等(1989)认为,少年强迫是一种影响终生的严重障碍,在其以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罹患焦虑症、抑郁症以及回避性人格障碍的危险性增大[5]。
有关强迫症发生率的性别因素,许多研究表明,女性病人强迫洗涤比男性显著较多[6]。
Karayiorg ou等(1991)研究则认为,性腺激素与性别所决定的遗传易感性的相互作用可能与某些类型强迫症的发生有关[7]。
另外,强迫症患者有睡眠异常现象[8]:觉醒的次数和时间增多;快速眼动(REM)睡眠时间增加。
关于强迫症的临床类型,最常见的分类是把强迫症分为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两大类[9]。
但陈远岭等(1994)指出,这种将强迫现象的区分仅是一种简单的表面分类[10]。
实际上,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是相互关联的。
Ba er(1997)研究认为,强迫动作是对强迫思维的典型反应。
Foa等(1985)曾将强迫症划分为8个临床类型,并将患者的临床表现分别列入8个类型中。
国内学者李佩宜等(1999)在后来的研究中则证实了这8种类型的存在[11]。
杨彦春等还进一步探讨了强迫症的临床亚型,指出单纯强迫观念组、强迫观念伴强迫行为组及伴有抽动障碍的强迫症组在临床特征、合并疾病、家系遗传及治疗反应等方面显示显著的差异。
认为这3组强迫症可能是不同的临床亚型且显示了本病从神经症特征到精神病特征之间的连续谱[12]。
还有学者将强迫症分为伴抽动和不抽动两类[13]。
2 强迫症的人格因素影响许多学者认为,强迫症的发生有其精神因素,人格缺陷和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许又新指出,强迫性神经症与遗传、强迫性人格基础及各种诱因有关[14]。
彭德明等(1996)在研究中[28]则更具体地说明了强迫症与强迫人格有一定关系,并提示,强迫症患者有抑郁情绪,缺乏自信,焦虑、紧张,追求完美,不安全,敏感多疑,不适应,自卑,自责,强迫观念,刻板等[15],与杨德森“强迫人格突出表现不安全感、不完善感、小心多疑、尽善尽美、优柔寡断,既严于律己又苛求别人,做事一丝不苟,难得通融等”的观点一致[16]。
史尧胜摘译的“强迫症与人格障碍的共病”中(1999)指出,O CD不伴人格障碍是少见的亚型,绝大部分临床病例共患人格障碍。
最常见的为强迫型、回避型和偏执型人格障碍,这一结果支持了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具有特殊关系这一说法。
但是,共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极大部分同时共患其他人格障碍,似乎不支持上述特殊关系[17]。
M avis-sakalian等研究则发现,强迫症共患人格障碍的患者常表现为过敏、人际关系欠佳、情绪不稳、空虚感、间接抵抗、工作效率差、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等。
不论哪种人格障碍诊断范畴都是如此。
王振等(2003)研究则发现,共患人格障碍与强迫症的难治性可能有一定关系[18]。
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简称M M PI)是国际上常用的个性评估量表,用于测查各科患者的心态和症状。
特别在精神疾病的临床使用上颇有意义[19]。
从有关研究中强迫症患者M M PI基本量表的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强迫症主要负荷4个人格因子,即神经质:反映病人具有神经症性症状;精神质:反映病人存在严重的不能适应现实的心理特征,具有精神病性症状;多疑因子:反映病人存在敏感、多疑、情绪不稳等心理特征;社会内向因子:反映病人社交内向性、自恋、敏感被动、退缩等心理特征[20]。